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古典音乐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从音乐家、从时代、从历史去感受音符背后的人生况味,重新发现藏在乐理中的鲜活情感。

内容简介

音乐就在呼吸里,就在身体里,就在人生里,就在历史里。

古典音乐从来不会拒人于门外。再复杂的音符形式,只要有一些背景的准备,只要对人的某些根本际遇有所共鸣,我们就能进入作品里。在这辑随笔集中,杨照不仅仅是去赏介那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要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时代,走进音乐家的人生,知晓那些让音乐变得如此有魅力的秘密,从而能更好地感受乐曲中的动人之处。

这本《呼吸》是一份明确的邀请,请大家来看看这明明广大且自由开放的音乐花园。没有围墙,有无数多条路都通往这座花园,从哪条路都进得来,进来之后,任何一条路又都会将你带往更多藏着惊喜的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以思考听音乐
  • 音乐了解我们
  • “必需”与“享受”的交替激荡
  • 打开你的耳朵
  • 绝对不是背景音乐
  • 垃圾车音乐是哪一首?
  • 操弄时间的魔法
  • 化冗长为神奇
  • 读谱的音乐与现场的音乐
  • 不靠歌词听音乐
  • 一起聆赏音乐
  • 现场演奏之必要
  • 音乐家细致巧妙的剧场性
  • 到底什么时候鼓掌?
  • 回头珍惜藏在不完美中的个性
  • 听众应该喜爱的歌
  • 听众的影响力
  • 别只听《欢乐颂》
  • 在音乐中加入文字与绘画
  • 看见节奏,听出美感
  • 在书法中体会时间流动
  • 民主的对位与艺术
  • 战争、沉船都击不倒音乐
  • 台上唯一无声的音乐家
  • 合宜的音乐
  • 练琴不等于重复演奏
  • 如何运用巨人的力量
  • 以记忆听音乐
  • Do、Re、Mi的来历
  • 音乐秩序的起点
  • 巴赫和他的儿子们
  • 如何将烟火记录下来
  • 重要的是人格,不是地位
  • 当音乐远离上帝
  • 跃动戏谑的自我
  • 从弦乐中突围的双簧管声音
  • 从《费加罗的婚礼》感受法国大革命
  • 谁赢了莫扎特?
  • 新语汇造就新时代
  • 将自己献给永恒的爱人
  • 贝多芬写了几首歌剧?
  • 贝多芬的时间哲学
  • 不霸气就不是贝多芬
  • 耳聋带来想象与愿景
  • 经典之后
  • 以感情听音乐
  • 钢琴的浪漫解放力量
  • 舒曼的彷徨与犹豫
  • 让曲式解放吧
  • 所有人的所有童年时刻
  • 浪漫主义中的孩子气
  • 献给克拉拉
  • 最珍贵的礼物
  • “大卫同盟”与艺术家的责任
  • 狂乱中一只老鹰的羽毛
  • 输的不是音乐,是人
  • 时代精神与自我坚持
  • 幻想、即兴与个性抒发
  • 通过技巧,超越世俗
  • 表演的本质
  • 有谁不是李斯特的弟子?
  • 李斯特的学生无一相似
  • 当作曲者不等于演奏者
  • 自由且孤独
  • 致友谊
  • 旧形式透出来的新光荣
  • 无法登台演唱的茶花女
  • 捕捉片段的灵光
  • 敲击与吟唱的拉锯
  • 以人生听音乐
  • 理性严谨与感性抒情的混合
  • 拒绝的智慧
  • 用技巧来制造风格
  • 无法冷静平衡的莫扎特音乐
  • 音乐的主观与客观标准
  • 音乐怪杰古尔德
  • 音乐流动、流荡的方式
  • 古典音乐急不来
  • 中国大陆制造,音乐重镇转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博学的作家爸爸与可爱的钢琴家女儿的音乐对话

    一档音乐节目《呼吸》。女儿其叡在节目里弹钢琴、讲钢琴,父亲杨照则在一旁聆听、讲解,从古典音乐谈到绘画、文学,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温情溢满屏幕!古典音乐因为既能表达恢宏的气势,也能表达安静婉转的祥和,会让喜欢它的人再也不爱其它音乐,也会让不喜欢它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美。所以,通过这本书,作者告诉我们怎样去走进古典音乐,怎样和作曲家的情感融合,怎样让古典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1
      1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本《乐队的夏天》牛刀版解读指南

      如果你最近迷《乐队的夏天》,那这本书特别应景。


      要小玉说,这本书也许能脚注所有节目中的细节:
      比如为什么乐迷投票,以 “你喜不喜欢乐队的现场演出” 为依据,而非更理性和严谨的标准?
      为什么有的乐队主唱会遗憾的感慨,有些人还是在用听流行乐的思维去听乐队?
      为什么听歌词和旋律的习惯,在 funk 为代表的这类乐队上行不通了?
      为什么很多乐队只能在小众中流行,无法获得像网络嗨曲那样的流量?
      我们此刻真的需要这样一本书,把耳朵叫醒了。
      《呼吸》是一本引导我们欣赏古典音乐的随笔,但是小玉觉得用它来指导我们认知流行乐之外所有的音乐形式,都很好用。
      “(它帮我们)抗拒日常,抗拒因循造成的感官退化。要有创意,首先要有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兴趣,也就是要有对单调无聊的不耐烦、不满足。不耐烦,来自于感官未能得到满足的饥渴,那也就得要求我们感官开放,去探寻能够满足的讯息。懒惰的感官,几乎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你不打算就着《乐队的夏天》,一起拿《呼吸》来下饭吗?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音乐里漫游

        书本中的音频二维码极大便利了读者。内容除了音乐发展历史的脉络,还有音乐家们的轶事,有趣且易读(极大满足了八卦需求)。对于欣赏音乐的鉴赏力,还是需要去多听听那些曲目才可。

          转发
          1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