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梳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各个基本理论流派,来进一步挖掘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中外国家发展战略与国家规划的演化过程及最新情况,对我国三十多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规划实践做了理论上的概括和评价,对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习近平新的领导集团的经济战略思想做了深入分析,并从国家总体规划和分项规划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1章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范式与流派
  • 一、 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
  • 二、 国家发展战略的分类
  • 三、 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范式选择
  • 四、 中国发展战略范式的组合选择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全球视角的发展观与发展战略
  • 一、 发展理论的兴起与传统发展战略
  • 二、 发展理论的转型与变通发展战略
  • 三、 发展理论的新趋势与发展战略创新
  • 第3章 我国的国家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战略
  •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观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观的演进
  • 三、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历程
  • 第4章 习近平时代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 一、 邓小平“三步走”战略对百年发展路径的规定
  • 二、 习近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
  • 三、 习近平的经济战略态势判断:经济新常态
  • 第5章 从国家计划到国家规划的转变
  • 一、 第一阶段实践与理论互动: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
  • 二、 第二阶段实践与理论互动:从计划管理到宏观调控
  • 三、 总结:从计划到规划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国家发展规划编制的经验与教训
  • 一、 国家发展规划编制程序
  • 二、 国家发展规划指标的选择
  • 三、 国家发展规划的社会参与
  • 四、 规划的实施与监测
  • 五、 规划的效果评估与修正
  • 第7章 区域规划的改进与完善
  • 一、 区域规划的基本内涵
  • 二、 区域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 三、 区域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 四、 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 五、 区域规划发展展望
  • 六、 区域规划中的利益协调
  • 七、 案例:《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制定中的利益协调经验与教训
  • 第8章 市县规划体制改革研究
  • 一、 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 二、 市县规划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三、 市县规划改革的实施
  • 第9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提出与发展
  • 一、 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
  • 三、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政策保障
  • 四、 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几点建议
  • 五、 案例: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经验
  • 第10章 国家发展规划法制化
  • 一、 规划法制化的必要性分析
  • 二、 我国规划的法制化历程
  • 三、 规划法制化的问题与难点
  • 四、 市场经济国家规划立法实践
  • 五、 规划法制化的建设
  • 第11章 国家发展规划体系的完善和内容创新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划体系
  • 二、 我国规划体系的改革设想
  • 三、 国家发展规划的内容创新
  • 四、 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与整合
  • 五、 “三规”衔接与协调研究
  • 后 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