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7千字
字数
201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有关康有为中晚期的政治思想分析,帮你拆解现代化与宗教关系的问题。
内容简介
《保教立国:康有为的现代方略》是作者的论文结集,主要研究康有为中晚期的政治思想,力图从“保教”与“立国”两个维度来分析康有为有关现代民族国家政制建构的核心问题与一系列设想,即:中国如何从一个王朝变成现代民族国家;如何设计这个新国家的内部秩序与治理体系。全书从康有为有关孔教会的设想与实践、戊戌变法前的宪政观念与实践、地方自治与国家一统、虚君共和的政制构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平实而又深入的论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缘起
- 导言 康有为与现代中国
- 宗教、国家与公民宗教 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孔教设想与孔教会实践
- 一 “教化”抑或“宗教”,“神道”抑或“人道”
- 二 孔教与国教: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宗教”因素
- 三 国教乎?公民宗教乎?
- 君民之间 康有为戊戌前的宪政观念与实践
- 一 康有为戊戌奏议中“前五书”的宪政制度设计
- 二 制度局及其相关设计:第六书的宪政观
- 三 《日本变政考》与康有为戊戌期间的宪政思想
- 四 君民之间,议政权与君权的平衡
- 章太炎与康有为对如何建构“民族国家”的分歧 再论《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一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与章太炎的《正仇满论》
- 二 建立民族国家使命下不同的民族主义立场
- 余论:革命仍未完成
- 如何构造一个新的国家 康有为论地方自治与国家一统
- 一 “自立”、“革命”与康门分化
- 二 老帝国与新国家:联邦与一统、封建与郡县之辩证
- 三 增吏析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平衡点
- 四 统一与自治之间:延伸性的现代中国国家建构思考
- “虚君共和” 民国后康有为对于国家政治体制的构想
- 一 “保全中国”与多元“共和”
- 二 “虚君共和”与“霸国主义”
- 三 《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对于“共和”的曲折批评
- 四 康有为《共和平议》与陈独秀《驳康有为〈共和平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