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走进科幻与科学,中国科学史系开创者江晓原带你挖掘科幻作品中隐秘的思想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江晓原教授近年所著的有关科幻作品的评论集,作者在评论中强调了科幻作品的思想性,通过深入挖掘作品对科学的反思,突显出那些优秀科幻作品蕴含的思想价值。

全书共收录43篇文章,内容包括对著名科幻作品的深度分析、作者为中外著名科幻作品写的序言、对一些科幻影视作品和科幻小说的评论,还特意收入了几篇批评性质的评论,包括“想象与科学:地球毁于核辐射的前景”“灵魂与大脑:哪个完善得更快?”“《克拉拉与太阳》:无我机器人的挽歌”“《失控玩家》:谁更需要担心失控”“星际航行: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等精彩文章。

书中既有对各个科幻主题作品的深度思考,提出科幻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思想性以及对科学的反思这个重要观点,又指出科幻作品与科普作品的界定之一在于“人文关怀”,还分析了中国科幻与西方科幻之间的差异以及科幻小说是如何参与科学活动并对科学活动产生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CHAPTER 1 对未来的想象和应对
  • 想象与科学:地球毁于核辐射的前景
  • 灵魂与大脑:哪个完善得更快?——关于《天使与魔鬼》
  • 《地狱》:人口困境的非法解
  • “咋越学越对科学不放心呢?”——关于科幻小说《十字》
  • 江晓原谈末世预言
  • 星际穿越目前还只是个传说
  • CHAPTER 2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
  •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
  • 《克拉拉和太阳》:无我机器人的挽歌
  • 人类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创造物?——剧集《你好,安怡》观后
  • 《失控玩家》:谁更需要担心失控?
  • 男女关系视域下的机器人伦理——麦克尤恩《我这样的机器》读后
  • CHAPTER 3 十五年三堂算术课
  • 星际航行: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 地球2.0?又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 地球流浪之后:第三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 CHAPTER 4 中外名作序言
  • 未来的天空有没有阳光?——阿特伍德《羚羊与秧鸡》序
  • 《克莱顿经典·纪念版》总序
  • 我们还能不能有后天?——斯特里伯《明日之后》中文版译序
  • 善可有恶果,恶可有善因——王晋康《与吾同在》序
  • 莱姆小说的思想深度——《莱姆狂想曲》中文版序
  • CHAPTER 5 科幻杰作深度分析示例
  •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反人类、反科学的《阿凡达》
  • 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还是黑暗森林的修罗场?
  • 从《雪国列车》看科幻中的反乌托邦传统
  • 《银翼杀手2049》六大谜题:电影文本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CHAPTER 6 著名科幻作品评论
  • 剧集《三体》涉及的科学争议
  • 玛丽·雪莱:还能当科幻的祖师奶奶吗?——从开普勒《月亮之梦》谈起
  • 菲利普·迪克:科幻江湖的悲歌
  • 克拉克:一个旧传统的绝响——兼论“科幻文学黄金时代”
  • 我们必须幻想未来——关于科幻小说《基地》
  • 《失落的秘符》:丹·布朗又来反科学了
  • 丹·布朗走在反科学主义的道路上吗?
  • 《血祭》:科幻作家的新尝试
  • 王晋康的新追求:从《逃出母宇宙》到《天父地母》
  • 让我们来谈谈《卫斯理》吧
  • 为什么还要期望中国的《盗梦空间》呢?
  • 《流浪地球》当得起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重任
  • CHAPTER 7 几部被我低评的作品
  • 《火星救援》能告诉我们什么?
  • 《盗梦空间》:从《黑客帝国》倒退
  • 黑客无心成帝国,云图难免化云烟——从《黑客帝国》到《云图》
  • CHAPTER 8 我们将从科幻中得到什么
  • 有多少地外文明可以想象——《地外文明探索:从科学走向幻想》序
  • Nature杂志与科幻的百年渊源——《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导读
  • 百年科幻:中国与西方接轨,刘慈欣却反潮流
  • 西方科幻影片中的科学技术形象
  • 科学与幻想:一种新科学史的可能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重庆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是由重庆市委主管、市政府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其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西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恢复现名。2005年4月29日,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重庆出版社的基础上,组建重庆出版集团公司。几十年来,重庆出版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出版方向,为社会提供了数十亿册计的健康有益的图书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