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7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期通过文化创新对经济社会全方位、各领域的改革创新有所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聚焦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本质,以跨界创新的学术理念,深入立体的理论阐释,客观翔实的数据分析,真实生动的实践案例,深入剖析了文化产业以要素创新驱动业态创新、以产业转型拉动消费升级、以文化之力推动实现文化正义的动力转换和生成模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第一章我国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文化产业的多重背景
- (一)全球化与城镇化共同驱动文化产业发展
- (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加速文化产业思维变革
- (三)文化消费升级加速文化产业新动能培育
- 二、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览
-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现实问题
-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困境
- 第二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要素
- 一、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意义:价值重塑
- (一)推动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 (二)凸显文化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 (三)均衡文化产业结构的发展布局
- (四)重塑文化产业结构的逻辑体系
- 二、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目标:产业转型
- (一)扩大有效供给促进产业转型
- (二)引导优质供给加速产业升级
- 三、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手段:要素创新
- (一)全面的要素创新
- (二)迭代的科学技术创新
- 四、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保障:制度创新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二)改革文化治理方式
- 五、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构建政策支柱
- (一)长期持久的宏观政策
- (二)因地制宜的微观政策
- (三)有效落地的产业政策
- (四)全面务实的改革政策
- (五)托底性的社会政策
- 案例篇
- 1.文化政策跨界创新:推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改革发展
- 2.文化政策协同创新: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第三章文化产业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
- 一、逻辑起点:把握文化产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内涵
- (一)对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基本认识
- (二)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关系的认识和研判
- 二、共同困境: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需求下降与外移并存
- (一)文化产业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
- (二)文化产业需求下降与需求外移并存
- 三、基本思路: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互动反馈
- (一)通过供需调控实现“双效统一”
- (二)通过供需反馈实现新旧动能交替
- (三)通过供需互动避免政策单侧失灵
- 四、对策建议:供给侧改革应与需求侧管理协同配合
- (一)供需管理双管齐下,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结构
- (二)供需网络协同创新,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 (三)供需市场包容创新,鼓励文化产业试验试错
- 案例篇
- 1.“文化+”视角下的供给侧改革
- 2.“生活+”视角下的供给侧改革
- 3.“互联网+”视角下的供给侧改革
- 第四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与塑造经济新动力
-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须解决的动力问题
- (一)新旧动能接驳时期伴生的动力断层问题
- (二)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导致的动力抑制问题
- (三)需求侧非均衡发展导致的动力约束问题
- 二、文化产业的动力逻辑和动力特征
- (一)文化产业基本属性的动力逻辑
- (二)文化产业的动力特征
- 三、文化产业动力转换和再造的规律及思路
- (一)以要素创新驱动业态创新
- (二)以产业转型拉动消费转型
- (三)以文化治理推动文化正义
- 四、发展文化产业对重塑经济新动力的启示
- (一)永续创新塑造永续动力
- (二)共生创新创造迭代动力
- (三)跨界思维改造传统动力
- (四)平台思维激发内生动力
- 案例篇
- 1.博物馆供给侧改革:从“深宫”走向生活深处
- 2.主题公园供给侧改革:塑造优质IP,提高产业黏性
- 3.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挖掘历史,对话未来
- 第五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文化规划
- 一、城市规划的文化命题
- (一)文化发展为城市规划变革提出新要求
- (二)文化营造为城市规划丰富空间尺度
-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文化规划的立足点
- (一)转变文化观念,正确认识文化规划
- (二)重塑文化价值,优化城镇产业结构
- (三)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基因文脉
- 三、重新认识供给侧改革时代的文化规划
- (一)文化规划亟须“独立精神”和“全球视角”
- (二)文化规划亟待“以人为本”的工具创新
- (三)文化规划将着力聚焦城市发展的“有效供给”
- 案例篇
- 1.创新规划思维,推动文创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 2.创新规划模式,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项目落地
- 3.创新规划理念,以国际思维和美学精神设计城市
- 第六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文化空间重塑
- 一、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文化空间分析
- (一)地缘优势:交通网络与区域格局
- (二)文化优势:文化资源与人文生态
- (三)经济优势:产业基础与组织空间
- (四)社会发展优势:文化消费与城市规模
- 二、供给侧视角下实现文化空间正义的基本要素
- (一)本质:修复空间正义
- (二)核心:重塑空间尺度
- (三)关键:优化时空关系
- 三、供给侧视角下文化空间治理和重塑的思路
- (一)空间治理思路:坚持文化弹性,加强文化自觉
- (二)空间重塑思路:把握文化规律,实现多元治理
- 四、以供给侧改革优化文化空间的实践路径
- (一)打造文化产业中心区
- (二)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
- (三)开拓文化产业新城区
- (四)建设文化驱动型特色小镇
- 案例篇
- 1.产城融合:城市闲置空间的文化涅槃
- 2.文旅融合: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空间
- 3.打造文化场景:商业区和创意社群的无缝对接
- 第七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文化集群创新
- 一、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文化产业集群类型的创新特征
- (一)文化产业集群的类型特征
- (二)文化产业集群的驱动特征
- (三)文化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
- 二、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困境
- (一)区域空间和地理制约明显
- (二)集群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
- (三)集群政策针对性和执行力不强
- 三、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 (一)解除集群治理障碍
- (二)提高集群产业效能
- (三)推进制度创新与试验
- 案例篇
- 1.以立体设计思维优化文化产业集群空间
- 2.以多元独立治理实现文化产业集群供需平衡
- 3.以共享思维和平台理念提升文化产业集群效能
- 第八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文化企业创新
- 一、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文化企业融合发展的特征
- (一)“文化+”:提供核心支撑,推进产业融合
- (二)“生活+”:引导消费供给,开拓跨界市场
- (三)“互联网+”:构建平台思维,加速业态创新
- 二、文化企业供给侧创新的主要经验
- (一)以市场为导向并以知识驱动为主要特征
- (二)注重协同创新并着力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 (三)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并重
- (四)具备领军人物并能够以变应变
- 三、供给侧改革进程中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的趋向
- (一)文化产业企业的市场逻辑将发生转变
- (二)供给侧改革将加速文化企业洗牌
- (三)文化企业与园区、社区的融合将更加深入
- 案例篇
- 1.我国动漫企业供给侧改革创新
- 2.我国泛娱乐文化企业跨界创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