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30年畅销经典,影响美国一代创作者。克服各种写作障碍的必备指南。

内容简介

无论写作还是生活,往往没有捷径,我们拥有的只是耐心和信念。

三十年前,“我”哥哥十岁,第二天需要上交一篇鸟类报告。虽然他之前有三个月的时间写这份作业,却一直没有动笔。当时他坐在餐桌前,周围散置着作业簿、铅笔和一本本没打开的鸟类学书籍。他面对眼前的艰巨任务,不知如何着手,简直快哭出来了。

后来,父亲在他身旁坐下,把手放在他肩上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伙计,你只需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拉莫特把这个故事谨记在心,她总把它当成一个鼓励,不断地分享给学生,并转而赠予我们一份礼物:

一本循序渐进、关于如何写作和处理写作与生活中各种状况的指南。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写作
  • 01. 开始动笔就对了
  • 02. 先写一段一英寸见方的短文
  • 03. 所有的杰作都始于拙劣的初稿
  • 04. 完美主义
  • 05. 学校午餐是灵感枯竭的救星!
  • 06. 拍立得
  • 07. 角色
  • 08. 情节
  • 09. 对话
  • 10. 场景设计
  • 11. 不要害怕写出错误的开头
  • 12. 情节论述
  • 13. 你如何知道作品已完成?
  • 第二部分 写作的心境
  • 14. 以宽容之心观察万物
  • 15. 找出你衷心拥护的信念
  • 16. 相信你的直觉,聆听你的花椰菜
  • 17. 切断脑内吵翻天的电台
  • 18. 嫉妒
  • 第三部分 一路帮助你
  • 19. 随时笔记索引卡
  • 20. 打电话找人谈谈
  • 21. 为何要参加写作班?
  • 22. 让别人读读你的稿子
  • 23. 写信可以帮你摆脱灵感便秘
  • 24. 创作瓶颈不是障碍
  • 第四部分 刊登、出版,以及写作的其他理由
  • 25. 为你的挚爱写一份献礼
  • 26. 寻找你的风格
  • 27. 为写作付出一切
  • 28. 出书的迷思
  • 结语 让写作成为你一生的归属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着写故事

    《一只鸟接着一只鸟》,英文名 “Bird by Bird: 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可以说是美国国民级的写作教科书。作者是安・拉莫特(Anne Lamott),古根海姆奖,美国的写作导师,获得 “美国国民作家” 的称号。她的写作生涯,被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得主弗雷达莫克拍成了纪录片。如果你想写写东西,无论是写什么,都可以读读拉莫特的这本书,你所有关于写东西的问题,应该说都会迎刃而解。这本书不是讲刻板的写作技巧。而是拉莫特将自己 40 多年写作生涯遇到的问题,如何度过难关的都娓娓道来。是悉心指导,是循循善诱,是自己人生和写作经验的传承。写东西对大家来说,都不再神秘;生活对写作来说,也不再没有话题,而是充满了活泼的素材。拉莫特说起一个故事:三十年前,我哥哥十岁,第二天需要上交一篇鸟类报告。他 3 个月拖着没写,当时他坐在餐桌前,周围散置着作业簿、铅笔和一本本没打开的鸟类学书籍。他面对艰巨任务,不知如何着手,快哭出来了。后来,父亲在他身旁坐下,把手放在他肩上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伙计,你只需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她把这个故事谨记在心。我们写东西就如同这位哥哥,拉莫特在这本《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书中,如同这个父亲。会受益匪浅的。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过三个月写作班的体验,我赞同本书说的所有经验,包括规律的写作、写印象深刻的事情、带着情感去写、不要害怕糟糕的初稿,等等等等。我曾为了逃避写作任务,刷完了一整鞋柜的鞋。也曾为写下初中时看武侠小说、玩电脑游戏的经历,不断修改,亢奋到一周都没有好好睡觉。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为我的写作班作品集设计排版。感谢那段把自己逼到极致的经历,极大地拓展了感官、想象和去做事的能力。没错,真的就是一只鸟一只鸟这么写下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写作除魅,回归平常心

        我是在读陈海贤老师《重新找回自己》的时候,看到海贤老师提到了这本书。在此之前,我没有看到有人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不厚,读来有趣,正好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在写一个数字化写作的系列文章。在我们的求学时代,受到的关于写作的训练大多是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去写作文。读到的也都是被精挑细选的作家作品。而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作家是如何养成的,写作似乎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以至于我们有的表达欲望,都被一些内心错误的写作观念给压抑了。我是从 2008 年,我 20 岁的时候开始起心动念去持续写自己的博客,在此之后的人生轨迹才算是有了脚印,而在此之前都是模糊的碎片化的记忆了。2019 年,我加入写作社群开始坚持持续性的写文字,然而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出版一本书。读完 Lamott 的书,你看到了一个在聚光灯背后的作者的日常,用通俗的方式为写作除魅,放下关于写作的一些错误的观念。是的,人人都可以写作,难的其实不是能力,而是一些错误的观念束缚了我们。不同于国内的教写作的书,讲的大都是干瘪的道理和如何借助写作来达成一些目标等等,或者靠这些目标来吸引人去写作,这本书里多是一些小故事,真实的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故事,也就是 Lamott 把写作当做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异。这让我们看到光环背后的作者,也有很多和我们一样不堪的时刻,有枯竭,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这就是一个长期写作者最难得的部分:修炼一颗平常心,回归关注写作本身,其他的让它自然发生。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