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尝试从民俗学的角度,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对《红楼梦》进行关照与透视。

内容简介

《红楼梦》既是古典小说的集大成,又是传统民俗的大展汇。本书侧重于探寻《红楼梦》中涉及的一系列民俗意象,民俗基因和民俗原型。探索其内部民俗意象生成的机制与规律,分析民俗基因与民俗原型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形态。力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对《红楼梦》和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理研究,从而认清文化多元化语境下《红楼梦》的民族属性及本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红楼梦》中的民俗奇观(代序)
  • 绪言
  • 第一章 原生态民俗在《红楼梦》中的解构与重建
  • 第一节 不写之写,暗中制约——“穿天节”与“上巳节”
  • 第二节 对应错位,移花接木——“芒种节”与“花朝节”
  • 第三节 创设情境,氛围烘托——“清明节”与“七夕节”
  • 第二章 民俗意象原型在人物形象中的构成
  • 第一节 人物服饰色彩中民俗意象原型的营构
  • 第二节 人物形象气质中民俗意象原型的营构
  • 第三节 人物姓名中民俗意象原型的营构
  • 第三章 《红楼梦》中口承民俗的介入
  • 第一节 直接嵌入——谚语、歇后语
  • 第二节 体裁利用——谜语
  • 第三节 题材利用——以补天神话为例
  • 第四节 原型的借用与再造
  • 第四章 以民俗纠葛建构的情节冲突
  • 第一节 信仰民俗与情节预设
  • 第二节 节俗效应与情节强化
  • 第三节 游艺民俗与情节渲染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