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史蒂芬·霍金惊世之作,一本改变你宇宙观的探索指南,更威胁到我们视若珍宝的信仰体系。

内容简介

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以及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
  
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诺的新书中,他们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全新的科学思考。
  
他们在《大设计》中解释,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宇宙整体,就对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问。然而,霍金和蒙洛迪诺描述的"从顶到底"的宇宙学方法会说,过去没有采取确定的形式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因观察历史而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造我们。作者进一步解释,我们自身是宇宙极早期的量子涨落的产物,并且展现量子论如何预言"多宇宙"——该思想是说,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自发地从无中出现的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
  
霍金和蒙洛迪诺在这过程中诘问实在的传统概念,提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是我们能够希望找到的答案。他们以对M理论的精彩评价来结束全书,M理论解释了制约我们和我们宇宙的定律,它还是完备的"万物理论"的目前可行的仅有候选者。他们写道,如果被证实的话,它将是爱因斯坦寻求的统一理论,也是人类理性的胜利。
  
这是一部简洁的惊人的附有大量插图的指南,导向正在改变我们的宇宙观并危及我们神圣的信仰系统的一些发现。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大设计》这样信息丰富,这样刺激。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第一章 存在之谜
  • 第二章 定律制约
  • 第三章 何为实在
  • 第四章 可择历史
  • 第五章 万物理论
  • 第六章 选择宇宙
  • 第七章 表观奇迹
  • 第八章 伟大设计
  • 小辞典
  • 感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4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宇宙

    开阔视野,了解宏大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设计:霍金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

      去年离世的斯蒂芬。霍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其中一部分就蕴藏在《大设计》这本书里,等待我们去发掘。


      一位物理学家,竟然与人联名写出了一本以 “设计” 为标题的著作,这件事想想就很有意思。
      当然在了解哲学思想史的人看来,这件事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就世界观来说,上帝创造万物的设计论,在知识局限的古代人群中非常普遍,它甚至是哲学发展过程中被长期讨论的一个主题。
      就像著名的 “钟表” 与 “眼睛” 的类比论证中所反映的那样,古人(还有很多今天的人也这样)把人的目的论混入了对自然界本源的思考,幼稚地将人的行为活动逻辑投射于全能的天神,试图简单地解释宇宙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霍金在这本书里首先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 就像现代科学所确认的那样,我们生活的宇宙是自然创生的。
      作为一名拉普拉斯决定论者,霍金还相信我们宇宙的状态是由一族物理规律约束的,尽管他的多重宇宙世界观版本与其他物理学家的有明显不同。
      他在书中重点关注的是,目前我们对整体规律的认识并不完备 —— 即我们还未能形成万有之理(TOETheory of Everything)的理论现状。
      “我们的头脑通过对外部世界作一个模型来解释来自我们感官的输入。…… 这些心理概念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仅有的实在。不存在不依赖模型的实在性检验。由此推出,一个很好建立的模型创生其自身的一个实在。”
      比如相对论作为一种认知模型,在某些特定范围是符合实在的;而量子力学作为另一种认知模型,在另外的范围是符合实在的。
      这本书聚焦于上述 “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这一论断看起来是心理学的、有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嫌疑。
      显然,区别于主流科学认识论所遵循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思想传统,霍金似乎更倾向与之对抗了两千多年的理性主义思想传统。
      笔者认为霍金在书中提出的,是一种先验论,是本体论与认识论融合的先验论。
      即米塞斯在《人的行动》等著作中论证的起点 —— 每个人生来就拥有先天的心智装备。
      只不过霍金未能脱离从人类整体出发作抽象集合探讨的思维范式,而笔者更愿意从个人主义的思维范式出发,去理解人的智能所发挥的作用罢了。
      我们同意无人的自然世界是非目的论。
      但当我们转而考察有人世界,探索人的行为、人的活动规律时,目的论又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认识论支点。
      这样的认识论,让我们走出基于决定论的古典机械主义科学观,将无人世界与有人世界相融合,推进到全面联系的认知层面,来发展现代先验主义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拜过去这些年里不断加速的知识进步所赐,以当前人类的科技水平,今天社会中人的命运,不再像其他有生命的动物、植物以及无生命物体那样,会轻易地被偶发的极端天气以及火山、地震这样的地质灾害所决定。
      而且我们也可以确定,并不遥远的未来的科技水平必然能够保证,甚至一场行星级别的自然灾变,也无法像当年小行星撞击造成恐龙灭绝那样,决定人类生存与否。
      当然,主要是人类活动引发的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也不会决定。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持续探索,不断地克服知识不足问题的根本原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乖张的天才

        《大设计》是霍金继《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后的又一部科普力作,霍金认为:“哲学死了,哲学跟不上科学的发展步伐了。” 在《大设计》一书中,霍金通过对当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前沿知识的介绍,引出了自己的哲学观 ——“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认为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霍金任务唯一具有成为万物理论潜力的,就是 M 理论。一旦 M 理论被证实,那将再一次颠覆我们对客观实在的认知,但同时也会是人类理性的重大胜利。在了解霍金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件事:在霍金和他首任妻子,简,长达 25 年的婚姻中,他的妻子面对的是一个天才头脑,和一个婴儿一样脆弱的躯体。这副头脑极其傲慢,在家里就像掌控一切的君王。他想出国访问妻子就必须伺候他去,否则就连续几天一言不发;他爱听瓦格纳就必须听瓦格纳,然后把妻子最喜欢的芭蕾舞说成低档次的表演。而这副躯体又是如此的脆弱,如果没有简的精心照料,霍金可能在 40 岁出头就死过好几次了。简每天要应付繁重的护理工作,还要养育 3 个孩子长大,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竟然还在 37 岁的时候拿下了伦敦大学的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中世纪西班牙语诗歌。十几年间,她就是靠零零散散的 5 分钟、10 分钟的碎片时间,完成了所有研究,写完了博士论文。如果说霍金的天才无法复制,那她的妻子简就为我们展现出了人生更大的可能性一 — 一个普通人,只要做好时间管理,不论有多么沉重的负担,也都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完成一项伟大工程。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系中南传媒旗下子公司。出版社以“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发展”为出版宗旨,推出一大批高品位、高格调、重实用、讲实效的科技佳作,如《时间简史》《医学临床“三基”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