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代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韦伯作品集,余英时、苏国勋推荐译本。

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作品集(套装9册)》包括《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支配社会学》《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

选编自韦伯“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及“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系列。囊括这位学术大师一生的思想与研究精髓。

《学术与政治》:一百年前的韦伯命题,今日知识人的共同困境。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最具代表性作品,探讨“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著作。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一本不可或缺的社会学入门书,深入了解韦伯学术的基础和核心概念,系统地展现了韦伯本人,对“理解社会学”研究典范的全盘性设计。

《支配社会学》:对“权力与支配”的社会学研究,韦伯社会学“功力最纯熟与最精致的部分”,通过研究宗教与政治的交互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与近代民主政治的关系。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与西欧不同的地方,以此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对亚洲而言,举凡超越现实利益的思想,很少能不将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印度的救赎宗教,在整个亚洲地区扮演了类似于基督教的角色。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研究宗教行为对于伦理与经济的影响及对于政治与教育的影响。宗教社会学是韦伯晚年研究核心所在,在比较宗教社会学中的地位举世公认。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将韦伯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韦伯对支配类型的研究使其与宗教、法律与经济史的研究贯串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法律到底是怎么来的?法律的演讲过程如何?深入浅出探讨了“法”的缘起与变化,阐明了法律与人的关系。

目录

  • 学术与政治
  • 版权信息
  • 导读:祛魅时代的学术与政治
  • 世界的除魅与现代的精神境况
  • 智性的诚实:志业演讲的背景与基调
  • 思想的清明:学术之可为与不可为
  • 信念与责任:政治家的品质与成熟
  • 未决的难题:现代困境与韦伯的精神气质
  • 导论:韦伯的生平与思想
  • 导论一 韦伯小传
  • 导论二 韦伯的政治关怀
  • 导论三 韦伯的学术
  • 一、社会学的知识论
  • 二、社会学研究
  • 三、社会学的界限
  • 增订版序
  • 译例
  • 学术与政治
  • 导言 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
  • 一、韦伯两篇演讲的性格
  • 二、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作为方法论及伦理的范畴
  • 三、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作为制度化的价值系统
  • 四、韦伯模型的优点与局限
  • 第一章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 第二章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 附录
  • 附录一 韦伯两篇演讲发表的日期
  • 附录二 韦伯论学者与政治家
  • 附录三 韦伯论帝国总统
  • 译者导言
  • 帝国总统(韦伯)
  • 译名对照表
  • 索引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版权信息
  • 导读:现代社会的伦理探求
  • 本书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文献
  • 第一卷 问题
  • 第一章 宗教信仰与社会阶层
  • 第二章 资本主义的“精神”
  • 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观:研究的课题
  • 第二卷 禁欲新教的职业伦理
  • 第一章 入世禁欲的宗教基础
  • 第二章 禁欲与资本主义精神
  • 第二部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 附录
  • 附录 1 第一部第一卷第二章注释
  • 附录 2 第一部第一卷第三章注释
  • 附录 3 第一部第二卷第一章注释
  • 附录 4 第一部第二卷第二章注释
  • 附录 5 教派注释
  • 附录 6 路德派 基督新教 清教主义 贝札加尔文 梅兰希顿 加尔文派 埃克预定论 马丁·路德
  • 附录 7 胡格诺派 非国教派 长老制 改革派 伊拉斯派 再洗礼派 平均派 独立派 索齐尼派 卫理公会 公理派 教友派 门诺派 洗礼派 虔敬派 共济会 家庭派 阿明尼乌派 基督教科学派
  • 附录 8 萨伏依宣言 西敏寺信仰告白 游艺条例多尔德信条 教会法 奥古斯堡信仰告白西敏寺会议 汉撒诺理斯信仰告白
  • 附录 9 巴克斯特 闵采尔 兹文利 汉廷顿夫人威克利夫 诺克斯 古德温 怀特菲尔德威廉·佩恩 拉巴迪 福克斯 卫斯理巴克莱 胡克 埃斯特公爵夫人 史文克费尔德
  • 附录 10 胡斯 胡斯派 钦岑朵夫 史邦根堡
  • 附录 11 克兰默 法兰克 布朗 施特克尔 普林克伊波 里敕尔 劳德 奥登巴内费尔特
  • 附录 12 圣依纳爵 西笃会 多纳图派 圣本笃克吕尼派 圣伯纳 托钵僧团 圣方济寂静主义 耶稣会 波尔罗亚尔女修道院詹森主义 邓斯·司各脱 贝居安女修会伊比奥尼派 阿利乌教派 克雷蒙谕令
  • 附录 13 西塞罗 桑巴特 笛卡儿 但丁 伦勃朗巴克尔 帕斯卡 西美尔 班扬 弥尔顿伏尔泰 多林格 卡莱尔 配第 陶勒孟德斯鸠 布克哈特 马基雅维利 凯勒罗伯图斯 布伦塔诺 肯彭的托马斯 修昔底德 克拉格斯 阿丰斯·利久欧里亚当·斯密 雅斯贝尔斯 克尔恺郭尔
  • 附录 14 克伦威尔 柯尔伯特 詹姆斯一世 查理一世 富兰克林 腓特烈·威廉一世
  • 附录 15 富格尔家族 罗德兹 古尔德 洛克菲勒伦巴底人 摩根 反托拉斯运动
  • 附录 16 西拉书 千禧年 犹太律典 弥曼差学派得未使 耆那教 法利赛人 巴比伦俘囚 威廉·麦斯特
  • 附录 17 王与王国 康曼达 佣兵统帅 庄宅汉撒同盟 济贫法 南海泡沫 英灵殿
  • 附录 18 加利西亚 伍伯塔尔 西里西亚 卡尔夫梅克伦堡 利物浦 曼彻斯特 威斯特伐利亚 波美拉尼亚
  • 译名对照表
  • 索引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 导言: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 前言
  • 译名对照表
  •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 第一篇 经济行动的社会学基本范畴
  • 第一章 经济行动
  • 第二章 市场经济原理
  • 第三章 分工的类型
  • 第四章 资本计算的合理性
  • 第五章 货币制度
  • 第六章 经济与政治的相互渗透
  • 第二篇 经济与社会团体
  • 第一章 经济与社会秩序
  • 第二章 共同体的经济关系
  • 第三章 共同体关系与结合体关系的类型,及其与经济的关系
  • 第四章 种族的共同体关系
  • 译名对照表
  • 支配社会学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第一章 支配的结构及其功能形态
  • 一、权力与支配,过渡形态
  • 二、支配与行政,民主制行政的本质与界限
  • 三、基于“组织”的支配,支配的妥当性基础
  • 第二章 官僚制支配的本质、前提条件及其开展
  • 一、近代官僚制的特殊功能模式
  • 二、官僚的地位
  • 三、官僚化的前提条件与附随现象
  • 四、官僚制机构的永续性
  • 五、官僚化的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 六、官僚制的权力
  • 七、理性的官僚制支配结构的发展阶段
  • 八、教养与教育的“理性化”
  • 第三章 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
  • 一、家父长制支配的本质及其形成
  • 二、望族支配与纯粹家父长制
  • 三、家产制支配
  • 四、家产制国家的支配结构
  • 五、家产制支配者的权力地位:家产制与非家产制军队;家产制支配者的政治支配——基于传统且正当的支配者权力
  • 六、家产制需求的供应:赋役制与连带责任,强制团体
  • 七、家产制官职,家产制官吏与官僚制官吏的差异
  • 八、家产制官吏的生计:实物俸禄与规费俸禄
  • 九、家产制行政的分权化与定型化,官职之占有与独占的结果;特权制国家
  • 十、家产制支配之巩固统一的手段
  • 十一、家产制行政功能之实例
  • 十二、家产制支配的分权化,总督与分国
  • 十三、家产制的支配者与地方庄园制
  • 十四、以出身乡绅的治安长官为基础的、英国的望族行政,“绅士”类型的养成
  • 十五、沙皇的家产制
  • 十六、家产制与身份荣誉
  • 第四章 封建制、身份制国家与家产制
  • 一、采邑的本质与封建关系的类型
  • 二、采邑与俸禄
  • 三、采邑制的军事起源与正当性基础
  • 四、封建的权力分配及其定型化
  • 五、从采邑团体至官僚制的过渡形态,“身份制国家”,家产官僚制
  • 六、与经济的关系,商业对家产制发展的意义
  • 八、家产制的经济独占,“重商主义”
  • 九、封建支配下财富的形成与分配
  • 十、家产制独占政策的经济影响
  • 十一、支配的结构,“心态”与生活态度
  • 第五章 卡理斯玛支配及其变形
  • 一、卡理斯玛的本质与作用
  • 二、卡理斯玛权威的成立与变形
  • 三、支配形态的纪律化与即事化
  • 政治支配与教权制支配
  • 一、教士阶层与宗教卡理斯玛对政治支配形态的态度
  • 二、教权制支配与政教合一制,“教会”的概念
  • 三、教权制的教育与生活纪律及其对“禁欲”的态度
  • 四、修道生活的宗教——卡理斯玛功业与理性的功业
  • 五、修道生活与政教合一制支配及教权制官职卡理斯玛的关系
  • 六、政治的卡理斯玛与巫术的卡理斯玛,政治权力与教权制权力的关系
  • 七、教权制支配与宗教性质的社会制约
  • 八、教权制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经济行为的定型化、对资本主义的滞碍;对西方文化之独特性的影响
  • 九、教权制在市民民主制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的地位
  • 十、西方的信仰分裂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路德的态度;卡尔文教派的伦理与教会
  • 十一、犹太教的教权制与经济意识
  • 十二、教派、教会与民主制
  • 译名对照表
  •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中国的宗教 儒教与道教
  • 译序
  • 导言 韦伯与《中国的宗教》
  •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一城市、君侯与神祇
  • 一、货币制度
  • 二、城市与行会
  • 三、诸侯的行政与神的观念:与中东相比较
  • 四、中央君主的卡理斯玛祭司地位
  •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二封建国家与俸禄国家
  • 一、采邑制的世袭性卡理斯玛性格
  • 二、统一的官僚体制国家之复兴
  •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吏
  • 四、公共的负担:徭役国家与租税国家
  • 五、官吏阶层与赋税征收的配额化
  • 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三行政与农业制度
  • 一、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
  • 二、军事制度与王安石的改革尝试
  • 三、国库对农民的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所造成的结果
  • 第四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四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 一、资本主义依存关系之阙如
  • 二、氏族组织
  • 三、村落的自治
  • 四、氏族对经济的羁绊
  • 五、家产制法律结构
  • 第五章 士人阶层
  • 一、中国的人文主义之礼仪的、以行政技术为取向的性格;和平主义的转化
  • 二、孔子
  • 三、考试制度的发展
  • 四、儒家教育在社会学教育类型里的定位
  • 五、士人阶层的身份性格;封建荣誉与学生荣誉
  • 六、君子理想
  • 七、官吏的威望
  • 八、经济政策的见解
  • 九、士人的政敌——苏丹制与宦官
  • 第六章 儒教的生活取向
  • 一、官僚制与教权制
  • 二、自然法与形式的法理思想之阙如
  • 三、自然科学思维之阙如
  • 四、儒教的本质
  • 五、形而上学的摆脱与儒教的入世本质
  • 六、“礼”的中心概念
  • 七、恭顺(孝)
  • 八、儒教的经济心态及其对专家精神的排斥
  • 九、君子理想
  • 十、经典的重要性
  • 十一、正统教义的历史发展
  • 十二、早期儒教的“激越”
  • 十三、儒教的和平主义性格
  • 第七章 正统与异端
  • 一、教义与仪式在中国
  • 二、隐逸思想与老子
  • 三、道与神秘主义
  • 四、神秘主义的实际结果
  • 五、正统与异端学派的对立
  • 六、道教的长生术
  • 七、道教的教权制
  • 八、佛教在中国的一般地位
  • 九、巫术之合理的体系化
  • 十、道教的伦理
  • 十一、中国正统的与异端的伦理之传统主义性格
  • 十二、中国的教派与异端迫害
  • 十三、太平(天国)运动
  • 十四、发展的结果
  • 第八章 结论:儒教与清教
  • 附录一 导论 杨庆堃
  • 1. 本书更广泛的主题脉络
  • 2.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性
  • 3. 作为决定性抑制因素的儒教传统主义
  • 4. 异端的道教无法给予革新的动因
  • 5. 评论
  • 6. 与现今研究趋势的关系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国库岁入资料
  • 译名对照表
  •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第一篇 印度教的社会制度
  • 第一章 印度与印度教的一般地位
  • 第二章 印度教的布教方式
  • 第三章 印度教的教义与仪式
  • 第四章 吠陀经典在印度教里的地位
  • 第五章 婆罗门的地位与种姓的本质
  • 第六章 种姓的社会阶序概观
  • 第七章 氏族的地位与种姓
  • 第八章 种姓的主要集团
  • 一、婆罗门
  • 二、刹帝利
  • 三、吠舍
  • 四、首陀罗
  • 第九章 种姓的种类与种姓的分裂
  • 第十章 种姓的纪律
  • 第十一章 种姓与传统主义
  • 第十二章 种姓秩序的宗教救赎意义
  • 第十三章 种姓在印度的历史发展条件
  • 第二篇 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救赎学说
  • 第一章 婆罗门宗教意识之反狂迷的、仪式主义的性格
  • 第二章 法的概念与自然法概念之阙如
  • 第三章 印度的知识、禁欲与神秘主义
  • 第四章 沙门与婆罗门的禁欲
  • 第五章 婆罗门文献与印度学问
  • 第六章 救赎技术(瑜伽)与宗教哲学的发展
  • 第七章 正统的救赎理论
  • 第八章 《薄伽梵歌》的救赎论与职业伦理
  • 第九章 上层职业僧侣的异端救世论
  • 一、耆那教
  • 二、原始佛教
  • 第三篇 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
  • 第一章 原始佛教转化的一般因素
  • 第二章 阿育王
  • 第三章 大乘佛教
  • 第四章 布教
  • 一、锡兰与中南半岛
  • 二、中国
  • 三、韩国
  • 四、日本
  • 五、亚洲内陆:喇嘛教
  • 第五章 印度正统的复兴
  • 一、一般性格
  • 二、湿婆教与灵根崇拜
  • 三、毗湿奴教与信爱虔敬
  • 四、教派与导师
  • 第六章 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
  • 附录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门户开放的种姓
  • 附录三 印度史纲
  • 译名对照表
  •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宗教社会学
  • 第一章 宗教的起源
  • 第二章 巫师
  • 第三章 神概念、宗教伦理、禁忌
  • 第四章 “先知”
  • 第五章 教团
  • 第六章 神圣的知识、布道、司牧
  • 第七章 身份、阶级与宗教
  • 第八章 神义论的问题
  • 第九章 救赎与再生
  • 第十章 救赎之道及其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 第十一章 宗教伦理与“现世”
  • 第十二章 文化宗教与“现世”
  • 译名对照表
  • 宗教与世界
  • 导言 宗教与世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 第一章 资本主义精神与理性化
  • 第二章 比较宗教学导论
  • 第三章 中间考察
  • 译名对照表
  •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经济与历史
  • 导言:韦伯的史学
  • 第一篇 概念
  • 第一章 经济史的概念
  • 第二章 共同体的经济关系
  • 第二篇 前资本主义时期
  • 第三章 财产制度与社会团体
  • 第四章 领主处分权的成立
  • 第五章 庄园制度
  • 第六章 工业经济组织的主要形态
  • 第七章 工业与矿业的发展阶段
  • 第八章 手工业行会
  • 第九章 工场生产
  • 第十章 商业发展的起点
  • 第十一章 商业经济的经营形式
  • 第十二章 商人行会
  • 第十三章 货币与货币史
  • 第三篇 资本主义时期
  • 第十四章 近代资本主义的概念与先决条件
  • 第十五章 工业技术之发展
  • 第十六章 合理的国家
  • 第十七章 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
  • 第四篇 城市
  • 第十八章 城市的概念与类型
  • 第十九章 古代城市
  • 第二十章 市民
  • 译名对照表
  • 支配的类型
  • 本书译序
  • 第一章 正当性的基础
  • 第二章 具有官僚制管理干部的法制型支配
  • 第三章 传统型支配
  • 第四章 卡理斯玛支配
  • 第五章 卡理斯玛的例行化
  • 第六章 封建制度
  • 第七章 非支配
  • 第八章 合议制与权力划分
  • 第九章 政党
  • 第十章 非支配性的团体行政与代表制行政
  • 第十一章 代表制
  • 附录 “正当性”理论的一个说明
  • 译名对照表
  •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
  • 版权信息
  • 总序一
  • 总序二
  • 法律社会学
  • 第一章 实体法领域的分化
  • 一 “公法”与“私法”
  • 二 “请求权赋予法”与“行政法规”
  • 三 “统治”与“行政”
  • 四 “刑法”与“民法”
  • 五 “不法”与“犯罪”
  • 六 “公权力”、“权力限制”与“权力划分”
  • 七 “法律”与“诉讼”
  • 八 理性的法律思维的诸多范畴
  • 第二章 主观权利的设定的各种形式
  • 一 “法命题”的逻辑范畴、“自由权”与“授权命题”、“契约的自由”
  • 二 契约自由的发展、“身份契约”与“目的契约”、“目的契约”的历史渊源
  • 三 契约自由的各种实际意义及其限制
  • 四 契约自由、自律、团体的法人性格
  • 五 法律共同体里的自甶与强制
  • 第三章 客观法律的形式性格
  • 一 新的法规范的成立问题、“习惯法”
  • 二 法发展的实际成因、利害关系者的行为与法强制
  • 三 原始的纷争解决之非理性性格
  • 四 卡理斯玛的法创制与法发现
  • 五 作为法创制之担纲者的“法律名家”
  • 六 司法集会人团体的法发现
  • 第四章 法律思维的类型与法律名家
  • 一 经验的法教育与理性的法教育:由律师训练或大学训练
  • 二 神权政治的法教育
  • 三 欧陆的法律名家与中世纪的“法书”
  • 四 罗马的法律家与罗马法的形式性质
  • 第五章 法的形式理性化与实质理性化、神权政治的法与世俗的法
  • 一 法律形式主义的意义及其一般条件
  • 二 法律的实质理性化:宗教法
  • 三 印度法
  • 四 中国法
  • 五 伊斯兰教法
  • 六 波斯法
  • 七 犹太法
  • 八 教会法
  • 第六章 公权法与家产制君主的法制定,法典编纂
  • 一 公权力
  • 二 家产制君主的法律之身份制结构与家父长制结构
  • 三 法典编纂的各种推动力
  • 四 罗马法的承袭与近代法理论的发展
  • 五 家产制法典编纂的类型
  • 第七章 革命创制的法的形式性质,自然法及其类型
  • 一 法国民法典的特质
  • 二 作为实定法的规范性基准的自然法
  • 三 自然法的类型,自然法与自由权
  • 四 从形式理性的自然法到实质理性的自然法的转化
  • 五 自然法公理的阶级关系性
  • 六 自然法对于法创造与法发现的实际影响
  • 七 自然法公理理论的解体,法实证主义与法律家阶层
  • 第八章 近代法律的形式性质
  • 一 近代法律里的法的分裂
  • 二 近代法发展里的反形式的倾向
  • 三 现代的盎格鲁——撒克逊法
  • 四 素人裁判与近代法律家阶层的身份倾向
  • 译名对照表
  • 非正当性的支配
  • 译序
  • 第一章 西方的城市
  • 一 土地法与人的法律地位
  • 二 兄弟盟约之城邦的出现
  • 三 东方妨碍兄弟盟约之城市出现的因素:禁忌与氏族制其他的巫术性制约;兄弟盟约的前提——巫术性制约的崩解
  • 四 氏族对古代与中古城市的意义
  • 五 西方誓约共同体的兄弟盟约,其法律与政治的结果
  • 六 城市联盟的社会学意义
  • 第二章 古代与中世纪的门阀城市
  • 一 门阀支配的本质
  • 二 威尼斯门阀支配的形成——贵族之独占、闭锁性的支配
  • 三 意大利其他共同体的门阀支配:缺乏闭锁性与Podesta制的采用
  • 四 英国城市的寡头统治及其所受皇室行政的制约
  • 五 北欧市议会门阀与手工业行会的支配
  • 六 西洋上古的氏族卡理斯玛王制
  • 七 沿海地区的战士聚落与西洋上古的门阀城市
  • 八 与中古欧洲的差异
  • 九 古代与中世纪门阀经济性格的类似性
  • 第三章 平民城市
  • 一 以市民的兄弟誓约共同体打破门阀支配
  • 二 作为非正当性政治团体Popolo的革命性格
  • 三 中世纪意大利城市里各身份团体间的权力分配
  • 四 古代的Demos与Plebs之类似的发展:罗马的护民官与斯巴达的摄政官
  • 五 古代的“民主制”结构与中古时期的对比
  • 六 古代与中古时期的城市僭主制
  • 七 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例外地位
  • 八 中古城市在自治最盛时期的整体状况
  • (续)特别是对于圣职者的态度
  • 第四章 古代与中世纪的民主制
  • 一 南欧与北欧的中世纪城市类型相互间的关系,及其与古代城市类型的关系
  • 二 古代与中世纪的阶级对立
  • 三 古代与中世纪的城市制度:作为政治组织之基础的地区共同体与职业团体
  • 四 早期民主制的担纲者:古代城市的农民与中世纪城市的手工业市民阶层;希腊与罗马在后续发展上的歧异
  • 五 古代与中世纪民主制的经济政策;典型的古代城市之根本的军事利益取向
  • 六 典型的中世纪内陆手工业城市之根本的经济利益取向
  • 七 古代城邦的身份结构:与中古城市作比较
  • 八 作为战士行会的古代城邦:与中古内陆手工业城市形成对比
  • 九 罗马望族寡头制的家产制与封建制结构
  •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