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Creo 3.0基础入门,三维实体设计,曲面造型、装配设计及塑料分模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1~4章主要讲解了Creo 3.0的基础入门、基本操作等内容;5~8章主要讲解了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特征、工程特征等设计方法;9~12章主要讲解了常用的基础曲面、高级曲面的造型工具等;13~17章主要详细讲解了自底向上装配设计、自顶向下装配设计等实际应用技能;18~19章主要是讲解如何使用Creo/Moldesign功能模块来完成塑料产品的分模设计。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插图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Creo 3.0基础入门
  • 1.1 Creo 3.0 简介
  • 1.1.1 什么是Creo
  • 1.1.2 Creo的功能特点
  • 1.1.3 Creo模块介绍
  • 1.1.4 Creo的应用程序
  • 1.2 Creo 3.0工作界面
  • 1.2.1 快速访问工具栏
  • 1.2.2 功能选项卡
  • 1.2.3 导航选项卡
  • 1.2.4 图形控制工具栏
  • 1.3 Creo Parametric 3.0环境设置
  • 1.3.1 关于Config.pro配置文件
  • 1.3.2 Config.pro文件设置方法
  • 1.3.3 Config.pro文件的加载
  • 1.3.4 定制工作界面
  • 1.3.5 自定义快捷键
  • 【练习】设置窗口关闭快捷键
  • 1.4 文件管理
  • 1.4.1 定义工作文件目录
  • 1.4.2 新建文件
  • 1.4.3 指定模板文件
  • 1.4.4 保存文件
  • 1.4.5 导入与导出文件
  • 第2章 基础操作
  • 2.1 对象的选取
  • 2.1.1 直接点选
  • 2.1.2 过滤选取
  • 2.1.3 列表选取
  • 2.2 视图基础控制
  • 2.2.1 旋转、移动、缩放模型
  • 2.2.2 视图的显示样式
  • 2.2.3 外观着色与贴图
  • 2.2.4 视图定向
  • 2.2.5 动态截面显示模型
  • 2.3 Creo模型树
  • 2.3.1 关于导航选项卡
  • 2.3.2 模型树的操作
  • 2.3.3 导航选项卡设置
  • 2.4 Creo层的应用
  • 2.4.1 层的基本概念
  • 2.4.2 系统默认图层
  • 2.4.3 创建新层
  • 2.4.4 添加至图层
  • 2.4.5 显示与隐藏图层
  • 2.4.6 保存图层信息
  • 第3章 草绘设计
  • 3.1 草图概述
  • 3.1.1 进入与退出草图环境
  • 3.1.2 草图设置
  • 3.2 草图绘制
  • 3.2.1 关于构造模式
  • 3.2.2 关线链
  • 技术专题 弱尺寸与强尺寸
  • 3.2.3 相切直线
  • 3.2.4 矩形
  • 3.2.5 圆
  • 技术专题 圆形的绘制类型
  • 3.2.6 圆弧
  • 技术专题 圆弧的绘制类型
  • 3.2.7 椭圆
  • 3.2.8 样条曲线
  • 3.2.9 圆角
  • 3.2.10 文本
  • 3.2.11 投影、偏移、加厚曲线
  • 3.2.12 草图调色板的使用
  • 3.2.13 调用草图文件
  • 3.3 草图编辑
  • 3.3.1 删除图形
  • 3.3.2 快速修剪
  • 3.3.3 镜像图形
  • 3.3.4 制作拐角
  • 3.3.5 分割图形
  • 3.3.6 移动与旋转
  • 3.4 草图检查
  • 3.4.1 特征要求
  • 3.4.2 重叠几何
  • 3.4.3 显示开放端
  • 3.4.4 着色封闭环
  • 3.5 草图标注
  • 3.5.1 关于基准的选择
  • 3.5.2 长度与距离标注
  • 3.5.3 半径与直径标注
  • 3.5.4 角度标注
  • 3.5.5 周长标注
  • 3.5.6 锁定尺寸标注
  • 3.6 草图几何约束
  • 3.6.1 几何约束详解
  • 3.6.2 显示与隐藏约束符号
  • 3.6.3 删除几何约束
  • 3.6.4 关于约束冲突
  • 3.7 综合范例解析
  • 3.7.1 平面手柄
  • 3.7.2 平面摇杆
  • 第4章 参考基准
  • 4.1 基准点
  • 4.1.1 坐标系原点与偏距点
  • 4.1.2 曲面上创建点
  • 4.1.3 曲面上创建偏距点
  • 4.1.4 曲线与面的相交点
  • 4.1.5 三面相交点
  • 4.1.6 两曲线相交点
  • 4.1.7 点的偏距点
  • 4.1.8 曲线上创建点
  • 4.2 基准轴
  • 4.2.1 边线轴
  • 4.2.2 平面法线轴
  • 4.2.3 圆弧面中心轴
  • 4.2.4 两平面相交轴
  • 4.2.5 过两点创建轴
  • 4.2.6 过曲面上一点创建轴
  • 4.3 基准平面
  • 4.3.1 偏移平面
  • 4.3.2 平行通过点创建平面
  • 4.3.3 角度平面
  • 4.3.4 通过三点创建平面
  • 技术专题 使用几何数学原理创建平面
  • 4.3.5 通过平面曲线创建平面
  • 4.3.6 曲面相切平面
  • 4.3.7 曲线的法线平面
  • 4.4 基准坐标系
  • 4.4.1 一点和两边创建坐标系
  • 4.4.2 两相交边创建坐标系
  • 4.4.3 偏距坐标系
  • 4.4.4 与屏幕正交的坐标系
  • 4.4.5 平面和两边创建坐标系
  • 第5章 基础特征
  • 5.1 零件设计概述
  • 5.1.1 三维建模方式
  • 5.1.2 特征三维建模
  • 5.1.3 新建实体零件
  • 5.1.4 工作界面介绍
  • 5.2 拉伸
  • 5.2.1 拉伸特征简介
  • 5.2.2 拉伸特征创建流程
  • 【练习】半圆梯槽块
  • 【练习】导向块
  • 5.3 旋转
  • 5.3.1 旋转特征简介
  • 5.3.2 旋转特征创建流程
  • 【练习】圆台孔平四槽块
  • 技术专题 薄壁特征的应用
  • 5.4 一般扫描
  • 5.4.1 一般扫描特征简介
  • 5.4.2 扫描特征创建流程
  • 【练习】圆锥弹簧
  • 5.5 螺旋扫描
  • 5.5.1 螺旋扫描简介
  • 5.5.2 螺旋扫描创建流程
  • 【练习】:异形变化螺距弹簧
  • 5.6 混合
  • 5.6.1 混合特征简介
  • 5.6.2 平行混合特征
  • 5.6.3 旋转混合特征
  • 【练习】异形风管
  • 5.7 综合范例解析
  • 5.7.1 筋座块
  • 5.7.2 拨叉
  • 5.7.3 机械模板
  • 5.7.4 六角螺栓
  • 5.7.5 叉架
  • 第6章 工程特征
  • 6.1 孔
  • 6.1.1 孔特征简介
  • 6.1.2 基本创建流程
  • 【练习】标准螺纹孔
  • 技术专题 关于标准螺纹孔
  • 6.2 倒圆角
  • 6.2.1 圆角特征简介
  • 6.2.2 一般圆角
  • 【练习】过渡圆角
  • 6.2.3 完全倒圆角
  • 6.2.4 可变半径圆角
  • 技术专题 定义“集”圆角半径
  • 6.3 倒角
  • 6.3.1 倒角特征简介
  • 6.3.2 边倒角
  • 6.3.3 拐角倒角
  • 6.4 拔模
  • 6.4.1 拔模特征简介
  • 6.4.2 中平面拔模
  • 技术专题 拔模特征的创建顺序
  • 6.4.3 中曲线拔模
  • 【练习】多棱面实体
  • 6.4.4 草绘分割拔模
  • 6.4.5 可变拖拉方向拔模
  • 6.5 壳
  • 6.5.1 壳特征简介
  • 6.5.2 一般抽壳
  • 【练习】多厚度抽壳
  • 6.6 筋
  • 6.6.1 筋特征简介
  • 6.6.2 轨迹筋
  • 【练习】线格盒子
  • 6.6.3 轮廓筋
  • 【练习】机座
  • 6.7 修饰特征
  • 6.7.1 修饰螺纹
  • 6.7.2 修饰草绘
  • 6.8 综合范例解析
  • 6.8.1 泵盖
  • 6.8.2 管接头
  • 6.8.3 机械箱体
  • 6.8.4 瓦座
  • 第7章 特征编辑
  • 7.1 复制特征
  • 7.1.1 平移复制特征
  • 【练习】:复制安装孔
  • 7.1.2 旋转复制特征
  • 【练习】多位旋转复制特征
  • 7.1.3 镜像复制特征
  • 7.2 阵列特征
  • 7.2.1 尺寸驱动的阵列
  • 7.2.2 指定方向阵列
  • 【练习】方向阵列螺纹孔
  • 7.2.3 环形阵列
  • 【练习】阵列造型拨叉轮
  • 7.2.4 填充阵列
  • 7.2.5 曲线方向阵列
  • 7.2.6 定位点阵列
  • 7.2.7 删除阵列特征
  • 7.3 特征重定义
  • 7.3.1 关于特征重定义
  • 7.3.2 重定义特征参数
  • 7.3.3 重定义特征截面草图
  • 7.3.4 重定义参考基准
  • 7.4 特征重排序与插入
  • 7.4.1 关于特征重排序
  • 7.4.2 重排序操作方法
  • 7.4.3 关于特征插入
  • 7.4.4 特征插入操作方法
  • 7.5 特征再生失败与解决
  • 7.5.1 再生失败的几种因素
  • 7.5.2 解决1:删除特征
  • 7.5.3 解决2:修改子特征参考
  • 7.5.4 解决3:插入排除法
  • 第8章 高级特征
  • 8.1 扫描混合
  • 8.1.1 扫描混合简介
  • 8.1.2 一般扫描混合特征
  • 【练习】异形管道
  • 8.2 可变截面扫描
  • 8.2.1 可变截面扫描简介
  • 8.2.2 “垂直轨迹”截面式扫描
  • 8.2.3 “恒定法向”截面式扫描
  • 8.2.4 “X轨迹线”创建扫描
  • 【练习】壶体
  • 8.3 环形折弯
  • 8.3.1 环形折弯简介
  • 8.3.2 360度环形折弯
  • 【练习】半径折弯
  • 8.4 骨架折弯
  • 8.4.1 骨架折弯简介
  • 8.4.2 一般骨架折弯
  • 8.5 零件设计实例解析
  • 8.5.1 饮料瓶体
  • 8.5.2 轮胎
  • 8.5.3 概念吹风壳体
  • 第9章 基础曲面造型
  • 9.1 曲线设计简介
  • 9.1.1 曲线构建方式
  • 9.1.2 曲线构建技巧
  • 9.2 空间曲线设计
  • 9.2.1 投影曲线
  • 技术专题 沿方向投影曲线
  • 【练习】草绘投影
  • 9.2.2 相交曲线
  • 技术专题 混合相交曲线
  • 【练习】混合相交曲线
  • 9.2.3 曲面上偏移曲线
  • 9.2.4 曲面边界偏移曲线
  • 9.2.5 空间偏移曲线
  • 9.2.6 截面曲线
  • 9.2.7 用修剪创建曲线
  • 9.2.8 包络曲线
  • 9.2.9 空间样条曲线
  • 9.3 曲面设计技巧
  • 9.3.1 曲面设计思路
  • 9.3.2 常规曲面造型方法
  • 9.3.3 光顺相切曲面的造型技巧
  • 9.3.4 使用图片辅助曲面造型
  • 9.4 基础曲面的创建
  • 9.4.1 拉伸曲面
  • 【练习】综合拉伸曲面
  • 9.4.2 旋转曲面
  • 【练习】综合旋转曲面
  • 9.4.3 一般扫描曲面
  • 【练习】综合扫描曲面
  • 9.4.4 填充曲面
  • 9.4.5 标准偏移曲面
  • 技术专题 在曲面上创建凹、凸面特征
  • 9.4.6 复制曲面
  • 第10章 高级曲面造型
  • 10.1 边界混合曲面
  • 10.1.1 一般边界混合曲面
  • 10.1.2 双向边界混合曲面
  • 【练习】相切边界混合曲面
  • 10.2 高级扫描曲面
  • 10.2.1 螺旋扫描曲面
  • 技术专题 空间螺旋线
  • 10.2.2 可变截面扫描曲面
  • 10.2.3 扫描混合曲面
  • 【练习】综合扫描曲面
  • 10.3 曲面的编辑
  • 10.3.1 一般曲面修剪
  • 10.3.2 使用曲线修剪曲面
  • 10.3.3 曲面合并
  • 10.3.4 曲面延伸
  • 技术专题 曲面延伸方式
  • 10.3.5 曲面移动、旋转
  • 技术专题 柔性建模的面移动
  • 10.3.6 曲面镜像
  • 【练习】瓶体曲面
  • 10.4 曲面倒圆角与拔模
  • 10.4.1 一般曲面圆角
  • 10.4.2 可变半径圆角
  • 10.4.3 关于曲面的拔模
  • 【练习】曲面拔模与圆角
  • 10.5 曲面实体化
  • 10.5.1 实体化曲面组
  • 技术专题 实体化切除
  • 10.5.2 加厚曲面转换实体
  • 第11章 曲面连接方法与技巧
  • 11.1 相切面相接
  • 11.1.1 关于相切连接曲面
  • 11.1.2 相切曲面基本连接技巧
  • 11.2 三边与三通面相接
  • 11.2.1 边界混合连接
  • 11.2.2 扫描曲面连接
  • 11.2.3 填充式连接三通面
  • 11.3 多边面相接
  • 11.3.1 五边面拆面相接
  • 11.3.2 多边面相接思路
  • 11.4 综合范例解析
  • 11.4.1 卫浴把手
  • 11.4.2 汽车后视镜
  • 第12章 模型分析
  • 12.1 基础测量
  • 专题技术 模型测量类型
  • 12.2 模型报告
  • 12.2.1 质量属性
  • 12.2.2 横截面质量属性
  • 12.2.3 检查模型短边
  • 12.2.4 检查模型厚度
  • 12.3 曲线分析
  • 12.3.1 曲线曲率分析
  • 12.3.2 曲线半径分析
  • 12.4 曲面分析
  • 12.4.1 曲面曲率分析
  • 技术专题 使用“间距”分析曲面曲率
  • 12.4.2 曲面高斯曲率分析
  • 12.4.3 网格化曲面分析
  • 12.4.4 反射线分析
  • 12.4.5 曲面二面角分析
  • 12.4.6 曲面拔模分析
  • 第13章 自底向上装配
  • 13.1 关于自底向上装配
  • 13.1.1 自底向上装配概述
  • 13.1.2 使用装配约束
  • 13.1.3 用户界面介绍
  • 13.2 装配约束
  • 13.2.1 引入零件
  • 技术专题 关于第一零部件的约束
  • 13.2.2 距离与重合约束
  • 13.2.3 角度约束
  • 13.2.4 平行约束
  • 技术专题 关于装配完全约束
  • 13.2.5 法向约束
  • 13.2.6 相切约束
  • 【练习】活塞装配
  • 【练习】千斤顶装配
  • 13.3 零部件的复制
  • 13.3.1 参考阵列复制
  • 13.3.2 “线性”阵列复制
  • 13.3.3 “环形”阵列复制
  • 【练习】轴承滚珠装配
  • 13.4 修改装配体中的零件
  • 13.4.1 窗口打开零件
  • 13.4.2 激活零件
  • 13.5 视图管理
  • 13.5.1 装配动态截面视图
  • 13.5.2 关于装配横截面
  • 13.5.3 实体遮蔽与显示
  • 13.6 装配分解视图
  • 13.6.1 基础装配分解
  • 13.6.2 保存分解视图
  • 【练习】蓝牙耳机分解视图
  • 第14章 自顶向下设计
  • 14.1 关于自顶向下设计
  • 14.2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
  • 14.2.1 外部几何参考式
  • 技术专题 关于关联零件的更新
  • 14.2.2 零件数据共享式
  • 14.3 实例:吹风机壳体
  • 14.3.1 设计分析
  • 14.3.2 参考零件
  • 14.3.3 右壳体
  • 14.3.4 左壳体
  • 14.3.5 后罩体
  • 14.3.6 前罩体
  • 14.3.7 开关
  • 14.3.8 装配分解视图
  • 14.4 实例:概念插座
  • 14.4.1 设计分析
  • 14.4.2 参考零件
  • 14.4.3 上盖零件
  • 14.4.4 下盖零件
  • 14.4.5 上环套零件
  • 14.4.6 下环套零件
  • 14.4.7 装配分解视图
  • 第15章 钣金设计
  • 15.1 钣金设计简介
  • 15.1.1 钣金设计概论
  • 15.1.2 钣金件的创建方式
  • 15.1.3 新建钣金零件
  • 15.1.4 工作界面介绍
  • 15.2 第一钣金壁
  • 15.2.1 拉伸壁
  • 15.2.2 平面壁
  • 【练习】拉伸与平面壁
  • 15.2.3 旋转壁
  • 15.2.4 边界混合壁
  • 【练习】旋转与边界混合壁
  • 15.2.5 扫描壁
  • 15.2.6 混合壁
  • 【练习】扫描混合壁
  • 15.3 衍生钣金壁
  • 15.3.1 平整壁
  • 技术专题 自定义平整壁形状
  • 15.3.2 法兰壁
  • 技术专题 关于法兰壁的类型
  • 15.3.3 斜接法兰壁与止裂槽
  • 15.3.4 扭转壁
  • 【练习】简易盒体
  • 15.4 编辑钣金壁
  • 15.4.1 偏移钣金壁
  • 15.4.2 延伸钣金壁
  • 15.4.3 合并钣金壁
  • 技术专题 关于“合并壁”命令的使用
  • 15.5 钣金折弯与展开
  • 15.5.1 角度折弯
  • 【练习】折弯板件
  • 15.5.2 边折弯
  • 技术专题 关于“折弯余量”计算
  • 15.5.3 平面折弯
  • 15.5.4 规则展开
  • 技术专题 局部展开钣金壁
  • 15.5.5 钣金平整状态
  • 15.5.6 折弯收合
  • 【练习】护耳托架
  • 15.6 钣金工程特征
  • 15.6.1 扯裂特征
  • 技术专题 其他方式创建扯裂特征
  • 15.6.2 钣金成型特征
  • 技术专题 关于冲压模型的放置定义
  • 15.6.3 拐角止裂槽
  • 15.6.4 实体转换钣金
  • 第16章 钢结构设计
  • 16.1 钢结构设计简介
  • 16.1.1 关于框架模块
  • 16.1.2 工作界面介绍
  • 16.2 建模简介
  • 16.2.1 基本思路介绍
  • 16.2.2 骨架线的创建
  • 16.3 型材构件
  • 16.3.1 创建新项目
  • 16.3.2 定义截面梁
  • 【练习】矩形管桌架
  • 16.3.3 截面梁接头
  • 【练习】工字钢货架
  • 16.3.4 装配连接器
  • 16.3.5 梁端板装配
  • 【练习】结构平台
  • 16.3.6 重定义装配元件
  • 16.4 综合范例解析
  • 16.4.1 手推板车
  • 16.4.2 移动梯步车
  • 第17章 工程图
  • 17.1 工程图简介
  • 17.1.1 新建工程图文件
  • 17.1.2 工程图界面
  • 17.1.3 移动视图
  • 17.1.4 删除视图
  • 17.2 工程视图的创建
  • 17.2.1 基础视图
  • 【练习】自定义主视图
  • 17.2.2 投影视图
  • 技术专题 关于参考模型的指定
  • 17.2.3 轴测图
  • 17.2.4 视图的属性定义
  • 【练习】筋座块工程视图
  • 17.2.5 局部视图
  • 17.2.6 局部放大视图
  • 17.2.7 全剖视图
  • 17.2.8 半剖视图
  • 17.2.9 阶梯剖视图
  • 技术专题 使用正交模式的注意事项
  • 17.2.10 第一角投影配置
  • 17.2.11 破断视图
  • 17.2.12 装配分解视图
  • 17.3 工程标注
  • 17.3.1 中心线与轴线
  • 17.3.2 自动标注尺寸
  • 17.3.3 手动标注尺寸
  • 17.3.4 基准符号
  • 17.3.5 形位公差
  • 17.3.6 表面粗糙度符号
  • 17.3.7 文本注释
  • 17.4 工程图范例解析
  • 17.4.1 模板工程图制作
  • 17.4.2 轴承座工程图制作
  • 第18章 Creo 3.0基础分模
  • 18.1 Creo模具设计简介
  • 18.1.1 关于Creo/Moldesign模块
  • 18.1.2 新建模具文件
  • 18.1.3 工作界面介绍
  • 18.2 分模准备
  • 18.2.1 拔模角检查
  • 18.2.2 投影面积检查
  • 18.2.3 检查分型面
  • 18.2.4 模型精度
  • 18.3 基本分模流程
  • 18.3.1 导入产品模型
  • 【练习】矩形布局模型
  • 技术专题 关于装配布局模型
  • 18.3.2 设置收缩率
  • 18.3.3 创建模具工件
  • 【练习】自动创建工件
  • 18.3.4 创意分型曲面
  • 18.3.5 分割模具元件
  • 18.3.6 抽取模具元件
  • 【练习】多腔产品分模
  • 18.3.7 模具元件分解视图
  • 18.4 分型面设计
  • 18.4.1 分型面设计原则
  • 18.4.2 分型面设计方法
  • 18.4.3 分型面设计技巧
  • 18.4.4 一般分型面设计
  • 18.4.5 阴影分型面
  • 18.4.6 裙边分型面
  • 18.5 综合范例解析
  • 18.5.1 一般方式面盖分模
  • 18.5.2 裙边方式面盖分模
  • 18.5.3 一般方式扣件分模
  • 18.5.4 裙边方式扣件分模
  • 第19章 复杂结构分模
  • 19.1 枕位结构分模
  • 19.1.1 枕位结构简介
  • 19.1.2 枕位结构分模
  • 【练习】耳机盒上盖分模
  • 19.2 镶嵌、滑块分模设计
  • 19.2.1 镶嵌结构简介
  • 19.2.2 镶嵌结构分模
  • 19.2.3 滑块结构简介
  • 19.2.4 滑块结构分模
  • 【练习】线盒分模
  • 19.3 斜顶结构分模设计
  • 19.3.1 斜顶结构简介
  • 19.3.2 斜顶设计分模
  • 19.4 综合范例解析
  • 19.4.1 相机后盖分模
  • 19.4.2 电话座分模
  • 第20章 产品设计实例
  • 20.1 固定支架
  • 20.2 阀盖
  • 20.3 齿轮箱上盖
  • 20.4 支座
  • 20.5 购物筐
  • 20.6 异形喇叭口
  • 20.7 书夹
  • 附录1:Creo 3.0 命令按钮检索
  • 附录2:Creo 3.0实用技巧汇总
  • 一、常用快捷键
  • 二、常用技巧
  • 三、实用操作技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