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生命攸关的书。流感、艾滋病、埃博拉、SARS……9场袭击全球威胁全人类的流行病,人类与病毒共存博弈的百年史诗,20世纪瘟疫史的经验与教训。

内容简介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曾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准确预测流行病的暴发了,有些人甚至狂妄地以为人类已经征服了病菌。然而他们错了。潜藏在自然界黑暗角落里的神秘病菌突然现身人类的大都市,导致成千上万人感染甚至死去。从导致上千万人丧生的大流感,到突然降临“天使之城”洛杉矶的鼠疫;从导致美国老兵神秘死亡的军团病,到使新生儿出现畸形的寨卡疫情,每次疫情的暴发都令人猝不及防,打击着人类的自信。

病菌的突然到来一时间会导致社会恐慌,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但也有人迎难而上,去寻找病原体的真实面目。通过抽丝剥茧的探案式写法,作者为我们揭示“微生物猎手”们是如何找到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遇到过怎样的阻碍,不同的“猎手”之间产生过怎样的分歧,*终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以及尚有哪些谜题至今仍未被解开。

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空前进步,但也正是全球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病菌的全球扩散。短短几个小时,病菌就可能乘着国际航班跨越大洲和大洋,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在短短数天内,感染城市里成千上万的人。我们人类必将与病菌继续共存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性的流行病还将会不时地出现。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过往的教训,在研究病菌的同时,不断改善导致瘟疫暴发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不再狂妄自大,也许,我们在应对下一场全球性流行病时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鲨鱼和其他掠食者
  • 第一章 蓝死病
  • 第二章 天使之城的鼠疫
  • 第三章 鹦鹉热大流行
  • 第四章 “费城杀手”
  • 第五章 军团病卷土重来
  • 第六章 美国的艾滋,非洲的艾滋
  • 第七章 SARS:超级传播者
  • 第八章 跨越国境的埃博拉
  • 第九章 终篇:寨卡
  • 结语 流行病的世纪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9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的还是微生物的世界,是个大问题

    《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这本书,作者努力探索,试图确定的告诉我们,一个世纪以来,流行病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人类与野生动物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人类在向前发展的同时如何与自然建立一个平衡关系,人类的文化行为是如何影响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变化的。       整本书,作者都在通过大量事实,改变我们的认知。在北大西洋,鲨鱼从不攻击游泳者。流感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它只对婴幼儿和老年人构成威胁,而不会影响青壮年。埃博拉病毒仅在赤道非洲的森林地区流行,它无法蔓延到西非的主要城市,更不可能传播到北美或欧洲的城市。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好像任何时候都具有众多这样的 "众所周知" 的常识,但是每每发生的事实挑战了这些 "众所周知" 的常识,人们的认识和常识往往是错误的。19 世纪的医学专家认为,如果更好地了解滋生传染病的社会和环境状况,就能够预测流行病,从而 —— 如维多利亚时期的流行病学家和卫生学家威廉・法尔在 1847 年所说 ——“消除恐慌”。然而,一个世纪来,世界范围内不断爆发的各种传染性疾病证明了,虽然关于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的科学知识不断发展,而这种发展有时也会蒙蔽医学研究人员,使他们忽视了前述的生态学和免疫学见解,或对即将到来的流行病丧失警惕。以第一章的主角流感为例。1918 年夏天,当所谓的 “西班牙流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阶段出现时,大多数医生认为它和以前的流感差不多,不过是个小麻烦。事实是 1918 年那场大流感在全球造成逾 5000 万人死亡,堪称病毒世界末日。在不断变化的疾病流行与发生模式中,环境、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作者认为,大多数疾病的出现都可以追溯到生态平衡的破坏,或病原体惯常寄居的环境的改变。作者通过 1918 年大流感、1924 年鼠疫、1930 年鹦鹉热大流行、1976 年 “军团病”、1980 年开始的艾滋病、2003 年的 SARS、 2013 年埃博拉、2015 年的寨卡八大主要的流行病的专业科学详尽的事实书写,让我们认识到,“生活在一个万物流通的世界里,微生物疾病是不可避免的后果之一。”       作者说,当前,国际旅行和国际商务带来更紧密的全球互联,在拥有国际航班的今天,我们可能无法撼动全球旅行和全球商业贸易的大势,随着机票价格越来越便宜,选择航空出行的乘客越来越多,每年有数千万人在商务出行或外出游玩时乘坐飞机,一种新病毒可以在 72 小时内到达地球上的任何国家。不是微生物自己完成了这项创举,而是我们人类的技术替它们完成的,城市化和全球化似乎是关键原因。       作者告诉我们,自 1940 年以来,科学家已鉴定出了 335 种新型人类传染病,这些新疾病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动物源性疾病,其中有 70% 起源自野生动物,而在动物中,蝙蝠携带的病毒种类又远多于其他哺乳动物。好消息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已经鉴明了蝙蝠携带的几种病毒;而坏消息则是,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每一种蝙蝠都可能还携带有 17 种未鉴明的病毒,而每种啮齿动物和灵长动物身上则有 10 种。但未知的微生物威胁还不止于此,在所有的新发传染病中,有一半是由细菌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这恰恰反映出由于抗生素滥用,环境中还存在大量的耐药微生物。比尔・盖茨担心,在未来十年的某个时候,生物恐怖主义或自然界发生的变异会引发一场出人预料的传染病暴发,可能会造成大约 3 000 万人死亡。回顾过去一百年的流行病疫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将来一定会出现新的瘟疫和新的流行病。既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问题不在于流行病是否会出现,而在于何时出现。瘟疫或许无法预测,但我们应该知道它们一定会再次来袭。本书刚刚完成,新冠病毒肺炎就呼啸而来。       我们一直在帮助微生物变异。一次又一次,我们帮助微生物占据了新的生态位,协助它们传播到新的地区,而且我们通常要到事后才看清这一点。从最近的大流行和流行病来看,前述进程似乎还在加快。新冠病毒肺炎的一年多流行就是个很好的证明,2021 年 4 月 16 日,印度一天检测出二十多万病例,已经远超美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全球流行病史

      这本书的作者十分权威,他是英国的霍尼斯鲍姆 —— 非常著名的世界传染病史方面的作家,这已经是他在这个领域的第五部作品。在本书中他讲述了西班牙流感、军团病、鹦鹉热、埃博拉病毒、SARS 以及当前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等流行病在全球流行的原因、过程以及所带来的影响。本书兼有专业性和可读性。如果条件允许,你一定要读一读,了解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的大瘟疫,看一看自己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毕竟这件事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虽然现在在中国新冠疫情正在渐渐走远,我们也正在逐渐恢复工作和学业,但是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正在经历我们春节期间那样恐怖急迫的流行病袭击。此外也许有人会感觉这四个月的经历就像一场梦一样正在被淡忘。但是对于疫情影响较重的城市和地区来说,也许这场噩梦永远会萦绕在他们的心头。在这本书所介绍的病菌中我最熟悉的除了现在的新冠病毒,就是 SARS 非典了。但是当时由于信息传播还不是那么方便及时,所以虽然经历过隔离,但是其实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对于这个病毒并不是非常了解。本书中讲到了因为 SARS 而为人熟知的香港淘大花园。当时 “病毒侦探” 发现病毒在淘大花园住宅区内呈垂直传播的趋势。后来他们又发现患者粪便中有大量病毒,就此判断传播途径是下水管道。幸亏非典病毒的传染性不是很强,如果传染性与当前的新冠病毒一样,可真是不堪设想。纵观本书中所提及的流行病,有两个要点值得深思。首先是流行病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比如埃博拉病毒与蝙蝠,寨卡病毒与蚊子,鹦鹉热与鹦鹉,SARS 及新冠病毒与果子狸和蝙蝠…… 随着人类对土地的不断侵占,野生动物不得不与人类近距离生活在一起,更有一些无法摒弃的食用野生动物的风俗习惯,让一些带有病菌的动物直接进入人体。此外人类对于流行病的重视程度以及防范措施可能还是不足够以抵御来势汹汹的病菌。掩卷沉思,病毒无法消灭,它们存在于这个地球上的时间比我们人类更长。而且病毒会变得越发狡猾。想要靠自然免疫法去战胜病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中国人民在这次疫情中的自律自觉精神值得全球学习。相信如果有下一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醫學是一門與疾病好好相處的學問

        本書是一本關於流行病的科普書,書中描寫了近一個世紀的九次疾病大流行,從 1918 年的大流感到八十年代的的愛滋病,再到非典肺炎和埃博拉病毒的流行。作者詳細描寫了九次疾病大流行中的醫護人員、衛生官員、政府部門和普通民眾的種種表現,指出人類在面對流行病時的常見錯誤,以史為鑒,幫助我們思考該如何應對未來的流行病大流行。通過過去百年的九次疾病大流行,記述了人類抗擊疾病的過程,也分析了醫療和公共衛生的得失。作者指出人類面對流行病有三個心態,第一是因為醫學進步產生的傲慢,需要科學態度來解決。第二是恐慌導致的隱瞞,真正解決恐慌的是得力的公共衛生管理。第三是歇斯底里,用歧視、排外來面對疾病,如何學會包容和團結是人類面對疾病的重要一課。要想保持人類面對疾病的戰鬥力,還需要繼續加強這些能力。今天一個醫學專家可能是從幾十年前開始培養的。而一個社會良好的衛生習慣,可能需要幾代人來養成。要想做好這件事就不能有絲毫懈怠。作者在總結新冠疫情時就特別指出,遠方爆發的流行病是對流行病逼近的預警。然而許多人沒能識別預警,錯失了控制疾病的良機。在今天,團結與合作是比醫藥更寶貴的東西,幫助他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百年疾病史告訴我們,人類要想徹底消滅傳染病是不可能的。人類將和疾病長期共存。

          1
          1
        • 查看全部4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