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形象学研究的四种范式》:教育部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成果,探讨西方形象学范式变革。

内容简介

《形象学研究的四种范式》为“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最终研究成果。围绕20世纪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中形象学研究的范式变革, 展开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埃里克·奥尔巴赫的新摹仿诗学:历史形象、爱德华·萨义德与殖民/后殖民再现政治:跨文化形象、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与创伤研究:心理形象、现象学之后的科际间融合:象征形象。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反思、建构形象学研究范式及其变革的理论著作。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自序
  • 目录
  • 第一章 埃里希·奥尔巴赫的新摹仿诗学:历史形象
  • 第一节 英雄与流放者
  • 第二节 现代语文学的命运
  • 第三节 古典摹仿诗学的现代语文学阐释
  • 第四节 古典摹仿诗学的历史批判:詹姆逊的新历史主义诗学
  • 第二章 爱德华·萨义德与殖民/后殖民再现政治:跨文化形象
  • 第一节 苏伊士以西:萨义德的跨文化之旅
  • 第二节 彩色的地图:萨义德的思想渊源
  • 第三节 又一次思想启蒙:重访后殖民再现论
  • 第四节 后民族氛围下的文化想象
  • 第三章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与创伤研究:心理形象
  • 第一节 1915年后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第二节 心灵的幻像
  • 第三节 忧郁的范农,忧郁的种族:心理分析话语的反俄狄浦斯情结
  • 第四节 耶鲁学派与大屠杀创伤研究
  • 第四章 现象学之后的科际融合:象征形象
  • 第一节 文学的文化诗学重构
  • 第二节 文学行为:后伽达默尔文学阐释学的人类学向度
  • 第三节 文化接触与理论旅行:阐释学的西中跨文化向度
  • 第四节 文学现代性的起源神话:现象学的文学社会学向度
  • 第五节 文学叙事和想象与文化物质:文学现代性的文化物质向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