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用户推荐指数
艺术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1千字
字数
201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适合对摄影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及摄影发烧友研读学习,对于从事摄影相关工作的人士以及摄影专业的大中专学生也具有非常强的学习价值。
内容简介
在摄影创作中,构图作为表现意图的根本,将决定画面的成败。本书内容涵盖了有关摄影构图的各方面知识点。图书部分分为基本元素篇、设计元素篇、基本原则篇、构图进阶篇、结合相机完成构图篇、构图实战篇及后期处理篇,共7篇、32个大知识点、149个小知识点;光盘部分包括图书第7篇案例视频、相机及附件的安装、相机的拍摄设置、镜头推荐、摄影构图元素的应用、摄影技巧和镜头参数,共7大部分,27个知识点;图书附赠的《摄影用光手册》介绍了不同方向、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光线应用技巧。
为了增强案例的可参考性,图书实战部分将构图要点进行标注,并对这些要点进行了详细的技巧解析,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摄影构图实战必知必会的知识点。本书采用了大量优秀摄影师的照片,分析了优秀摄影师的拍摄理念和技巧,必定会为读者带来最直接、最有用的学习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作品欣赏
- 构图的主张
- 拍摄者的意图
- 作品传递的信息
- 第1篇 基本元素篇
- 1 构图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 1.1 画面中的点
- 1.2 画面中的线
- 1.3 画面中的面
- 1.4 画面中的形状
- 2 基本元素的布局
- 2.1 主体的决定性作用
- 2.2 主体与陪体的关系
- 2.3 环境的重要作用
- 2.4 巧妙利用前景
- 2.5 背景交代地点与场景
- 第2篇 设计元素篇
- 3 运用色彩设计画面
- 3.1 红色传递热情
- 3.2 白色代表纯净
- 3.3 橙色象征温暖
- 3.4 黑色象征深沉
- 3.5 绿色反映清新
- 3.6 黄色表现轻松
- 3.7 紫色代表高贵
- 3.8 蓝色表现清爽
- 4 运用色调设计画面
- 4.1 冷色调强调宁静氛围
- 4.2 暖色调突出温馨氛围
- 4.3 邻近色表现和谐
- 4.4 对比色突出丰富绚丽
- 5 运用影调增添构图魅力
- 5.1 高调营造明亮效果
- 5.2 低调营造低沉神秘
- 5.3 中间调突出平和自然
- 6 运用光线加强构图效果
- 6.1 顺光无明显阴影
- 6.2 侧光突出景物立体效果
- 6.3 顶光突出画面空间
- 6.4 逆光勾勒景物轮廓
- 7 运用形状、质感设计画面
- 7.1 形状的位置改变画面的效果
- 7.2 形状丰富画面的构图内容
- 7.3 粗糙质感强调不规则凹陷
- 7.4 细腻质感突出平滑柔软
- 8 运用图案丰富画面
- 8.1 重复图案带来韵律感与节奏感
- 8.2 单一图案可填满整个画面
- 第3篇 基本原则篇
- 9 常见的构图方式
- 9.1 具有和谐美的黄金分割法
- 9.2 平稳的水平线构图
- 9.3 有力度的垂直线构图
- 9.4 灵动的斜线构图
- 9.5 具有张力的放射线构图
- 9.6 优美的S形曲线构图
- 9.7 引导视线的C形曲线构图
- 9.8 具有透视效果的X形构图
- 9.9 稳定的三角形构图
- 9.10 醒目突出的中央式构图
- 9.11 端庄的对称式构图
- 10 更灵活的构图方式
- 10.1 重复规则的棋盘式构图
- 10.2 具有动感的倒三角形构图
- 10.3 增强空间层次感的框架式构图
- 10.4 明暗对比强烈的隧道式构图
- 10.5 增强想象空间的开放式构图
- 第4篇 构图进阶篇
- 11 构图的减法法则
- 11.1 利用景深深浅实现减法
- 11.2 利用光影遮挡实现减法
- 11.3 利用黑白色彩实现减法
- 11.4 利用逆光剪影实现减法
- 12 安排画面的兴趣点
- 12.1 在画面的中心
- 12.2 处于画面的边缘
- 12.3 稍微偏离画面中心
- 13 取景角度带来的视觉变化
- 13.1 平视角还原真实面貌
- 13.2 仰视角强化高大形象
- 13.3 俯视角视野范围更辽阔
- 14 确保画面的视觉平衡
- 14.1 景物的位置平衡
- 14.2 景物的对称平衡
- 14.3 景物的色彩平衡
- 14.4 景物的动态平衡
- 14.5 大小与数量平衡
- 15 增强画面的对比与差异
- 15.1 借助虚实进行对比
- 15.2 借助明暗进行对比
- 15.3 借助远近进行对比
- 15.4 借助大小进行对比
- 16 尝试不断的观察与拍摄
- 16.1 提炼拍摄对象的主要特征
- 16.2 削弱背景环境的不利因素
- 16.3 养成随手拍摄的习惯
- 16.4 多角度不断变化的取景
- 16.5 从绘画中学习取景构图
- 17 尝试更多的拍摄技法
- 17.1 虚焦表现多彩的夜色光斑
- 17.2 变焦爆炸制造独特的放射状效果
- 17.3 多重曝光营造虚幻的意境
- 17.4 慢速快门拍摄丰富的光绘线条
- 17.5 小光圈制造星光效果
- 第5篇 结合相机完成构图篇
- 18 取景画幅的选择
- 18.1 横画幅表现水平的宽广场景
- 18.2 竖画幅呈现垂直的竖向特征
- 18.3 方画幅集中画面视角
- 19 取景范围的多种选择
- 19.1 借助全景表现宏伟的大场景
- 19.2 借助中景强调主体的存在感
- 19.3 借助特写呈现丰富的细节
- 19.4 借助近景突出对象特征
- 20 认识焦距对构图的影响
- 20.1 焦距决定画面主体的大小
- 20.2 焦距决定画面环境的范围
- 20.3 焦距决定画面环境的深度
- 21 结合不同测光模式表现场景
- 21.1 针对局部区域点测光突出主体风采
- 21.2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让主体与环境相均衡
- 21.3 平均测光使大场景画面明暗更协调
- 22 结合镜头实现不同的取景效果
- 22.1 标准镜头还原真实效果
- 22.2 广角镜头呈现宽广的视野
- 22.3 长焦镜头突出虚化背景
- 22.4 微距镜头让局部充满画面
- 22.5 变焦镜头实现不同焦距下取景
- 22.6 折返镜头营造环圈效果
- 第6篇 构图实战篇
- 23 风光摄影构图
- 23.1 全景呈现圣洁的山脉
- 23.2 俯视角展现宽广原野
- 23.3 横画幅表现辽阔的草原
- 23.4 平视角取景突出湖泊的安静
- 23.5 明暗对比强化沙漠的线条
- 23.6 对称式构图突出水面倒影
- 23.7 S形曲线表现弯曲的河流
- 23.8 特写刻画汹涌的大海
- 23.9 放射线构图强调云层景象
- 24 人像摄影构图
- 24.1 特写天真有趣的儿童
- 24.2 结合环境表现可爱少女
- 24.3 黄金分割法合理安排人物位置
- 24.4 S形曲线表现少女的曼妙身姿
- 24.5 半身人像表现少女形象
- 24.6 三角形构图使人物主体更稳定
- 24.7 暗调强化男性魅力
- 24.8 结合道具记录情侣间的温馨浪漫
- 25 动植物摄影构图
- 25.1 大范围取景呈现艳丽的花卉
- 25.2 虚实对比特写盛开的花朵
- 25.3 借助对比色彩突出绚丽花朵
- 25.4 仰拍逆光下透明的树叶
- 25.5 竖画幅取景表现高大的树木
- 25.6 平视角拍摄猫咪的睡姿
- 25.7 选择合适的背景表现宠物的生活环境
- 25.8 结合环境特写花间的蝴蝶
- 26 建筑和夜景摄影构图
- 26.1 全景呈现林立的城市建筑
- 26.2 侧面取景拍摄奇特的异域建筑
- 26.3 特写刻画独特的建筑细节
- 26.4 汇聚的线条表现建筑内部空间
- 26.5 对称式构图表现城市建筑倒影
- 26.6 放射线构图表现绽放的烟花
- 26.7 平视角展现室内温馨气氛
- 26.8 俯拍绚丽的夜景
- 26.9 慢速快门记录车灯的光线轨迹
- 26.10 多色彩表现华丽的灯光夜景
- 27 静物摄影构图
- 27.1 特写色泽诱人的美食
- 27.2 搭配陪体表现精致的商品
- 27.3 运用色彩表现生动的玩偶
- 27.4 纳入众多对象表现特色商品
- 27.5 特写刻画静物的表面图案
- 27.6 室内一角的家居表现温馨
- 27.7 结合材质与质感突出商品特征
- 第7篇 后期处理篇
- 28 突出主体
- 28.1 裁剪改变画幅突出主体
- 28.2 裁剪保留局部突出主体
- 29 简化画面
- 29.1 去除画面杂乱元素让画面更简洁
- 29.2 虚化背景让主体更突出
- 29.3 简单抠图替换杂乱背景
- 29.4 增强剪影效果忽略杂乱的暗部细节
- 30 变废为宝
- 30.1 适当裁剪调整出经典构图
- 30.2 调整取景倾斜的照片
- 30.3 纠正变形的画面效果
- 31 为照片制作并添加边框
- 32 拼接合成全景照片
- 摄影用光手册
- 1 不同形态的光线
- 1.1 直射的阳光
- 1.2 散射的天空光
- 1.3 环境中的反射光
- 2 不同照射方向的光线
- 2.1 顺光
- 2.2 垂直侧光
- 2.3 前侧光
- 2.4 逆光
- 2.5 侧逆光
- 2.6 顶光
- 2.7 底光
- 3 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光线
- 3.1 日出时的光线
- 3.2 清晨的光线
- 3.3 上午和下午的光线
- 3.4 正午的光线
- 3.5 日落时分的光线
- 3.6 余晖下的光线
- 3.7 夜晚的月光和星光
- 4 不同天气环境的光线
- 4.1 晴朗天气的光线
- 4.2 阴天的光线
- 4.3 多云天气的光线
- 4.4 迷雾天气的光线
- 4.5 雨天的光线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