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8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结合历史学、宗教学和语言学知识,对在华基督教史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圣经》中译及其在华传播的语言文化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书从追求“言文一致”的圣经白话翻译实践、“欧化白话”的形成及结构特点、用罗马字母“拼写汉字”的各种尝试与努力,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等多个方面,展开对上述主题的探讨,其内容丰富、全面而系统,就其整体性把握与研究而言,在学术界尚属首次。书中对许多内容的呈现,都具有新鲜性;对不少具体问题的考察与分析,均具有探索性。作者对于圣经多种文本积累丰厚,尝试融合历史学、宗教学和语言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将在华基督教史的研究带入到一个更为宽广的视域中,拓展出了一片学术的新天地。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 序一
- 序二
- 绪论
- 一、写作缘起:圣经中译本多元语言形式存在
- 二、学术史回顾与存在问题
- 三、资料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寻求对等:早期圣经汉译
- 一、早期耶稣会士的圣经译作
- 二、白日升译本
- 三、贺清泰译本
- 第二章 “二马译本”:基督教最早圣经全译本
- 一、基督教最早圣经译本与天主教圣经译本关系
- 二、“二马”的《新约》译经:抄袭说之辨
- 三、“二马”的《旧约》译经:各自独立翻译
- 四、余论
- 第三章 译介再生:本土基督宗教话语体系的建立
- 一、音译、意译与新释:景教和天主教的译名
- 二、移境与想象:基督教的译名
- 三、相遇与接受:中方视野中的译名
- 四、余论
- 第四章 言文一致:现代语言运动的方式和意义(一)
- 一、书写白话:言文一致的宗教认知
- 二、吴方言白话圣经汉字本
- 三、闽方言白话圣经汉字本
- 四、粤方言白话圣经汉字本
- 五、客家方言白话圣经汉字本
- 六、官话方言白话圣经汉字本
- 七、方言白话圣经的意义
- 第五章 拼写汉字:现代语言运动的方式和意义(二)
- 一、汉字的新书写形式:拉丁拼音文字
- 二、吴方言圣经罗马字本
- 三、赣方言圣经罗马字本
- 四、闽方言圣经罗马字本
- 五、粤方言圣经罗马字本
- 六、客家方言圣经罗马字本
- 七、官话方言罗马字本
- 八、汉语汉字发展的新途径
- 第六章 欧化白话:中国现代白话的开启
- 一、西经中译与欧化白话的历史因素
- 二、欧化白话:现代白话欧化因素的语言学探讨
- 三、欧化白话的文化解读
- 第七章 新词语与文化拓展:圣经新词语溯源与流布
- 一、创建新词语:译介异质文化
- 二、复音词:创制圣经新词语
- 三、千年炼成:圣经神学新词语溯源流布考
- 四、汉语外来词:丰富语言文化
- 第八章 创制文字:西南民族圣经译本
- 一、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创制之始
- 二、柏格里字母及变体书写的圣经译本
- 三、拉丁字母及变体书写的圣经译本
- 四、汉语国语注音字母书写的圣经译本
- 五、意义和启示
- 第九章 圣经中译本的传播:以美国圣经会为中心
- 一、1833—1874年:传教士代理时期
- 二、1875—1893年:古烈和裴来尔时期
- 三、1894—1920年:海格思时期
- 四、1921—1936年:力宣德时期
- 五、1937—1949年:中华圣经会时期
- 第十章 结语
- 一、“通约”与“域外资源”的译介
- 二、晚清语言文字现代化的途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