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8-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英语学术元话语研究。
内容简介
元话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其组织语篇、引导作者/说话者与读者/听话者之间互动的功能为研究者们所普遍接受。以往的元话语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认知、语用、修辞等视角,而从交往行为理论这一语言哲学视角进行的研究却很少。为了进一步拓宽元话语研究的理论范式,本研究旨在从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以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为研究对象,借用Hyland关于元话语的人际分类模式,并结合主体间性认识论的相关理论和学术语篇体裁的相关理论,尝试构建一个包含交往行为理论中关于有效交往的四个普遍有效性要求(可领会性要求、真实性要求、真诚性要求、正当性要求)的分析框架,以此探究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是如何通过满足交往行为理论的四个普遍有效性要求来构建主体间性,从而促进语篇信息的有效传递,进而能够揭示元话语的本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书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元话语的基本概念
- 2.2 元话语的分类模式
- 2.3 元话语研究的理论视角
- 2.4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 2.5 对相关研究的总体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交往行为理论
- 3.2 主体间性认识论
- 3.3 学术语篇体裁的相关理论
- 3.4 元话语的人际分类模式
- 3.5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方法
- 4.3 语料收集
- 4.4 研究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引导式元话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5.1 英语学术语篇中引导式元话语分布情况
- 5.2 过渡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5.3 语码注释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5.4 言据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5.5 内指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5.6 框架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动式元话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6.1 英语学术语篇中互动式元话语的分布情况
- 6.2 模糊限制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6.3 增强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6.4 态度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6.5 自称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6.6 介入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启示
- 7.3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