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探讨艺术家及其作品周围的道德灰色地带。

内容简介

近年来,关于流行艺术家的不当言论和行为,甚至某些犯罪行为的揭露比比皆是。加上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对曾经喜爱的艺术家隐藏的生活开始保持警惕和批判的目光。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会影响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失德艺术家?以及,还能欣赏他们的作品吗?

本书中,作者运用哲学工具,为这一困扰我们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敏锐的洞察。作者认为,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不仅会影响公众对其作品意义的解读,而且还会影响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作品提供了强大的情感资源,使我们能够在艺术世界中探索道德的复杂性,进而与不道德行为做斗争。

因此,我们不应该回避那些失德艺术家的作品,而应该更加深思熟虑地参与其中,并且做出判断:当艺术家有不道德言行时,应该于何时何地在艺术和艺术家之间划清界限。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主编序
  • 致谢
  • 导言
  • 第一章 对魔鬼的同情:失德艺术家会做更糟糕的艺术吗?
  • 第二章 同谋与团结:欣赏失德艺术家的作品是错误的吗?
  • 第三章 改革艺术世界:失德艺术家应该被“取消”吗?
  • 第四章 爱、信任与背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失德艺术家?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艺术与社会译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对魔鬼的同情?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到我,就在于作者所列举的失德艺术家案例,大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当然也不乏有几个令人乍舌的个案)。艺术、哲学这两者,本身就足够深奥,而作者本身也是深耕于艺术与哲学领域,故能巧妙地将艺术与哲学交织,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行为及其道德失范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整本书看下来,颇似当年沉浸于《洞穴奇案》的思辨之旅,尽管两者探讨的领域截然不同。作者的讲述方式也是有些特色,他能用贴近生活的语句让人豁然开朗,随后又迅速切换视角,继续深入剖析,这种灵活多变的论述手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读罢全书我真能体会到,想要在艺术与道德之间划清绝对界限,是有多么不容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并不现实。我们或许可以寻求一种平衡,即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保持理性,避免盲目崇拜或神化艺术家,以一种相对超脱的 “路人” 心态来界定自己的立场。然而,面对那些因共鸣而生的强烈情感与热情,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这不禁让人感叹,哲学思考的魅力与纠结并存。它促使我们不断反思,如何在享受艺术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也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理性地审视与评判。若是能厘清这个限度所在,我觉得对于饭圈的管理上,也会很有帮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艺术家的道德水平和作品价值并非总是直接相关,但道德缺陷的确会影响艺术价值。我们既要考虑作品本身的表达,也要关注它对观众的实际影响。2. 作为 “粉丝”,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艺人行为的 “道德同谋”。我们应该思考自己通过支持某个艺人或作品传达了什么样的信号,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3. 简单地 “取消” 失德艺人可能会回避问题而非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理性和平衡的态度,有限度地抵制不当行为,同时增加公共讨论。我们可以在厌恶艺人某些行为的同时,仍然欣赏他们的某些作品。4. 艺术能帮助我们体验生活之外的经历,拓宽思考边界。我们应该勇于体验更多可能性,通过独立思考和审视来检验自己的道德标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可能会感觉到生活变得好像有些复杂,好像很多轻松的事情变得很复杂,这就是哲学思考的双刃剑,或者叫 “知识的诅咒”,知识越多,生活得越累,因为你无法对以前熟视无睹的东西视而不见了。但是这并不应该成为阻止我们思考、去行动的理由,难道想不清楚道德同谋关系,我们就不买车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如果在意那一部分的感受,比如说可以选择有 “公平钴” 认证,明确拒绝使用问题钴矿的车企。就像因为有艺人 “塌房” 的风险,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艺术,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伦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生活,把自己闭锁起来,恰恰相反,我们需要更勇敢地体验更多可能性,通过我们的思考,让知识的诅咒成为祝福,让自己变得更好。

          1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