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2千字
字数
2021-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创新为什么行?
内容简介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频繁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中国在不断探索科技前沿乃至无人区时,更需要前瞻性地思考未来科技创新之路,并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与发展道路。
本书进一步提出了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实施整合式创新以及开展更多的负责任和有意义的创新等论述,将进一步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持续赋能中国创新发展行稳致远。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决定我国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书对于这一重要主题的全面梳理十分有意义,将为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者、创新型企业管理者和科技创新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篇 全球竞争下的中国创新:不断增长的创新实力
- 第一章 世界科学中心更迭与时代发展
- 1.1 世界科学中心的变化与更迭
- 1.2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
- 第二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突出成就
- 2.1 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维度
- 2.2 中国科技活动的资源投入
- 2.3 中国科技活动的创新成果
- 第三章 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3.1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 3.2 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3.3 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 第四章 创新驱动中国乡村振兴
- 4.1 乡村振兴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4.2 创新驱动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
- 4.3 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国乡村振兴
- 第五章 创新驱动中国绿色发展
- 5.1 中国绿色发展目标
- 5.2 创新驱动中国绿色发展的探索
- 5.3 中国绿色发展推动环境治理
- 第二篇 中国创新何以崛起:建设创新强国的探索
- 第六章 企业对创新的持续追求
- 6.1 中国企业向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转变
- 6.2 国有企业践行国家重大创新发展战略
- 6.3 民营企业探索适应性创新发展模式
- 6.4 多主体形成融通创新
- 第七章 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 7.1 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 7.2 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
- 7.3 新型举国体制的支撑作用
- 第八章 数字化战略的卓越成效
- 8.1 数字化改变企业创新逻辑
- 8.2 数字技术改变企业创新模式
- 8.3 数字技术驱动新型创新范式
- 第九章 教育发展的智慧源泉
- 9.1 中国高等教育提供科技人力资源
- 9.2 中国高职教育提升中国劳动力发展
- 第十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渊源
- 10.1 时代发展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 10.2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创新因素
- 10.3 传统理念与信仰中的创新因素
- 10.4 传统组织与制度中的创新因素
- 10.5 传统器物与科技中的创新因素
- 第三篇 未来之路:中国特色创新范式的建构
- 第十一章 创新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
- 11.1 企业的核心作用
- 11.2 企业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格局
- 11.3 沿全球价值链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
- 第十二章 创新发展新重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 12.1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概念
- 12.2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现状和问题
- 12.3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对策
- 第十三章 创新发展新动力:全体人民的创新智慧
- 13.1 大力激发全民创新
- 13.2 善用揭榜挂帅机制
- 第十四章 创新发展新范式:战略引领的整合式创新
- 14.1 整合式创新的提出
- 14.2 整合式创新的内涵解析
- 14.3 整合式创新的三角管理思维
- 第十五章 创新发展新方向:负责任和有意义的创新
- 15.1 创新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 15.2 从经济价值到社会价值的目标追求
- 15.3 从自主创新到有意义的创新的范式演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