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3千字
字数
202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关于江苏人文思想的梳理与总结。
内容简介
作者将研究置于整个中华民族思想发展的版图和脉络中,根据中国思想观念发展的历史逻辑,选取现属于江苏省域为籍贯的思想加及其经典文献为研究对象,来呈现发生在江苏区域上的“中国思想”。
全书共十三章,近三十万字,内容从刘安与《淮南子》的思想到钱穆史学思想,涵盖了中国人文历史发展中的多为大师,对江苏地域内历史上和今天的人文思想脉络进行了清晰的再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一脉千古成江河 ——江苏文库·研究编序言
- 绪论 发生在江苏的中国思想
- 第一章 刘安与《淮南子》的思想
- 第一节 生平经历和思想背景
- 一、刘安的生平和时代
- 二、 《淮南子》编纂的思想背景
- 第二节 《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 一、 《淮南子》的宇宙论
- 二、 《淮南子》的认识论
- 第三节 《淮南子》的政治思想
- 一、取法黄老,提倡君道无为
- 二、引法入道,法术势一体
- 三、居仁由义,民为邦本
- 第四节 刘安及《淮南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第二章 刘向、刘歆的思想
- 第一节 刘向、刘歆生平及思想背景
- 一、家世及生平
- 二、刘向、歆父子的思想背景
- 第二节 刘向、刘歆父子的儒学思想
- 一、刘向、刘歆父子的经学取向
- 二、刘向、刘歆父子的礼治思想
- 第三节 刘向的阴阳灾异与道家思想
- 一、刘向的天人感应和阴阳灾异思想
- 二、刘向的道家思想
- 第四节 刘向、刘歆父子思想的影响
- 第三章 汉末至南朝时期的道教思想
- 第一节 张道陵、葛洪、陶弘景的生平经历
- 第二节 道教信仰体系和修仙理论的确证
- 一、神仙体系的建构
- 二、修仙理论的建立
- 第三节 重构儒道、佛道之间的关系
- 一、葛洪对儒道关系的重建
- 二、陶弘景对儒佛道关系的调整
- 第四节 张道陵、葛洪、陶弘景思想的影响
- 第四章 六朝至隋唐时期的佛教思想
- 第一节 佛教在江苏地区的传播及其代表人物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
- 二、隋唐时期江苏佛教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 第二节 法融、道宣、湛然的佛教思想
- 一、法融的禅学思想
- 二、道宣的律学思想
- 三、湛然的“无情有性”说
- 第三节 六朝至隋唐时期江苏佛教文化的影响
- 第五章 胡瑗的教育与理学思想
- 第一节 生平经历和思想背景
- 一、胡瑗的生平经历
- 二、胡瑗的思想背景
- 第二节 胡瑗的教育思想
- 一、重建师道尊严
- 二、黜声律浮华之词,进“有体有用”之学
- 第三节 胡瑗的经学与“治道”思想
- 一、胡瑗的易学思想
- 二、胡瑗的“治道”思想
- 第四节 胡瑗思想的影响
- 第六章 王艮与泰州学派的心学思想
- 第一节 王艮的生平与思想背景
- 第二节 政治狂情与政治理想
- 一、 “万物一体”的理想
- 二、狂热的救世情结
- 第三节 治世与治身
- 一、淮南格物说
- 二、化治世为治身
- 第四节 师道与教化
- 一、大成师道
- 二、讲学和教化
- 第五节 王艮思想的影响
- 第七章 顾炎武的实学思想
- 第一节 顾炎武的生平和思想背景
- 一、顾炎武的生平经历
- 二、顾炎武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 第二节 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 一、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 二、勇于创新,开朴学之先河
- 第三节 顾炎武的“启蒙”思想
- 一、顾炎武的反专制主义思想
- 二、顾炎武的“民生”思想
- 第四节 顾炎武思想的影响
- 第八章 惠栋与吴派经学思想
- 第一节 惠栋的生平及时代思想背景
- 一、惠栋的家世、生平
- 二、惠栋的时代与思想背景
- 第二节 惠栋的经学思想
- 一、惠栋“治经”的特点
- 二、惠栋的易学思想
- 第三节 惠栋的学术影响及与吴派经学的发展
- 第九章 扬州学派的朴学思想
- 第一节 扬州学派兴起的背景
- 一、扬州学派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扬州学派兴起的经济、文化因素
- 第二节 扬州学派的朴学思想
- 一、扬州诸儒与诸子学的再发现
- 二、扬州学派对“汉学”的总结与批判
- 第三节 扬州学派的学术经世思想
- 第四节 扬州学派的影响
- 第十章 常州学派的今文经学思想
- 第一节 常州今文学派的兴起及其背景
- 一、常州学派兴起的背景
- 二、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生平
- 第二节 常州学派的治学取向与方法
- 一、倡导经世致用学风
- 二、汉、宋兼采,今、古文并用的治学理念
- 第三节 常州学派的《春秋公羊传》研究
- 第四节 常州学派的影响
- 第十一章 冯桂芬、王韬和薛福成的“新学”思想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人物生平
- 一、冯桂芬的家世和生平
- 二、王韬的家世和生平
- 三、薛福成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冯桂芬、王韬、薛福成的“求变”思想
- 一、冯桂芬的变法思想
- 二、王韬的变法思想
- 三、薛福成的变法思想
- 四、冯、王、薛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变革
- 第三节 冯、王、薛的政治、经济思想
- 一、冯、王、薛的政治思想
- 二、冯、王、薛的经济思想
- 第四节 薛福成和王韬的外交思想
- 一、外交以实力为基础
- 二、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 三、善于把握国际形势
- 四、维护合法的外交权益
- 第五节 冯桂芬、王韬和薛福成的思想影响
- 第十二章 刘师培的经学思想
- 第一节 刘师培的生平和思想背景
- 一、刘师培的生平经历
- 二、刘师培的思想背景
- 第二节 刘师培的经学思想
- 一、刘师培的今、古文经学观
- 二、刘师培的“夷夏观”
- 三、刘师培对传统经学思想的批判
- 第三节 刘师培的治学方法和取向
- 一、强调群经“大义相通”
- 二、经、史、子共治
- 三、借鉴西学、中西汇通
- 第四节 刘师培的学术影响
- 第十三章 钱穆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钱穆的生平和思想背景
- 一、钱穆的生平经历
- 二、钱穆的思想背景
- 第二节 钱穆的史学思想
- 一、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思想史观
- 二、宏观通贯的历史研究方法论
- 三、 “合之当世”的史学价值论
- 四、演进不居的历史进化观
- 第三节 钱穆的贡献与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