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组织公正垂滴效应及其对员工建言、创造力的影响过程。

内容简介

本文旨在探讨组织公正的垂滴效应,以分布于辽宁、吉林、湖北、四川、安徽、广西等地区38家企业686名不同层级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应用多层线性模型、结构方程全模型和分层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同一层级组织公正四个维度对建言行为、创造力的影响,基层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在组织公正与建言行为、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公正感知在组织内跨层次垂滴效应等问题加以研究,深入探讨组织公正对员工积极行为的影响过程。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五节 技术路线及结构设计
  • 一 技术路线
  • 二 结构设计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一节 组织公正研究回顾
  • 一 组织公正释义
  • 二 组织公正理论发展
  • 三 组织公正的维度
  • 四 组织公正研究视角
  • 第二节 垂滴效应研究回顾
  • 一 垂滴效应的研究发展
  • 二 组织公正的垂滴效应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组织公正与建言行为、创造力关系研究回顾
  • 一 建言行为研究回顾
  • 二 组织公正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回顾
  • 三 创造力研究回顾
  • 四 组织公正与创造力关系研究回顾
  • 五 组织公正与建言行为、创造力关系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组织支持相关研究回顾
  • 一 组织支持的内涵界定
  • 二 组织支持的结构
  • 三 组织支持的影响因素
  • 四 组织支持相关研究述评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组织公正对建言行为、创造力影响的直接效应研究
  • 第一节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 量表选择
  • 二 数据收集
  • 三 变量测量
  • 四 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 基层组织公正对建言行为和创造力影响的直接效应分析
  • 二 中层组织公正对建言行为和创造力影响的直接效应分析
  • 三 高层组织公正对建言行为和创造力影响的直接效应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织支持在组织公正和建言行为、创造力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 变量测量
  •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三 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 基层组织公正与建言行为间组织支持的中介作用分析
  • 二 基层组织公正与创造力间组织支持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织公正垂滴效应的综合模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二 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 分配公正垂滴效应研究结果
  • 二 程序公正垂滴效应研究结果
  • 三 人际公正垂滴效应研究结果
  • 四 信息公正垂滴效应研究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一 结果一:组织公正感知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 二 结果二:组织公正感知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 三 结果三:组织支持是组织公正中三个维度和建言行为、创造力间的作用中介
  • 四 结果四:建言行为、创造力跨层次影响下级的组织公正感知
  • 五 结果五:组织公正感知的垂滴作用部分通过建言行为和创造力实现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一 组织公正强化员工良好的情感认知,进而激发其创造力和建言行为
  • 二 组织公正感知自上而下垂滴影响组织内各层级,优化组织心理环境
  • 三 组织公正易于员工形成组织有利于己的判断,可借积极行为实现垂滴效应
  • 四 组织支持感知赋予员工更强的心理所有权,利于改善组织雇佣关系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