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视角新颖的唐前诗歌体式生成和体调演进的发展史。

内容简介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类体式发源和成熟的时期。本书从语言、节奏、结构、表现方式等多种角度,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从《诗经》、《楚辞》到五言、七言、杂言等各类诗体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各类诗歌体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式的形成与各类诗型的艺术表现感觉和创作传统之间的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探索诗歌分体研究的新思路(代绪论)
  • 上编 诗骚体式的节奏结构和表现原理
  • 论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
  • 论《诗经》比兴的联想方式及其与四言体式的关系
  • “毛公独标兴体”析论
  • 试论春秋后期“《诗》亡”说
  • 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
  • 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
  • 从诗骚辨体看“风雅”和“风骚”的示范意义——兼论历代诗骚体式研究的思路和得失
  • 中编 七言诗的生成原理及其与各类诗型的关系
  • 论汉魏三言体的发展及其与七言的关系
  • 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
  • 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
  • 中古七言体式的转型——兼论“杂古”归入“七古”类的原因
  • 先唐杂言诗的节奏特征和发展趋向——兼论六言和杂言的关系
  • 下编 五言诗的产生和创作传统的形成
  • 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
  • 论汉魏五言的“古意”
  • 西晋五古的结构特征和表现方式——兼论“魏制”与“晋造”的同异
  • 从五古结构看“陶体”的特征和成因
  • 鲍照“代”乐府体探析——兼论汉魏乐府创作传统的特征
  • 江淹“杂拟诗”的辨体观念和诗史意义——兼论两晋南朝五言诗中的“拟古”和“古意”
  • 从江鲍与沈谢看宋齐五言诗的沿革
  • 南朝五言诗体调的“古”“近”之变
  • 附录
  • 诗歌形式研究的古为今用——论林庚先生关于古诗节奏和新诗格律的理论思考
  • 从诗歌文本中探求创作原理——论松浦友久教授的中国诗型研究
  • 关于“行”之释义的补正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