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数据流通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介绍。

内容简介

数据流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特征。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崛起,数据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得到广泛且深入的应用,数据价值持续释放,数据的共享、开放和交易成为新常态。

本书首先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总体发展态势着手,为理解数据在现代经济中的角色奠定了基础。随后,本书对数据流通、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关键支撑即数字化技术进行了介绍。

基于上述背景,本书切入数据流通的主题,探讨数据的价值来源与实现路径、数据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呈现数据流通的内在机理和应用场景。数据交易是数据流通的重要形式与必然趋势,这就涉及数据流通的市场生态体系和市场机制建设,本书从数据交易的参与主体、交易场所、产权界定与保护、估值和定价等维度展开探讨。

最后,本书以数据流通的现状、挑战、应对措施和展望作为总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推动数据高效流通,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第1章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流通的舞台
  • 1.1 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 1.1.1 数字经济的演进历程
  • 1.1.2 世界各地的数字经济
  • 1.1.3 发展数字经济的国际共识
  • 1.2 数字经济的内涵
  • 1.2.1 数字经济的概念
  • 1.2.2 数字经济的要点
  • 1.2.3 数字经济与数据驱动
  • 1.3 数字经济的普及与社会发展
  • 1.3.1 社会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
  • 1.3.2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
  • 第2章 数字化技术:数据流通的底层支撑
  • 2.1 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 2.2 数字化时代的核心技术
  • 2.3 数据流通中的专用性数字化技术
  • 2.3.1 数据采集类——数据来自哪里
  • 2.3.2 数据传输类——数据如何流动
  • 2.3.3 数据存储类——数据如何保存
  • 2.3.4 数据分析类——数据如何辅助决策
  • 2.4 数据流通中的融合性数字化技术
  • 2.4.1 物联网——万物互联的信息网络基础
  • 2.4.2 大数据——覆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操作
  • 2.4.3 云计算——数字化资源在网络上的按需使用
  • 2.4.4 人工智能——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 2.4.5 区块链——可追溯的分布式存储
  • 2.5 数字化技术所需的物理载体
  • 2.5.1 大规模数据运行所需的场所:数据中心
  • 2.5.2 大规模数据运行所需的设备:芯片
  • 第3章 数据的价值与实现:数据流通的内在机理
  • 3.1 数据的价值来源
  • 3.1.1 数据的概念
  • 3.1.2 数据的分类
  • 3.1.3 数据价值创造的本质
  • 3.1.4 数据价值来源的理论依据
  • 3.2 数据的价值实现路径
  • 3.2.1 数据价值实现的依托:场景
  • 3.2.2 数据要素价值的增长闭环
  • 3.2.3 从数据迭代升级看数据要素价值
  • 3.3 数据作用于经济增长
  • 3.3.1 数据与创新
  • 3.3.2 数据与资源配置
  • 3.3.3 数据与适应性组织
  • 3.3.4 数据与生产要素融合
  • 第4章 数据流通场景:经济活动
  • 4.1 数据流通与经济循环
  • 4.1.1 数据流通与产品创新
  • 4.1.2 数据流通与库存管理
  • 4.1.3 数据流通与智能制造
  • 4.1.4 数据流通与物流运输
  • 4.1.5 数据流通与市场营销
  • 4.1.6 数据流通与客户维护
  • 4.2 数据流通与商业模式创新
  • 4.2.1 个性化与客制化模式
  • 4.2.2 免费增值模式
  • 4.2.3 订阅模式
  • 4.2.4 数据即服务模式
  • 4.3 数据流通与协作模式创新
  • 4.3.1 数据流通与跨界融合
  • 4.3.2 数据流通与平台经济
  • 4.3.3 数据流通与产业集群
  • 第5章 数据流通场景:社会活动
  • 5.1 数据流通与社会治理
  • 5.1.1 数据流通与电子政务
  • 5.1.2 数据流通与智慧交通
  • 5.2 数据流通与日常生活
  • 5.2.1 数据流通与智慧教育
  • 5.2.2 数据流通与智慧医疗
  • 第6章 数据流通的市场生态体系
  • 6.1 从数据流通到数据交易
  • 6.1.1 数据流通与数据交易的概念
  • 6.1.2 数据交易市场现状
  • 6.2 数据交易的参与者
  • 6.2.1 参与数据交易的经济主体
  • 6.2.2 参与数据交易的主体:技术视角
  • 6.3 数据交易的场所
  • 6.3.1 场内交易
  • 6.3.2 场外交易
  • 第7章 数据流通的市场机制
  • 7.1 数据的产权界定与保护
  • 7.1.1 数据相关权属的概念
  • 7.1.2 数据产权界定的难点
  • 7.1.3 数据产权界定与保护的措施
  • 7.2 数据的估值和定价
  • 7.2.1 数据估值和数据定价的概念
  • 7.2.2 数据的内在属性与价值
  • 7.2.3 数据的使用属性与价值
  • 7.2.4 数据估值模型
  • 7.2.5 数据定价机制
  • 7.2.6 数据定价步骤
  • 第8章 数据流通的现状与展望
  • 8.1 数据要素的现状与展望
  • 8.1.1 数据要素或为传统企业第二曲线带来破局机会
  • 8.1.2 工业大数据产品或成新蓝海
  • 8.1.3 数据资产入表加速或将引发三波浪潮
  • 8.1.4 三层架构支撑数据要素流通体系
  • 8.1.5 面向数据资产时代企业需循序渐进
  • 8.2 数据要素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 8.2.1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目标
  • 8.2.2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三轴三体
  • 8.2.3 数据要素市场的三重驱动力
  • 8.2.4 做市商的引入与数据要素市场激活
  • 第9章 数据流通的挑战与应对
  • 9.1 数据流通面临的问题
  • 9.1.1 数据流通中的安全基础
  • 9.1.2 数据流通中的制度建设
  • 9.1.3 数据流通中的社会责任
  • 9.2 数据流通问题的应对举措
  • 9.2.1 法律法规层面
  • 9.2.2 技术层面
  • 9.2.3 教育培训层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