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7千字
字数
2024-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着重讨论初盛唐至中晚唐各个时期儒学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和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对唐代儒学在不同时代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历史样态、功能与地位进行重新考量,如初唐时认同的构建、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古典”与“当世”之争、盛唐诗的文化精神、中晚唐的文学与儒学转型等。
本书既注重文学与政治一般性关系的考察,也注重其作为“政治行动”的意义。在关注儒学对文学观念、主题、体式、风格乃至认知模式之影响的同时,也关注文学作为“一种思想的方式”的价值。
本书为上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导言
- 一
- 二
- 三
- 第一章 认同的构建与唐初的儒学及文学(武德、贞观时期)
- 第一节 历命在唐:唐初的合法性论证
- 一 “李氏当王”:合法性论证之一
- 二 “历数在唐”:合法性论证之二
- 三 柱下陇西之流:合法性论证之三
- 四 戡黎升陑:合法性论证之四
- 五 太平天子:合法性论证之五
- 结语
- 第二节 构建共同体:唐初的尧舜记忆
- 一 中古前期的言说传统
- 二 王化无外:重建胡汉关系的尝试
- 三 以德化民:“诸夏”自我认同的构建
- 结语
- 第三节 唐初的经学统一
- 一 南北对立时期的经学交流
- 二 杨隋时期的经学统一
- 三 贞观时期的版本正定
- 四 五经义疏的统一
- 五 五经音读的统一
- 六 官学影响的提升
- 结语
- 第四节 孔颖达的“情”论、“象”论与“声”论
- 一 “情志一也”与“感以为体”
- 二 “易者象也”与“以有教有”
- 三 声音之道与政通
- 结语
- 第五节 唐初的教育与科举:儒学传播的制度路径
- 一 儒学制度化的功能与意义
- 二 官学系统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三 科举的演进与儒学传播
- 余论
- 第六节 唐初史臣文论的南朝批评及其对诗歌体式的要求
- 一 史臣文论的“南朝批评”
- 二 构建典范:史臣文论对诗歌体式的要求
- 三 史臣的诗歌创作与文学中的“南朝”主题
- 结语
- 第七节 回归传统与开启新局:武德、贞观时期的文坛
- 一 天人之际与“文史”传统的回归
- 二 文质彬彬:大一统时代的文学
- 三 “情志一也”与“兴必取象”:另启新局的可能与途径
- 结语
- 第二章 政局变动中的儒学与文学(高宗至睿宗时期)
- 第一节 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古典”与“当世”之争
- 一 “古典”与“当世”之争中的政治博弈
- 二 “古典”与“当世”之争中的技术与条件
- 三 “古典”与“当世”之争中的情、俗、势
- 结语
- 第二节 诏令中的政治史:高宗武则天时期政局之语言维度的考察
- 一 高层权力结构的调整:基于诏令“风度”类语词的考察
- 二 从事件到观念:作为关键词的“武则天”
- 三 诏令书写的“景观化”与“破体为文”:文本层面的政治适应
- 结语
- 第三节 许敬宗与唐高宗时期的政局及其与“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之关系
- 一 许敬宗与高宗朝的“盛世营造”
- 二 去许敬宗化:高宗后期的政策调整
- 三 许敬宗与“龙朔初载,文场变体”的相关问题
- 结语
- 第四节 唐初应制与七言近体
- 一 七言近体的语体移位
- 二 七言近体语法结构的表现功能
- 三 七言句韵律结构的表现功能
- 结语
- 第五节 陈子昂诗的感遇与兴寄
- 一 陈子昂诗的“感遇”与“相感”
- 二 陈子昂诗的“兴寄”与诗教
- 余论
- 第三章 高峰与危机:玄宗至代宗时期的儒学与文学
- 第一节 经国之大业:中古政治与文学分析初步兼及张说的政治观念
- 一 文学与“政治之为政治”
- 二 作为政治行动的文学
- 三 张说的政治观念
- 结语
- 第二节 “燕许大手笔”的成立及其对李唐中后期“清流”文化的影响
- 一 才学与识度:“知制诰”的职位要求
- 二 “王霸尽在”:“燕许大手笔”的成立
- 三 “燕许大手笔”对李唐中后期“清流”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第三节 唐代七言近体的声律规则与句法机制分析
- 一 七言近体的声律规则
- 二 七言近体的句法机制
- 三 杜诗“沉郁顿挫”的生成
- 结语
- 第四节 盛唐诗的文化精神
- 一 “气”盛与生命力的强健
- 二 “气”盛与生命能力的确信
- 三 “气”盛与生命自由的追寻
- 四 情真与家国通一、国身通一的情怀
- 五 情真与民胞物与的人性精神
- 结语
- 第五节 制度变迁的文本印迹:开元、天宝墓志文中的“孝”之书写
- 一 士人“孝誉”与“乡闾”的疏离
- 二 “孝养”模式的变化
- 三 士族女性的“孝养”模式
- 四 作为言说策略的“孝”之言说
- 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