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3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两位大咖级作者首次梳理了HR三支柱的中西方探索与实践,为中国企业构建HR三支柱模式提供了框架,为HR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内容简介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大变革时代,“互联网+”、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等新理念不断颠覆人们固有的认知,重新定义许多常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同样面临着时代变革的挑战,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职能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越来越无法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深陷事务性工作、只专注于提高效率、与业务脱节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员,很难进一步体现自身价值。
近年来,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引入了源自西方的HR三支柱,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重构,将人力资源部分为三个部分:专家中心(COE)、共享服务中心(SSC)、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在实践HR三支柱模式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基于国情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例如将SSC升级为共享交付中心(SDC),让这一模式与中国企业的需求更好地融合,使其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员逐步转型为价值创造者。
本书首次系统地梳理了HR三支柱模式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中西方在HR三支柱理念上的碰撞与交融,并以亲历者的视角揭示了中国优秀企业升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对西方HR三支柱模式的内涵、主体和客体进行升级与重构,同时前瞻性地洞见HR三支柱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趋势,帮助更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员应对未来的挑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界的躁动与不安
- 真的要和人力资源部说再见了吗?
-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
- HR 三支柱重新定义人力资源部
- 第二章 HR三支柱模式的西方求索
- HR三支柱的历史溯源
- 先导:IBM的HR三支柱
- 第三章 HR三支柱在中国能否走得通?
- 中国企业实践HR三支柱的状况
- 中国企业管理的“云雨沟”
- 互联网时代迎来HR三支柱实践创新的良机?
- 第四章 寻觅中国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 阿里巴巴的HR三支柱:人是资本而不是成本
- 腾讯的HR三支柱:专业、服务、伙伴
- 华为的HR三支柱:以需求为牵引
- 第五章 中国企业HR三支柱模式及设计理念
- 谁最应该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负责?
- HR三支柱间的冲突:健康大混序
- HR三支柱:HR“协同问题”的救世主
- 中国企业HR三支柱模式
- 第六章 战略价值的选择:COE的设计与实践
- COE是HR的战略指挥部
- COE的胜任基因:用战略的心做专业的事
- 腾讯COE:聚焦精兵强将与组织活力
- 第七章 业务策略的选择:HRBP的设计与实践
- HRBP是HR的特种部队
- HRBP的胜任基因:长着猫的身体、操着老虎的心
- HRBP的工具箱
- 阿里政委是HRBP的变异吗?
- HRBP内也有一个HR三支柱:俄罗斯套娃版本
- 腾讯HRBP驱动组织变革,提升组织活力
- 海尔“融入HR”助力小微成长
- 第八章 体系架构的选择:SDC的设计与实践
- SSC是HR配置作战资源的后台
- SDC的胜任基因:以服务为本,用数据说话
- 腾讯从SSC到SDC的立体式升级
- BAT的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
- 大共享平台:瞬间实现华丽转身
- 第九章 中国企业推行HR三支柱变革的挑战
- HR三支柱实践过程中的困境
- HR三支柱的升级与重构
- 第十章 HR三支柱与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
- 大企业平台+小公司精神的自组织设计
- 发挥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分析和预测价值
- 灰度领导力驾驭质变时代的复杂性
- 人才客户化导向凸显人力资本价值
- 人力资源跨界新职业的诞生
- 人才价值共创共享
- 开放的人力资本生态共享
- 人力资本合伙制驱动价值创造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