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推进此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论文结晶。

内容简介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其实就是中国传统受西学激荡的过程,以儒家礼制精神与法家思想为指导的中华法系也不能例外。在此过程中,为引领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大工业社会发展,统一的国家法制建设自清末起就直接或间接向西方学习。不过,近代化过程中以“强硬的国家法”面目出现的法律观所存在的局限,在西方不断地得以发掘和批评,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软法概念应运而生,指向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却因为得到共同体成员认可而事实上发挥行为调整作用的规范。软法与硬法的混合治理,日益受到重视与认可。与此同时,随着中西方文明的碰撞在枪炮停火之处渐入思想竞争模式,不仅两千多年积淀的传统礼学之优秀成分,有着重新焕发的机遇,而且,传统礼治推进和塑造的注重多元规范结构、注重国法外的规范、注重教化和共识的中华法系性格,又恰与软法的关切点有暗合之处。于是,传统礼治是否构成当代软法治理的本土资源之组成部分,当代软法话语又是否为优良之传统礼治在中国现代化治理中提供承载之所,是值得认真探索的话题。本书是首部推进此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论文结晶,论文作者带着基本相同或类似的学术关切,进入这个崭新的领域,希冀为中国法治现代化作出独特的贡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传统礼治与软法治理
  • “礼治”背景下的中华“软法”
  • 一、传统中国的“礼治”模式
  • 二、家训、族规:中国式的“软法”
  • 三、家训、族规何以能贯彻执行
  •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秩序结构及其模式选择——兼对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结构论点的学术介评
  • 一、“礼治秩序”——传统中国社会秩序结构的主要特征
  • 二、“多元混合秩序”——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秩序结构的主要特征
  • “软法”概念正当性之新辩——以法律沟通论为视角
  • 一、软法概念正当性理论回溯
  • 二、软法与硬法共享的沟通之维
  • 三、软法因商谈沟通而具规范性
  • 四、结语:为何“软法”?沟通万能?
  • 五服制度与传统软法
  • “软法”定义:从传统的“礼法合治”说起
  • 一、礼治
  • 二、法治
  • 三、礼法合治
  • 四、“礼法合治”的分析
  • 五、什么是“软法”
  • 六、借鉴礼法合治,从传统中寻找共识
  • 试论传统礼治文化秩序与现代软法治理秩序的融合
  • 一、引言:中西方法律文明的差异
  • 二、作为传统文化秩序的仪礼规范体系
  • (一)礼治的主体类别和规范层次
  • (二)有方之士与士族仪礼
  • (三)地方居民与民间礼俗
  • (四)德治理想:士民沟通协作的基本观念媒介
  • (五)权力理性:礼治文化秩序的理性内核
  • 三、作为法律秩序的软法规范体系
  • (一)中西方的两个分水岭
  • (二)契约法治的基本规范内容
  • (三)作为契约理性基础的文化自觉性
  • 四、结语:中西结合之路
  • (一)以建构新型官民合作关系为立足点
  • (二)以培育公民的现代契约法治观念为着眼点
  • (三)建构中国传统特色与世界先进性兼备的软法规范体系
  • 中国古代的“礼法合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一、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与历史演进
  • (一)“礼法合治”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
  • (二)“礼法合治”思想的历史演进
  • 二、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社会功能
  • (一)教化功能
  • (二)政治功能
  • (三)法律功能
  • 三、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礼法合治”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
  • (二)“礼法合治”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
  • (三)“礼法合治”思想对我国国家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 礼、法合一与中国的法律传统——以秦汉法律简牍文书为切入点的讨论
  • 一、对瞿论的质疑
  • 二、礼、法并用的实践可上溯至秦汉
  • 三、礼、法合一的理论可上溯至先秦
  • 四、从习惯法看中国古代的礼法关系
  • 中国古代礼法关系新论——以春秋战国至唐代为中心
  • 一、什么是礼
  • 二、礼是否是根本法
  • 三、出礼是否入刑
  • 家的“律法”——祖国与主权国家之辩
  • 引言
  • 一、现代语境下祖国之缺位:世居之地与主权国家
  • 二、家秩序中的律法——一种“家”的政治哲学
  • 三、利维坦与祖国
  • 四、自由之邦——主权人民与祖国人民
  • 五、民族国家与法治
  • 六、祖国作为公民宗教——政治遗嘱与慎终追远
  • 结语
  • 泼粪阻止建房与固有习惯法——以广西金秀大樟乡三古村快围屯的一起名誉侵权案为对象
  • 一、引言
  • 二、建房泼粪起纠纷
  • 三、尊重习惯解纠纷
  • 四、总结与思考
  • “后礼法”阶段:中国现代法学的时间方位
  • 一、从“礼法”阶段到“后礼法”阶段
  • 二、“礼”的历史遗留物对“后礼法”阶段的中国现代法学的影响
  • 三、“后礼法”阶段的社会转型对于中国法学的影响
  • 四、兼容与兼顾的中国现代法学
  • 游走于“软法”和“硬法”之间的中国司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软法”对古代司法的影响
  • 一、“软法”下的中国司法探源:文化对研究司法制度的方法论意义
  •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古代司法中“软法”的主要渊源
  • (一)礼法合一、德主刑辅的法律文化观念
  • (二)重义轻利、义务本位的法律文化观
  • (三)息事宁人、平争止讼的法律文化心理
  • (四)重人治、轻法治的法律价值判断
  • 三、传统法律文化背景下“软法”:古代司法运行的依据
  • (一)注重司法职官的伦理修养
  • (二)传统法律的道德化致使主流的道德标准成为裁判的依据
  • (三)“春秋决狱”:古代司法“软法”运用的典范
  • 充分发挥软法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作用
  • 一、软法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 二、当前软法在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如何发挥软法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礼法观念在民国乡村自治立法中的回归
  • 背景
  • 一、礼法思想回归的表现
  • (一)立法中的宗族主义色彩
  • (二)息讼会的法定化
  • 二、礼治思想回归的原因
  • (一)对西方文化的怀疑主义兴起,传统乡治文化回归
  • (二)礼法思想和“无讼”观念根深蒂固
  • (三)礼法思想赖以生存的经济与社会基础未变
  • 两点启示
  • 寻找远古的礼——以古文字为中心
  • 一、“礼”的原形字
  • 二、相见之礼:耦礼
  • 三、战争之礼:戎礼
  • (一)豐与琮
  • (二)琮的用途
  • (三)琮、玦、韘都是射箭的辅助用具
  • (四)玉琮是战胜之神的象征
  • (五)“豐”与战斗之舞的节拍——聿(律)
  • (六)赏罚:[心廌]·[廌丄]——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 (七)献俘礼——臣(以弓缚首)·德(牵之以祭)
  • 四、成人之礼
  • (一)蚩尤五刑之黥源于文身
  • (二)文身与成童礼成人礼
  • (三)文身的工具——辛·爻·井
  • (四)文身的执行者是御廌
  • (五)文身的文化意义
  • 五、合欢之礼:婚礼
  • (一)“仁”的本质特征是“相人耦”——男女之交
  • (二)甲骨文“仁”字的三个原形字:“化”“申”“乘”
  • (三)从鸟媒到人媒:“囮”的文化寓意
  • (四)从“囮”到“申”:太极图的雏形
  • (五)“易”之本义为洒酒以祭,酒为男女合欢之媒介
  • (六)“太极”与“人极”:远古佱(法)的伦理基因
  • 六、弔亲之礼:丧礼
  • (一)弔的本义
  • (二)死者澌也
  • (三)丧期无数
  • 七、祭祖之礼:尸礼
  • (一)尸的形象——高坐之状
  • (二)尸在祭祀中的作用——节神
  • 八、听其有矢:讼礼
  • (一)神明裁判
  • (二)神判与独角虎祭祀
  • (三)纳束矢之仪式
  • 论文盨铭文所记礼典的礼义
  •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
  • 司徒与社会教化——以《周礼·地官》为中心
  • (一)大司徒
  • (二)小司徒
  • 从魏晋时期心丧制度的确立看礼制与时代之关系
  • 一、西晋的变礼
  • (一)杜预倡造新说
  • (二)传统概念的改造
  • (三)晋武帝的自我作古
  • 二、心丧的制度化
  • (一)心丧的对象
  • (二)心丧的丧期
  • (三)心丧的居丧生活
  • 三、公除与心丧
  • (一)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 (二)公除及其前身
  • (三)公除与心丧的结合
  • 四、小结
  • 司马光《书仪》的撰作及现代启示
  • 一、《书仪》的撰作缘由
  • 二、《书仪》对礼俗的批判继承
  • 三、《书仪》的现代启示
  • 律例与服例——兼及章太炎的“五朝”情结
  • 一、从“决事比”到“执名例”
  • 二、服、律阐释和“比例”之法
  • 三、章太炎的五朝“情结”
  • 20世纪礼学研究范式之嬗变及其对当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 一、传统礼学的经世思想
  • 二、文化人类学的传入与礼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 三、古礼新研对古礼今用的深刻启示
  • 一、会议的缘起与策划
  • 二、会议的举办与收获
  • 三、会后的呼吁与愿景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