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5千字
字数
2017-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大战拉开帷幕。汉献帝白龙鱼服,深入官渡战地。曹丕随献帝前往,历经九死一生。表面看,袁曹两军攻城略地轰轰烈烈,谁知实际的操控者却是沉迷酒色的郭嘉和隐居东山的蜚先生。而多年前的一场爱恨情仇埋下了他们仇恨的种子?谁会是官渡之战真正的智者,谁才是官渡之战背后最大的赢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第一章 两个人
-
第二章 丧金为谁而鸣
-
第三章 绣衣使者的日常
-
第四章 血与沙
-
第五章 刘平快跑
-
第六章 邺,邺,邺
-
第七章 一条暗流波浪宽
-
第八章 邺城假日
-
第九章 鼎镬仍在沸腾
-
第十章 东山的日子
-
第十一章 关于儒家的一切
-
第十二章 一个结束的开始
-
第十三章 如何杀死一只螳螂
-
第十四章 一个开始的结束
-
尾声
展开全部
逆天改命 大刀阔斧 醉心权术 求而不得
马伯庸先生的历史小说,读起来都有探案的快乐。1⃣️ 这一本书读完,似乎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每一步都已经埋下了伏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有人都试图想去,逆天改命,所有的挣扎和努力,总是让人经历一场又一场,求而不得的痛苦,可能这就是人生的本质吧。2⃣️ 权力永远是令人醉心的博弈,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没有人能够超然物外。我们都是平凡人,看着这些故事,有感动,有心痛,也有一种生命的超然感。此次评述不多言,且待,我的三国领读稿。
关于本书细节之处的解惑
"三国" 一直是热度不退的话题,称之为四大名著之首也不甚为过。关于三国的创作也曾出不穷,包括穿越后站在汉献帝的视角,如何去扭转时局的网文也颇多。马伯庸先生另辟蹊径,以真真假假的身份入手,创作此书,另辟蹊径,并且在许多细节处设计巧妙,一些原话的引用,如 "鸡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等又能让人不自觉联想起《三国演义》中的事件,读者读起来也是十分畅快。本书当中有一些人物和细节,初读之时有些困惑和不解,不知道马伯庸先生为何要这么写。后来结合了《三国志》再细一品味,才知道其中奥妙所在。(一)关于戏志才的记载文中对于" 蜚先生 "的描写颇为精彩,后面" 郭嘉 "称之为" 戏志才 "时,大家肯定会联想到冷寿光之前将郭嘉称之为" 戏志才 ",后来真相随着郭嘉和曹丕两人的对话得以揭露," 郭嘉 "和" 戏志才 "互换身份。后来我翻了一下《三国志》,果然还真有对于" 戏志才 "的描写:1. 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三国志・魏书十》2. 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荀攸后为魏尚书令,亦推贤进士。——《三国志・魏书十》3. 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 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 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 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三国志・魏书十四》《三国志》当中关于戏志才的描写不多,但的确是每次都有郭嘉、荀彧等人的身影。本书中作者更加大胆,直接将" 郭嘉 "和" 戏志才 "身份进行了互换,是是非非,杀死读者许多脑细胞。看似最后" 郭嘉 "杀死了" 戏志才 ",其实反而是" 戏志才 "杀死了" 郭嘉 "。让人想起了那句" 是谁杀死了谁?是我杀死了我?"。再一联想郭嘉的身世,从拜师华佗,到被人算计、心爱之人身死,再到背负骂名,被众师门刺杀。究竟谁死了谁还活着,还真不好判定。文中有瑕疵的一点 ,对于二人身份互换的原因的解释略少,感觉有点牵强,也或许是我读的不够透彻的缘故。(二)关于文丑为什么被徐晃所杀?按照传统的认知,斩颜良、诛文丑,应该都是关羽的实际,为什么在书中,文丑是被徐晃所杀?《三国志・魏书一》中有描写:夏四月,(曹)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 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 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 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 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 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 可上马。"公曰:" 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 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从文中来看,颜良之死的确是关羽、张辽共同的功劳;文丑被杀之时,其部队也的确是在抢略辎重;文丑被杀时刘备也的确在现场;" 诛文丑 "其实是荀攸巧用计谋,文中将功劳归于杨修。这几处作者进行了还原,后来《三国演义》将此段历史改编为关羽斩文丑。(三)关于关羽所用的武器读到白马之战的部分之时,我也在边看边纳闷:在大家的印象中,关二爷一直是用青龙偃月刀,在文中怎么就变成长矛?后来斩颜良也用的是" 一把长矛刺入 "。这与我们印象中关二爷的形象实在不相符。后来翻了一下《三国志》,也找到了答案:在《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中有写到: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能看出来《三国志》里面用的是" 刺 ",之后才" 斩其首还 ",文中作者进行了还原,就连先" 刺 "后" 斩 "这一细节都进行了还原:关羽翻身下马,从尸体上抽出长矛,一股鲜血从创口激射而出,喷了他满脸血污。关羽擦也不擦,俯身摘下颜良的头盔,用矛尖高高挑起,一边纵马驰骋,一边仰天大吼:" 颜良,授首!"。(四)关于司马懿的脖子文中对司马懿的脖子描写颇多,让人不禁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描写" 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 "。其实在三国志中,关于" 狼顾 "描写颇多:1.《三国志・魏书十》:于时韩(遂)、马(腾)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亦已明矣。2.《三国志・魏书二十六》:(郭)淮曰:" 今往取化,出贼不意,(姜)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于奔命……"3.《三国志・蜀书十五》:(诸葛)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看了之后会不会纳闷,怎么《三国志》中的" 狼顾 "的都是马腾、韩遂、姜维、诸葛亮?而到了《三国演义》里面" 狼顾 "就成了司马懿?罗胖提出了一个学历史的好方式,看历史事件,要想办法把自己穿越回当时的现场,以当时人的角度去看待,许多看不懂的事件就能看明白。个人以为,是跟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立场不同,《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太康元年(280 年),晋灭吴,统一天下。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共六十五篇。《三国志》中,《魏书》居前,魏帝称" 帝 ",其传为" 纪 ";《蜀书》《吴书》居后,蜀、吴之帝称" 主 ",其传为" 传 "。按照当时的情况,汉献帝是禅让给魏文帝曹丕,司马炎于 265 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皇权按照" 汉献帝 - 魏文帝 - 司马炎 "进行更替,这一支是" 正统 ",而蜀汉和东吴政权则是" 旁支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的基础上写成。到清代初年,毛纶、毛宗岗父子加以修订,进一步突出蜀汉的正统地位。小说是围绕传统文化的" 仁义礼智信 "进行展开,并赋予在蜀汉政权的人物身上,比如刘备是" 仁 "的代表,其中山靖王后裔的身份也代表了小说中的" 正统 ",关羽是" 义 "的代表,张飞是" 勇 "的代表,诸葛亮是" 智 "的代表,赵云是" 忠 "的代表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究竟是谁" 狼顾 ",还是要看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持的立场了。
人有五欲,所谓己道。
这本书讲透了政治斗争的本质,讲述了复杂小团体的争斗,还有指引每个人行为的道。
- 查看全部54条书评
出版方
名田文化
名田文化为知名作家马伯庸老师名下全资公司,全权代理马伯庸老师作品数字及有声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