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7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文学评论家眼中的上海。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家毛时安的评论随笔集,获得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2018年第二批重大文艺题材资助(原名为《文化的潮汐——一个在场者眼中和心中的上海文化》)。
毛时安以一个上海作家的眼光,以目击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以文艺评论的形式,记录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以文艺评论呼应时代的精神诉求。是文艺评论界献给建国70周年的一份纪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攀登者的足迹
- 大地的心跳
- 今夜的寂寞是如此动人
- 感人肺腑的大写之“人”
- 涛声依旧颂英魂
- 盛世演盛事
- 泥土的魅力是永恒的
- 历史深处飘来的灿烂云朵
- “微光”的力量
- 划过长空的号角
- 新版音乐剧《国之当歌》的新期待
- 中国杂技艺术的一次“华丽转身”
- 用舞剧再现英雄与崇高
- 不朽经典的诞生
- 用艺术回应时代的精神诉求
- 追求精神的高度
- 艺术良知的勇气和艺术创作的智慧
- 来自昨天的感动
- 担当与智慧
- 倾听,燃灯者伟大而平凡的心跳
- 为《歌唱祖国》而歌唱
- 医学是“仁学”
- 大气磅礴的颂歌 深情委婉的诗篇
- 今年元宵灯更红
- 顶“天”立“地”
- 记住那个年代,记住那些人们
- 风景是昨天的,也是永远的
- 我们回味历史,我们奔向未来
- 精神,顽强地传递
- 文化的书签
- 给城市注入年轻的艺术活力
- 聚焦青年,就是聚焦未来
- 与青年共舞,就是与时代共舞
- 探索艺术,就是探索机制
- 十四岁的华丽转型
- 吹响跨界青年艺术的集结号
- 飞扬起引领的旗帜
- 扎根传统的艺术创新
- 面向当代的文化多元
- 褒贬共存的文化包容
- 人民与艺术共同歌唱
- 为了中国的鲁道夫们
- 更热情地关注刚刚破土的幼苗
- 活力,源自不断地创新开拓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绽放与飞舞
-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担当和思考
- 时代需要文化担当城市:电影节赖以生存的土壤
- 个性和定位个性:多要素综合形态的电影文化
- 为中国电影提供创新思维的动力
- 为了中国电影未来的光荣与梦想
- 作为艺术,电影值得万岁
- 神圣的担当和思考
- 我们必须向着纵深挺进
- 20届电影节 追梦 筑梦 圆梦
- 追梦——人类光影铸就的梦幻
- 筑梦——为中国电影投入赤诚和热情
- 圆梦——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
- 向天而歌
- 共和国盛典的精神喜宴
- 为了生命的尊严和光荣
- 来自黄浦江的文化涛声
- 上海、中国和世界同时奏响进行曲
- 心,在家里
- 书香拂面溢申城
- 情感的歌唱
- 交响合唱《启航》歌词三首
- 劳动歌谣
- 曙色初度
- 走向未来
- 思绪,翻腾在启航的波涛中
- 今夜,我们深情地怀念
- 人民的致敬,上海的致敬
- 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 终身成就奖VTR解说词
- 杰出贡献奖VTR解说词
- 把心交给人民
- 岁月·生命·艺术
-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 尾声
-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 新天地的月光
- 蓝天下的至爱
- 一、总论
- 二、历程
- 三、成果
- 两代人的接力
- 毛晓岚(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大型活动部资深导演)
- 芦苇的思考
- 民国神话真的那么神吗
- 回归朴素
- 一种不适当的文化导向
- 市场:动力抑或阻力
- 恶之花开向何方
- 关于国产电影市场的主体问题
- 谢晋和他身后的空白
- 高天流云
- 于无声处的呐喊
- 先锋时代的弄潮
- 世俗生活的歌吟
- “时间开始了……”
- 从《于无声处》到《商鞅》
- 三十年,与大时代相随相携
- 风生水起
- 时代精神与艺术表达
- 创新和传统
- 潮平岸阔
- 且听新翻杨柳枝
- 独立而真诚的精神守望
- 上海文艺批评漫谈
- 如何评价上海当前的文艺批评状态
- 关于上海文艺评论繁荣的几点建议
- 文艺批评同样需要“真善美”
- 当前的文艺批评缺少诚信
- 文艺批评需要“真善美”
- 批评家需要练“内功”
- 评论要为戏曲生存发展创造舆论环境
- 时代、艺术和我们
- 点燃梦想的新火种
- 关于文化自信的思考
- 文化的“无意识”
- 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为人类发展提供互补的路径
- 文艺观象三题
- 文艺作品的价值
- 坚强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
- 认识新时代 阅读新时代
- 文化人才培养要雪中送炭
- 为《文化新人榜》叫好以后
- 好主意需要好机制
- 上海能否续写电影产业的传奇与辉煌
- 一、上海电影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 二、上海电影产业升级发展存在的主要瓶颈
- 三、上海电影产业的提升背景和发展建议
- 他们真的是座桥
- 为了像蓝天下阳光一样的优秀作品
- 站在新的高点上
- 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怎么办?
- 答《人民日报》记者问
- 落实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要长期努力
- 文艺评论话语建设的典范
- 深入生活,一个永恒而常新的命题
- 提出了现代治国理念
- 《读本》的系列讲话背景是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
- 《读本》让中国人对中国的制度、文化等树立信心
- 《读本》提出的是现代的治国理念
- 解读一份上海繁荣文艺的文件
- 后记 时代和文化的馈赠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