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访谈活跃在写作一线的著名非虚构作家,是通力合作的成果。

内容简介

新世纪以来,文学新闻、叙事新闻、长报道、非虚构写作等概念相继出现,其内涵有所差别又大同小异。2005年,纽约大学教授罗伯特·博因顿(Robert S. Boynton)把新新闻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称为“新新新闻主义”。可以说,新新闻主义写作运动曲折前行。今天,新新闻主义写作理念、风格与技巧被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以及新媒体广泛采用,成为媒体间“讲故事”竞争的重要技艺。特别是近年来,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但其快速、便捷传播新闻信息的优势有带来“速朽”与“易碎”的先天缺陷。在此背景下,新旧媒体都重建新新闻主义写作的传统。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回顾新新闻主义的发展过程与写作理念,对媒体“讲好故事”,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加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王天挺:非虚构写作和文学在“打动人”方面是共通的
  • 袁凌:新闻邂逅文学,开出“非虚构”之花
  • 柴春芽:用写作叩问世界
  • 陈徒手:海量档案经手之后有惊艳
  • 田毅:潜到水底下去做你的事
  • 关军:真实的故事比想象的更有天然的质感
  • 易小荷:非虚构写作,把吸进去的东西呼出来
  • 刘珏欣:对有生活实感的东西本能的敏感
  • 谢丁:虚构和非虚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 卫毅:写作对我而言,是表达的需要
  • 薛芳:商业写作像盖房子,要多了解商业世界的脉络
  • 张赞波:我的纪录片和写作独自生长
  • 阎海军:为这个国家和农民尽我的匹夫之责
  • 周华诚:逃离与拥抱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他者的视角

    书里采访了 14 位非虚构作者,他们的作品多曾刊载于《人物》《南方人物周刊》《智族 GQ》《看天下》等杂志,书的编排是先采访一位作者,然后选登他的一篇作品,从第一位之后,我先看后面的作品,再回头看采访,先读文后识人。选登的作品中,印象最深的有这几篇:王天挺,采访量惊人的《北京零点后》。陈徒手,从《人有病,天知否 ——1949 年中国文坛纪学》中摘录的《午门城下的沈从文》,巨变之下那些杰出的头脑,最敏锐的心灵,无非选择克己隐忍,得一条 “出路”,几十年努力 “表现” 的研究成果,一样淹没于尘埃中。关军,《命运交叉的路口:韩寒和他的同学们》,最有话想说的一篇,然而敲多了也就过度偏离了对本书的评价。对他们的采访中,印象深刻的是这几段:刘钰欣说了解一个人是最难的,了解自己都很难,何况采访对象,深以为然。关军谈到卡波特著名的《冷血》,这本最著名的 “非虚构小说”,认为它还是更偏向小说,因为对于凶手的心理活动,这本身是无法了解到的。袁凌聊到新闻专业主义,前些年那篇流传甚广的庞麦郎的特稿,他就认为明显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作者猜想的部分过于多了;而另一篇《太平洋大逃杀》又回避了一些关键因素。 他说他有几次写稿到头疼,写到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熬,熬过了慢慢恢复了再继续写。 我当然远远没触到这个境界,但却很懂那份把自己写得很伤的感觉。 有些东西一直挖一直想法去描述,其实很容易伤到自己,只好避开,不再轻易去碰。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非虚构?除了那些常见的新闻方面的原因,也许在这个全面自恋的时代,他者视角已经严重坍塌,于是我们更加需要一份他者的视角。一个花絮:在序里看见提到脱不花的旧作《相亲记》。网上一阵搜,最后找到个集合了一百多篇文章的以 “中国故事” 为系列的压缩包,脱不花的长文位列其中。 本书里采访的几位作者的多篇作品也收在这个集子里,像是一种缘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个庞然大物在国外有着深厚的土壤,但在国内仍然相对边缘化,也许是随着传统媒体的式微被人遗忘了,也许是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故事的青睐使得虚构的作品拥有绝对的地位,文学有着超越现实的审美,光芒万丈。但非虚构显然是故事是这个时代的月亮,尽管少有人去关注,它仍然能照彻这个时代。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价值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虽然此前知道它的存在,但也并没有认真了解过。现在觉得很有趣,并愿意深入了解,我想这就够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