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43千字
字数
2022-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叶小文关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文化等领域的文章。
内容简介
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已经在《求是》《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核心期刊发表,几十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有的文章还曾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青年作者优秀论文奖等荣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
本书集中呈现了作者三十余年来对学术问题、社会问题的不懈探索,具有思想启迪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 学者叶小文
- 社会学
- 社会学否定之否定的进程及其内在矛盾
- 一 社会学从原始综合阶段向经验实证阶段的发展
- 二 当代社会学正酝酿着向辩证综合阶段发展的趋势
- 三 从否定之否定的进程看社会学的内在矛盾
- 四 从内在矛盾看社会学的特点
- 社会学: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 一
- 二
- 社会结构分析中的几种社会学角度和概念工具
- 从阶级结构认识社会结构
-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社会结构
- 从社会关系的不同组合特征认识社会结构
- 从社会关系的不同组合层次
- 从现代化看社会结构的变革
- 论社会的“有机体”性质
- 传统社会学对于社会“有机体”性质的认识及其局限
- 现代系统理论推动了关于社会“有机体”性质认识的深化
-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于社会“有机体”性质的认识
- 变革社会中的社会心理:转换、失调与调适
- 社会心理品格对经济秩序的两重作用
- 变革社会中社会心理机制的
- 变革社会中社会心理的失调与调适
- 开展中年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 中年知识分子问题引起的社会学思考
- 中年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 中年问题需要社会学作辩证综合研究
- 从中年社会学到研究人生全程的社会学
- 论乡规民约的性质
- 传统乡规民约的性质考略
- 一种社会主义民主的自治形式
- 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
- 乡规民约的性质及其演变趋势
- 对贵定县乡规民约活动的调查
- 一 贵定县乡规民约活动的概况
- 二 乡规民约重新恢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作用和性质
- 三 乡规民约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他摘下了速成的核桃
- 政治学
- 全球治理的中国理念
- 目标——和谐
- 途径——绿色
- 模式——简约
-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在深刻认识新时代中肩负起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 在准确把握新世态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在不断解决新矛盾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辛亥百年三叹
- 论县委书记
- 县委书记的“小”与“大”
- 县委书记的“长、宽、高”
- 县委书记的“正”与“定”
- 县委书记的“四有”
- 中国改革的总动员和总部署
- 总动员:唯有改革,别无他途
- 总部署:全面深化,六个围绕
- 走活一盘好棋的两个“眼”
- 总动员、总部署与凝聚改革共识
- 中国巨轮持续远行的“核动力”
- 西方走向现代化的文化活力、动力机制有先天不足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修正现代性负面效应的因子
- 中华巨轮领航共商、共建、共享的新路
- 民族复兴离不开民营经济
- 加强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
- 一 严字当头
- 二 审时度势
- 三 因势而治
- 四 德治强基
- 五 民主监督
- 六 四种形态融合协同
- 七 激励机制相辅相成
- 法治经济 法治政府 以法制权 依法治国必须做好棋“眼”
- 完善法治经济
- 建设法治政府
- 推进以法制权
- 在市场经济的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 一 新的大考
- 二 确保坚守共产党人的道德高地
- 三 为什么加一条“不变味”
- 中华民族复兴路上防范颠覆性风险的思考
- 一 “李约瑟之问”和“颠覆性风险”
- 二 “塞伦盖蒂法则”和被动中求变“调节”
- 三 “修昔底德陷阱”与搞活“暖实力”
- 四 警惕新冷战格局和擦掌“太极拳”
- 五 “上帝之死”和“新人文主义”
- 六 人类的先进文化与富起来的“颠覆性风险”
- 建设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学
- 一 为什么要建设统一战线学
- 二 建设什么样的统一战线学
- 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 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看协商民主何以必要
- 从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看协商民主何以重要
- 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看协商民主何以有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新篇章
-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
- 一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 二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三 充分发挥政治协商对协商民主的牵引作用
- 从国家治理与政协功能看协商民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制度定型
- 新方位新使命的两大要义
- 新方位新使命如何“履新”
- 伦理学
- 让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
- 从“厚德载物”到“厚德载市场经济”
- 中华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信仰之惑
- 现代化进程中的“信仰之惑”
- 市场经济冲刷“敬畏”之心
- 人类精神的自律
- 核心价值观 关键在“核心”
- 一 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扣住全部社会关系的主线
- 二 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扣住全社会的利益关切
- 三 突出核心,就要有普遍与特殊、清晰与模糊的统一
- 四 抓住关键、突出核心,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核心价值观要以“辨义利”为核心
- 市场经济下能“义利共赢”吗
- 义利之辨里的“中庸之道”
- 义利之辨与“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义利之辨与市场伦理建设
- 市场伦理建设也要纳入治国理政的大范畴
-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与价值支撑
- 三君子问出“文化焦虑”
- 中国梦呼唤“文艺复兴”
- 富起来更要“厚德载物”
- 自我革命的伦理自觉
- 一 “心中贼”会使自我革命意志衰退
- 二 建设共产党人的“市场经济伦理”
- 三 化解市场经济自发运行的道德悖论
- 四 涵养党员干部无私无畏的崇高境界
- 信仰的荒漠,立不起伟大民族
- “三无道德”的引导下,必然生产出“三无产品”
- “看不见的手”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却无法优化道德行为
- 无神论不等于无精神论,没宗教信仰不等于没有信仰
- 我们不提倡无谓受苦,更反对自我毁灭,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正当权利
- 不让信仰成为空谈,首先就应该把“公”与“私”的问题想清楚
- 应该让有信仰的人“出彩”,而不是谁有信仰谁吃亏
- 哲学
- “矛盾问题的精髓”说探源
- 一
- 二
- 三
- 折中主义与辩证法的本质区别
- 物反不要必极
- “结合”的方法论
- “结合”的意义和方法论
- “结合”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
- 实现“结合”的方法论是关于普遍真理的普遍真理
- 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具体分析具体情况的理论与实践
- 体悟“阳明心学”坚韧内心定力
- “阳明心学”是坚韧内心定力之学
-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内心定力的民族
- 以强大的内心定力跨越“心为物役陷阱”
- 以强大的内心定力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以强大的内心定力跨越“周边纷扰陷阱”
- 草海治理与系统方法
- 草海变迁的历史回顾
- 草海治理史的方法论分析
- 自觉地运用系统方法认识和治理草海
- 在哲学上演奏第一提琴
- 文化论
- 读书与做人
- “文化自信”五题
- 一 “文化焦虑”与“文化自信”
- 二 “文化自信”与“厚德载物”
- 三 “文化自信”与“文艺繁荣”
- 四 “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
- 五 “文化自信”与“文化根基”
- “和而不同”的多重境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结语
- “中”“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
- 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
- 一 关于“文明依托”
- 二 关于“文化自觉”
- 三 危机和契机
- 四 中华文化“和”的内涵
- 五 “让中国的和气被全世界吸纳”
- 中国文化“走出去”
- 一 “走出去”的现实必要
- 二 “走出去”的自我立足
- 三 “走出去”的核心内涵
- 四 “走出去”的应有姿态
- 五 “走出去”的世界贡献
- 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民族精神
- 读懂中国的“文化秘诀”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讯号
- 一 从“我能比呀”到“我能赢呀”
- 二 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 三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 四 一簇微火、感动世界
- 五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六 迎接新文明复兴、促进新人文主义
- 聚焦:一起向未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 “多‘元’一体”与“多‘源’一体”辨析
- 一 从中华文明发展路向的考古实证来看
- 二 从中华文明发展基本格局的历史脉络来看
- 三 从“元”之本义看
- 四 从费孝通“多元一体”的特指含义看
- 五 从“大一统”的“一元”文化传承来看
- 六 从当前反分裂斗争的现实需要看
- 七 从哲学上看
- 结语:一个涉及“根”和“魂”的概念
- 弘扬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观
- 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