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9.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8千字
字数
No.20
经济学
201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回顾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是解读中国经济之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深刻内涵,并对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解读中国经济》推荐语
- 前言
- 初版前言
- 第一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 二、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三、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 四、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 一、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 二、 逆转:近代中国的突然衰落
- 三、 李约瑟之谜的提出
- 四、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
- 五、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理论
- 六、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 一、 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 一、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
- 二、 合作化运动与传统体制的结果
- 三、 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 一、 “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 二、 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 三、 针对一些问题的回答
- 四、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 一、 改革的进程
- 二、 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 一、 城市工业部门改革
- 二、 微观经营机制改革
- 三、 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 四、 改革的进程
- 五、 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八讲 国有企业改革
- 一、 国有企业所引发的一些问题
- 二、 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
- 三、 国际比较: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 参考文献
- 第九讲 金融改革
- 一、 金融部门的现状
- 二、 发展阶段与最优金融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十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一、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
-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讲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 一、 改革的成就与现存的问题
- 二、 比较优势:在一次分配中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 三、 出路: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
- 四、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 一、 改革的成果与国际经济学界的看法
- 二、 自生能力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 三、 现实观察与理论发展
- 四、 发掘理论创新金矿,推动学科全面发展,致力民族大业复兴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 一、 前现代经济增长与现代经济增长
- 二、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 三、 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
- 四、 制度变迁的方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前现代社会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和人口众多之谜
- 一、 谜题一:中国的人均收入为什么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不变
- 二、 谜题二: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 三、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全球经济失衡、储备货币及全球经济治理
- 一、 出口导向型增长说
- 二、 自我保险动机下的外币储备积累说
- 三、 中国汇率政策说
- 四、 有待寻求替代的假说
- 五、 与数据相符的另一个假说
- 六、 为何中国在全球失衡中引人注目
- 七、 全球经济失衡中储备货币的角色
- 八、 全球经济复苏的双赢方案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