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美国清史大家罗威廉突破了费正清学派理论模式,以独特的全球视野深入展现中国近代历史自身演变的特质。

内容简介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末卷。本书抛弃了清朝无能保守及中国近代史起于西力入侵的传统观点,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而必须完整视之的重要断代,以深入展现中国近代历史自身演变的特质。作者罗威廉教授是驰名国际的清史专家,他同时融合了新清史、社会史、内亚史、东亚史以及比较世界历史的眼光,对于清代历史各重要阶段的起源、发展及特性,做出了完整而深刻的诠释。本书堪称数十年来海外清史研究最重要的通俗佳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中文版总序
  • 导言
  • 第1章 征服
  • 组织征服
  • 异族统治
  • 王朝巩固
  • 协调适应
  • 第2章 治理
  • 政治体制
  • 行政创新与中央集权
  • 钱财与人才
  • 地方治理
  • 清代国家的管理能力
  • 清代对地方治理制度的讨论
  • 第3章 盛清
  • 帝国扩张
  • 盛清文化
  • 警讯
  • 第4章 社会
  • 人口增长与转变
  • 土地与劳工、贱民与奴隶
  • 族群
  • 女与男
  • 清代士绅
  • 家庭与亲属
  • 慈善活动
  • 第5章 商业
  • 经营革新与都市化
  • 贸易的进行
  • 朝贡贸易
  • 在中国的外国人
  • 广州体系
  • 第6章 危机
  • 长期变迁
  • 循环衰落
  • 内部叛乱
  • 经济萧条
  • 改革思想与经世之学复兴
  • 改革方案及政策
  • 西方的冲击
  • 第7章 叛乱
  • 盗匪
  • “秘密会社”
  • “白莲教乱”(1796—1805)
  • 太平天国(1850—1864)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历经太平天国幸存的大清帝国
  • 第8章 中兴
  • 四种同治中兴的观点
  • 帝国的复兴
  • 早期工业化
  • 自强运动失败了吗?
  • 对外关系的恶化
  • 日本的挑战
  • 第9章 帝国主义
  • 帝国主义在世纪末中国的发展
  • 中国对帝国主义的回应(1895—1900)
  • 排外主义
  • 个人政治
  • 地方政治
  • 第10章 革命
  • 朝廷为中心的改革
  • 对于1911年革命的西方观点
  • 学生
  • 职业革命家
  • 改革派精英
  • 帝国的终结
  • 结语
  • 致谢
  • 帝系年表和朝代
  • 注释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