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读懂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内容简介

2025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运行的逻辑正在经历新的调整与转变。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怎么干?

本书由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领衔解读,黄奇帆、黄汉权等知名经济学家执笔,从守正创新与改革发展、宏观经济与预期管理、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对外开放与区域创新五大部分展开深入剖析,对当下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问题挑战和发展方向做出全面分析,帮助你读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精准把握当下及未来发展机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篇 以结构性改革扩消费稳增长
  • 第一章 守正创新与改革发展
  • 以先立后破推动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 尽快“立”起三件事
  • “先立后破”的三个重点领域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法论
  •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新特点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坚持和运用正确的方法论
  • 经济体制改革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充分认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重要意义
  • 把握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 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哈耶克与凯恩斯的争论
  • 从市场角度看,政府该做什么?
  • 第二章 宏观经济与预期管理
  • 宏观调控历史演进与供强需弱现实失衡
  • “宏观调控”的提出、发展与新表述
  • 关注经济供需强弱新型失衡
  • 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 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性质大不相同
  • 宏观经济政策在逆周期里定位不足是底线管理重点考虑的问题
  • 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以及各种工具之间的协调
  • 宏观政策的是非之辩
  • 评价宏观政策要有宏观思维
  • 刺激政策是需求面政策
  • 刺激政策的真正约束在供给能力
  • 刺激政策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宏观环境
  • 刺激政策与结构改革不矛盾
  • 刺激经济不是“饮鸩止渴”
  • 需求不足时该刺激就刺激
  • 10万亿元刺激计划能否换来持续繁荣?
  • 10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10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够不够?
  • 10万亿元应以消费补贴为主,而非扩大投资
  • 第三章 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
  • 如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特征
  • 如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 以一揽子政策为经济注入强劲内生动能
  • 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性调整
  • 货币政策由稳健到支持性的转变
  •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
  • 经济学界的共识与分歧
  • 不存在消费驱动的增长方式
  • 增量政策的逻辑框架不同于以往
  • 中国经济不需要强刺激
  • 基建周期叠加房地产周期导致经济偏冷
  • 发行长期国债置换地方债对冲周期影响,打通堵点
  • 中国经济不需要强刺激,也经受不住强刺激
  • 中国如何扩大内需
  • 外需或有远虑,但无近忧
  • 内需是拖累经济的主因
  • 扩内需的7个政策措施
  • 第四章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与实施路径
  • 新质生产力是当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选择、必然选择
  • 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路径
  • 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环境
  • 新质生产力对应的产业组织方式和企业运行模式
  • 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 不转型,死路一条
  • 为什么制造业如此重要?
  • 不转型,死路一条
  • 出路在哪里?
  • 如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 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产业链
  • 产业蓝海: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 基础层: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
  • 建造层: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游
  • 应用层:低空经济产业链下游
  • 低空经济:新质革命与场景变革
  • 三破三立:低空经济创新法则
  • 中国企业“卷”的背后暗藏经济增长的秘密
  • 究竟什么是产能过剩?
  • 中国企业“卷”的背后暗藏经济增长的秘密
  • 新能源时代,超大规模性有了新变化
  • 中国经济:“追赶的经济体”还是“被追赶的经济体”?
  • 坚定发展资本市场信心,推动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 盯紧问题,让人民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 给老百姓改革的获得感
  • 提升宏观经济运行温度,优化改革环境
  • 第五章 对外开放与区域创新
  • 中国对外开放的五大新特征和五大新任务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对外开放出现了五个新特征
  •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对外经济取得了三个趋势性、结构性的新成就
  • 二十大确定了我国下一阶段开放的五大新任务
  • 当前中国经济的关键仍是解决一阶问题
  • 一阶问题与二阶问题
  •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
  • 温故知新:当前关键仍是解决一阶问题
  • 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性的形成与金融发展
  • 负债经营:资本外汇双缺口下的路径依赖
  • 现金流持续为正:中国未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秘密
  • 规模持续扩大:金融创新的新契机
  • 开发性金融:经济超大规模性的黏合剂
  • 中国绿色金融:超大规模性“涌现秩序”的表达
  • 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
  • 财政体系重构进入新阶段
  • 破解“四位一体”的循环关系链,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
  • “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从“三个维度”和“两种效率”理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论逻辑
  •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主要进展
  • “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性诉求
  • “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难点与痛点
  • “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策略
  • 结语 新动能: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