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六堂深入浅出的经典通识课,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小说的真义。

内容简介

本书整理自王安忆的六堂公开课讲稿。对写作的兴趣从什么地方源起?如何建设一个小说的世界?为什么要关注类型小说?怎样才称得上一本好小说?小说写作能不能教与学?作为小说家和教育者,王安忆在课堂上坦诚分享自己的经验,带领读者探寻小说与生活之间的通道,体验阅读与创作的乐趣。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开展写作生涯
  • 一 写作生涯的开端
  • 二 创作儿童文学的阶段
  • 三 文学创作的开始
  • 四 第一部长篇小说
  • 五 写作的再发现
  • 六 生活经验
  • 第二章 漫谈阅读与写作
  • 一 语言的魅力
  • 二 农村的阅读生活
  • 三 礼失求诸野
  • 四 诗与真
  • 五 文字里的生活
  • 第三章 细看类型小说
  • 一 类型小说的模式
  • 二 类型小说的地位和分类
  • 三 类型小说的结构
  • 四 中西小说之不同
  • 五 建设逻辑的原则
  • 六 非类型小说
  • 七 怎样才称得上一本好小说?
  • 第四章 从小说谈文字
  • 一 小说的存在
  • 二 对文字的执着
  • 三 文字的生命
  • 四 共识的说服力
  • 五 文字的表达
  • 六 逻辑的追寻
  • 第五章 小说课堂
  • 一 写作实践课
  • 二 空间的意味
  • 三 世事洞察皆文章
  • 四 课上的故事接龙
  • 五 生活找灵感
  • 六 隐喻和事实
  • 七 爱情和美学
  • 八 自由和限制
  • 九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写作
  • 第六章 读张爱玲与《红楼梦》
  • 一 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 二 张爱玲的世界观
  • 三 张爱玲的伊甸园
  • 四 张爱玲的文艺观
  • 五 张爱玲与五四运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