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7千字
字数
202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向中国家长科普那些不应该只有医生知道的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是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养育知识。第一部分以年龄为线索,介绍儿科诊室里那些关于吃的故事。第二部分介绍专业知识。包括母乳、配方粉、辅食添加、观察便便、营养补充等。饮食能给孩子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这一点无可厚非,大家都认可。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吃给孩子带来的远非营养这么简单,吃与孩子的语言、认知、运动等方面的发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吃得好,吃得对,能够让孩子发音更清晰、精细运动更稳更准、社会交往更融洽、认知更开阔。本书会从儿科医生、养育专家和营养师的角度,对如何吃,怎么吃以及正确的吃给予家长全面的指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部分 儿科诊室里,那些关于吃的故事
- 第一章 0~6月龄宝宝虽小,饮食问题可不少
- 1. 大便时干时稀,竟是消毒剂惹的祸
- 2. 一天吃16次奶,是遇到了大胃王宝宝吗?
- 3. 兜兜转转,还是掉进了消毒剂这个“坑”
- 4. 白白胖胖,未必等于健康
- 5. 宝宝便血,会不会是母乳过敏?
- 6. 配方粉也有“段位”,学会后轻松拿捏
- 7. 母乳越来越没营养,要加配方粉补足?
- 第二章 7~24月龄宝宝的辅食,为何如此让人纠结
- 1. 这种辅食真的不建议自制
- 2. 指尖血检查,选择食材帮大忙
- 3. 9个月吃遍超市,12个月吃遍农贸市场?
- 4. 喝水这件事,你一定纠结过
- 5. 辅食添加,每种食材都要单独加三天?
- 6. 吃手指食物,不能“因噎废食”
- 7. 怕积食不敢吃,当然长得慢
- 8. 母乳省着吃,能吃得更长久?
- 9. 宝宝生病后,不好好吃饭的多种原因
- 10. 做饭两小时,娃只吃两口
- 11. 什么饭都不爱吃,究竟哪里出了错?
- 12. 没经历过便秘,何以谈人生?
- 13. 宝宝嚼几口就吐,过敏会有这种奇怪表现吗?
- 14. 担心孩子过敏啥也不敢吃,结果……
- 15. 孩子长得又瘦又小,问题竟然出在母乳上?
- 16. 这一次,居然被孩子的大便难住了
- 第三章 2~5岁的“小大人”,吃的烦恼层出不穷
- 1. 一吃水果就不舒服,问题出在哪里?
- 2. 腹泻期间“清肠胃”,越清泻得越厉害
- 3. 我几乎从不建议断母乳,这次除外
- 4. 想让孩子增高,生长激素不是神药
- 5. 宝宝饭量不够,能不能用营养素来凑?
- 6. 宝宝喜欢吃冷饭,会不会伤到肠胃?
- 7. 基本不吃甜食,为何还会有龋齿?
- 8. 你以为的挑食,不一定真是坏毛病
- 第四章 6~12岁的小学生,好好学习更要好好吃饭
- 1.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重点是早餐
- 2. 孩子吃了叶黄素,怎么还是中度近视?
- 3. 又热、又渴、又累,来瓶运动饮料可好?
- 4. 孩子的青春期来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 第五章 13~18岁的大孩子,饮食问题的根源在于心态
- 1. 这些食物口味诱人,但真的不能多吃
- 2. 压力大时,要把目光转移到哪里?
- 3. 身材焦虑,不应该出现在孩子身上
- 第二部分 这些喂养知识,不应只有医生知道
- 第一章 人人都该知道,宝宝最好的食物是母乳
- 1. 母乳,新生宝宝最理想的食物
- 2. 哺乳姿势,关系宝宝的安全与妈妈的舒适感
- 3. 正确识别宝宝的饥饱信号,轻松哺乳不迷茫
- 4. 如何确定宝宝是否需要补钙、铁、维生素……
- 5. 哺乳前乳头消毒,对宝宝是害而非爱
- 6. 化妆、染发、做指甲,母乳妈妈也可以很美丽
- 7. 母乳喂养期间,妈妈的饮食有讲究
- 8. 母乳不够吃,试试这些追奶方法
- 9. 宝宝偏爱一侧乳房,务必及时干预
- 10. 宝宝吃奶必咬乳头,妈妈如何自救?
- 11. 掌握几个小技巧,从容应对溢奶、打嗝
- 12. 宝宝突然厌奶,找准原因“对症”解决
- 13. 母乳宝宝出现过敏症状,未必要告别母乳
- 14. 吸出的母乳,储存和加热均有技巧
- 15. 母乳确实越来越稀,但营养未必越来越少
- 16. 母乳虽好,却也终须一别
- 17. 排残奶,不经意间便交了“智商税”
- 第二章 母乳不足时,宝宝的营养靠它——配方粉
- 1. 配方粉添加有时机,不可过于随意
- 2. 配方粉种类多,可按这些思路选择
- 3. 正确冲调配方粉,操作要点需记牢
- 4. 先吃母乳还是配方粉,并无一定之规
- 5. 配方粉喂养的宝宝,额外喝水非刚需
- 6. 更换配方粉段数或品牌时,记得要转奶
- 7. 五个方法,帮宝宝接受瓶喂
- 8. 怀疑宝宝牛奶过敏,先排查再应对
- 第三章 令人头痛的辅食添加,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 1. 辅食,开启宝宝的味蕾新世界
- 2. 辅食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营养
- 3. 加辅食的时间,并无标准答案
- 4.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最推荐这种食物!
- 5. 把握好辅食喂养的五大原则
- 6. 辅食添加初期,可以尝试这样做“饭”
- 7. 主食吃不够,宝宝难长肉
- 8. 添加辅食后,奶量需递减
- 9. 储备知识,应对恼人的食物过敏
- 10. 给宝宝吃油盐酱醋,参考这些时间限制
- 11. 宝宝的饮品——饮料不推荐、果汁莫常喝
- 12. 宝宝每天喝多少水,要尊重他的需求
- 13. 限制饮食,并不能避免宝宝“积食”
- 14. 过了这个年龄,奶将不再是主要营养来源
- 第四章 孩子饮食的风向标——便便
- 1. 看懂大小便颜色,捕捉喂养风向标
- 2. 识别大小便的气味,及时发现异常
- 3. 辨识大便的稀稠,识别健康问题
- 4. 统计大小便次数,记住这些方法
- 第五章 营养该不该补,怎么补?
- 1. 给孩子吃这些,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 2. 除了牛奶,还有若干食物能补钙
- 3. 维生素A,通过这些食物获得最高效
- 4. 被公认需额外补充的营养素——维生素D,怎么补?
- 5. 被誉为“脑黄金”的DHA,其实藏在饮食里
- 6. 鱼油、鱼肝油,一字之差区别很大
- 7. 微量元素检测,没那么靠谱
- 第六章 坚持健康饮食,是金钱无法比拟的财富
- 1. 为孩子加粗粮,记住12字技巧
- 2. 零食非猛兽,合理选择正确吃
- 3. 正餐和加餐,这样吃更健康
- 4. 优质蛋白,让孩子长个儿的好帮手
- 5. 注意!果糖并非蔗糖的完美替代品
- 6. 擦亮眼睛,远离反式脂肪酸
- 7. 西餐和中餐,实难分辨孰好孰坏
- 8. 腹泻期间,分阶段安排饮食好得快
- 9. 孩子便秘太痛苦,适量摄入膳食纤维
- 10. 孩子发热期间,液体、营养均需跟上
- 11. 想要头发乌黑亮泽,可让这些食物来帮忙
- 12. 让人头疼的指甲问题,并非全因营养不良
- 13. 温热食物不等于养生,冷的食物未见得伤胃
- 14. 过于迷信有机食品,大可不必
- 15. 夏日冰品,遵循浅尝原则不伤健康
- 16. 传统节日食物,孩子无须严格“绕行”
- 17. 课业忙用眼多,“护眼营养素”要跟上
- 18. 用骨头汤补钙,这个想法有些天真
- 19. 运动后补充能量,不能靠运动饮料
- 20. 学习任务重,不一定要靠海鲜、核桃补脑
- 21. 浓茶、咖啡、碳酸饮料,青少年禁用的“提神大法”
- 22. 想要喝酒助兴,年龄未到务必喊停!
- 23. 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小心性早熟
- 24. 时间再赶,也要吃一顿“满分”早餐
- 25. 青春发育期,这样吃更营养
- 26. 赢取战“痘”胜利的饮食小妙招
- 27. 女孩生理期,“三吃一补”保障营养
- 第七章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 1. 专注力训练,从辅食初添加开始
- 2. 让宝宝自己吃饭,迈出自主进食第一步
- 3. 宝宝总得追着喂,这样可不行
- 4. 宝宝对食物喜新厌旧,不一定是坏事
- 5. 宝宝恐惧新食物,心理、生理均需关注
- 6. 饮食卫生,是健康饮食的第一要务
- 7. 应对孩子挑食偏食,先解决家长心态问题
- 8. 想要远离龋齿,无须完全拒绝甜食
- 9. 清淡饮食,不应只是孩子的专属
- 10. 孩子睡觉前,避免盲目加餐
- 11. 让孩子参与食物制作,好处多得你想不到
- 12. 零食诱惑多,记得关注营养标签
- 13. 找准问题根源,向暴饮暴食说“不”
- 14. 压力大就不停吃,放松心情是关键
- 第八章 给“吃”一个交代——评估生长发育
- 1. 0~6月龄宝宝生长发育评估
- 2. 7月龄~2岁宝宝生长发育评估
- 3. 添加辅食后体重下降,从这4个方面排查
- 4. 2~5岁孩子生长发育评估
- 5. 6岁以上孩子生长发育评估
- 6. 过度肥胖也是一种营养不良
- 7. 正确判断体形,妥善应对肥胖
- 8. 不要因为想瘦就过度节食
- 后记 追寻属于自己的艺术
- 附录
- 崔玉涛医生辅食秘籍(7~24月龄)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