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8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
内容简介
中国从古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了民族地区古村落的文化建设,也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保护与发展中国古村落,为古村落竞逐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契机。本书以中国古村落保护与申遗为主线,将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和古村落等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乡村经济及未来乡村发展趋势的经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构建一个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究中国古村落保护与申遗的关系,特别是这种关系将如何促进古村落世界遗产OUV的实现是本书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对其方法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本书为全国及全球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是一本学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著。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一记忆乡愁,传承中华智慧
- 序二青年学人的所思,所为,所书
- 前言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过程及现状
- 一 研究过程
- 二 研究现状
- 第二章古村落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用语定义
- 一 古村落的相关概念
- 二 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三 指标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先行评价认证标准
- 一 UNESCO世界文化遗产评价认证标准
- 二 中国传统村落评价认证标准
- 第三节 评价认证标准的差异性
- 一 评价方法的差异性
- 二 评价领域的差异性
- 第三章古村落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一 中韩日三国古村落的关系
- 二 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中、日、韩世遗古村落入选比较分析
- 一 古村落入选UNESCO世遗名录的现状
- 二 古村落UNESCO世界文化遗产的特征
- 第三节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
- 一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比较
- 二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 三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第四节 古村落申遗的方法比较研究
- 一 中国古村落申遗的方法分析
- 二 韩国、日本古村落申遗的方法分析
- 三 古村落保护方法与价值活用的体系研究
- 四 世遗古村落带来的启示
- 第四章古村落保护与申遗的评价指标开发
- 第一节 评价指标项目建立
- 一 评价指标项目的比较分析
- 二 预备评价指标项目的导入
- 三 指标认证的专家问卷调查
- 第二节 评价指标开发
- 一 评价指标开发的原则
- 二 评价指标的目标
- 三 评价指标的构建计划
- 第五章古村落保护与申遗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评价模型构建
- 一 评价认证要素设定的技术性方法
- 二 评价指标项目模型构建
- 三 评价认证指标项目等级标准的设定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 评价计划方法的应用
- 二 评价标准的应用
- 三 评价认证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四 评价认证指标体系构建
- 第六章实证研究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实例选择的标准
- 一 中国古村落现状分析
- 二 可持续保存的选择标准
- 第二节 实例应用
- 一 中国正式UNSECO世遗古村落
- 二 中国预备UNSECO世遗古村落
- 三 实例应用综合比较分析与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指标验证
- 一 指标验证概要
- 二 各领域的差异性指标验证
- 第四节 期待效果与策略方案
- 一 期待效果
- 二 改进措施
- 三 应对策略
- 第七章古村落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依托申遗的基础来进行古村落保护与发展
- 一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案例
- 二 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与原则
- 第二节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策略
- 一 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策略
- 二 古村落遗产的真实性策略
- 三 古村落遗产的价值性策略
- 第三节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方法体系
- 一 古村落保护与绿色设计的案例应用
- 二 古村落保护与绿色设计方法
- 三 古村落保护与绿色设计的模型构建
- 四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
- 第四节 古村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 一 古村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再认识
- 二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策略
- 第八章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