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化名人刘苏里推荐,“这是近十几年来,有关朝鲜战争中文公开出版物中难得的可读文献,于中国大陆读者来说,此书的每一页,几乎都可称为未曾透露的真相”。

内容简介

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著名政治作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循着战争决策和实施的主线,从党派政治、国际关系、军事战略、战役以至战术等角度,详尽地描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的起因、背景、发展和结局,全景式地再现了美国政方和军方决策和作战的真实进程。更有很多美国决策当局的内幕情节,着力刻画了诸多军政要员的独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鲁门的固执轻率、艾奇逊的聪明傲慢、麦克阿瑟的乖戾戏剧化等,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向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以及理解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极具可读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缘起
  • 引言 “一场苦涩的小战争”
  • 第一章 鲸斗殃虾
  • 朝鲜共产党人进入
  • 李承晚的流亡岁月
  • 在“适当的时候”独立
  • 雅尔塔交易
  • 瓜分朝鲜
  • 美国脱身
  • 李承晚负起责任
  • 重新制定美国战略
  • 建立韩国军队
  • 李承晚坐立不安
  • 北朝鲜心理战
  • 情报失灵
  • 第二章 战争爆发
  • 总统休假
  • 星期六夜晚的惊恐
  • 韩国部队溃不成军
  • 泰然自若的麦克阿瑟
  • 李总统惊恐万状
  • 艾奇逊坐镇指挥
  • 制订反应计划
  • 杜鲁门中断休假
  • 联合国决议
  • 布莱尔大厦做出的决定
  • 美国人撤退
  • 华盛顿忧虑加深
  • 麦克阿瑟失去信任
  • 空战打响
  • 穆乔南撤
  • 汉江的灾难
  • 第三章 “警察行动”
  • 回到联合国
  • 汉城的混乱
  • 麦克阿瑟僭职越权
  • 巡视战场
  • 美国加强干预
  • 批准动用地面部队
  • 麦克阿瑟请求增援
  • 共和党人的反对
  • 第四章 炫耀武力
  • 愤怒的李承晚
  • 史密斯准备战斗
  • 加快增援
  • 美国人的首战
  • 史密斯特遣部队后撤
  • 继续推进
  • “增兵!”—麦克阿瑟
  • 汉城的红色政权
  • 第五章 先斩后奏
  • 兵员不足
  • 拜访麦克阿瑟
  • 一个美国营的覆灭
  • 一支赤手空拳的军队
  • 美军盛气凌人
  • 渔网堵漏
  • 迪安将军被俘
  • 中国问题
  • 艾夫里尔·哈里曼的使命
  • 内阁之乱
  • 新幽灵局长
  • 第六章 背水一战
  • 倒霉的团队
  • 北朝鲜人的战术打法
  • “就地死守!”—沃克
  • 陆战队到来
  • 战场上的残酷行径
  • 暂时的平静
  • 第七章 仁川赌胜
  • 陆战队的任务
  • 参谋长联席会议疑虑重重
  • 动员后备役
  • 麦克阿瑟的计划受到质疑
  • 麦克阿瑟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出难题
  • 麦克阿瑟的“绝妙陈述”
  • 总统赞许
  • 参谋长联席会议疑虑加深
  • 反攻计划
  • “勇敢窃贼”使命
  • 首次轰击仁川
  • 麦克阿瑟登船出发
  • 麦克阿瑟“信使”通报情况
  • 陆战队冲上滩头
  • 主 攻
  • 陆战队挺进内陆
  • 麦克阿瑟登陆
  • 第8集团军冲出釜山
  • 麦克阿瑟催促陆战队
  • 重占汉城
  • 仁川登陆的后果
  • 第八章 放手行事
  • “北进!”—李承晚
  • 麦克阿瑟钻了空子
  • 靠不住的战略
  • 英国人胆怯不安
  • 华盛顿的红色间谍
  • 第九章 “悠悠行动”
  • 攻陷平壤
  • 威洛比宣布胜利
  • 举措失当的“绝妙一击”
  • 麦克阿瑟僭用职权
  • “班师回国”
  • 第十章 威岛会谈
  • 杜鲁门的担忧
  • 第十一章 大军待发
  • 威洛比计算中国人的数量
  • 中国人的一次警告
  • 是威胁还是恫吓?
  • 斯大林插了一手
  • 第十二章 中国介入
  • 中国人介入的迹象增多
  • 坠入中国人的陷阱
  • 灾难的边缘
  • 敌人的面目
  • 中国的“志愿人员”?
  • 麦克阿瑟恼羞成怒
  • 轰炸鸭绿江
  • 海军陆战队的忧惧
  • “飞毛腿”利曾伯格来了
  • 第十三章 暂时平静
  • 差劲的总统顾问
  • 麦克阿瑟继续推进
  • 麦克阿瑟再度乐观
  • 联合国中的僵局
  • 第十四章 走向深渊
  • 回家过圣诞节
  • 威洛比紧张不安
  • 沃克小心谨慎
  • 灰心丧气的陆战队
  • 第8集团军开始行动
  • 第8集团军陷入混乱
  • 第十五章 死里逃生
  • “我真为那些中国佬惋惜”
  • 福克斯高地的磨难
  • 中共军队继续进攻
  • 雷·戴维斯的任务
  • 战斗间歇
  • 修复断桥
  • 背水一战
  • 第十六章 陷入灾难
  • 参谋长联席会议询问麦克阿瑟
  • 杜鲁门进退两难
  • 麦克阿瑟推卸责任
  • 随便谈论原子弹
  • 盟国在联合国的反叛
  • 华盛顿考虑撤退
  • 国会的质询
  • 美国在乞求和平吗?
  • 中国在联合国
  • 华盛顿惊恐不安
  • 五角大楼悲观丧气
  • 英国人来访
  • 是一场六个月的战争吗?
  • 在联合国的徒劳行动
  • 战地指挥官更迭
  • 第十七章 临危受命
  • 决定在朝鲜坚守
  • 战场上的李奇微
  • 麦克阿瑟建议被否
  • 第8集团军再次行动
  • 麦克阿瑟沽名钓誉
  • 麦克阿瑟制造记录
  • 李奇微确定战线
  • 外交新倡议
  • 三八线再成问题
  • 中央情报局羽翼已丰
  • 第十八章 麦帅解职
  • 麦克阿瑟大胆妄言
  • 华盛顿勃然大怒
  • 总统做出决定
  • 佩斯接到命令
  • 麦克阿瑟接到通知
  • 病态的总统?
  • 第十九章 将军归来
  • 对将军的百般奉承
  • 白宫反击
  • 将军们在准备
  • 第二十章 敞开秘密
  • 轮到政府
  • 艾奇逊出庭作证
  • 听证会结束
  • 第二十一章 和谈密径
  • 凯南的办法
  • 美国的和平条件
  • 前往谈判桌
  • 初次交锋
  • 划定一条分界线
  • 共产党的妥协
  • 第二十二章 争持不下
  • 美英的战争叫嚣
  • 战俘问题
  • 利用战俘
  • 第二十三章 政令之变
  • 民主党人:“疯狂支持艾德莱”
  • 口沫横飞的和谈
  • 一场僵持的战斗:“坑道战”
  • 杜鲁门的最后机会
  • 第二十四章 最后和平
  • “亚洲人打亚洲人”
  • “小交换行动”
  • 李承晚的最后立场
  • 战俘僵局打破
  • 李承晚“解决”战俘问题
  • 罗伯逊的友好规劝
  • 板门店最后一幕
  • 和平:跋
  • 个人的观察
  • 资料来源和致谢
  • 译后记
  • 一、美国的“集体遗忘”与“不依不饶”
  • 二、以史为鉴,美国STYLE?
  • 三、西方/美国中心论与“东方主义”
  • 四、中国:与时俱进,面向未来
  • 五、30多年后再看《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 六、关于本书首次公开出版的一些说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