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1千字
字数
201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法制,特别是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司法实践的借鉴价值。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提炼了中国传统司法基本理念,即“慎”、“中”、“平”、“权”。这些司法理念直接或间接对司法官收集、认定、运用证据施以影响,构成证据制度研究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为中国传统证据制度演变。早在先秦时期神判法便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据证断罪;秦汉时期刑事证据制度开始确立;至唐宋朝,刑事证据制度日臻成熟;届至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刑事证据制度处于发展变化时期。
第三部分为明清刑事证据类型。明清时期刑事证据较之前朝并没有新类型出现,仍是口供、物证、勘验结论等基本样式。
第四部分为证据采集。证据采集是证据运用基础抑或说前提,不同证据形式,采集内容亦不同。
第五部分为以证据为核心之刑事审判。证据为案件准理、定性、定罪依据。证据充分、罪无可疑则依律拟罪;证据不足,则视为疑罪从轻发落;毫无证据,则无罪释放或拟为疑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总序 General Perface
- 序言 Prcface
- 导论
- 第一章 基本概念释义
- 第一节 证据
- 第二节 刑事证据
- 第二章 刑事司法基本理念
- 第一节 慎
- 第二节 中
- 第三节 平
- 第四节 权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刑事证据制度的演变
- 第一节 先秦刑事证据制度
- 第二节 秦汉刑事证据制度
- 第三节 唐宋刑事证据制度
- 第四章 明清刑事证据类型
- 第一节 口供
- 第二节 实物证据
- 第三节 勘验结论
- 小结
- 第五章 刑事证据采集
- 第一节 口供采集
- 第二节 实物证据采集
- 第三节 勘验结论采集
- 小结
- 第六章 以证据为核心之刑事审判
- 第一节 证据为案件准理依据
- 第二节 证据为案件定性依据
- 第三节 证据为定罪依据
- 第四节 证据状态与案件审理结果关系
- 第五节 影响法官运用证据之因素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专业法学图书出版机构,其宗旨为中国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服务。 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始终把精品法学教材建设放在首位,向广大读者提供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专等不同层次、多种系列的法学教材,其中不少教材荣获中国教育部、中国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的优秀教材奖。 出版社教材读物以及学术著作的规模庞大、品种齐全、质量上乘,被广大读者誉为“中国重要的法学教材出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