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5.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迎来万亿级新赛道,投资机遇多,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内容简介
能源革命是带动产业变革、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新能源市场规模巨大、空间巨大,是中国经济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新增长点,前景广阔。中国培育了优势充足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风电、光伏、氢能、储能蓬勃发展。从投资的角度看,这是最好的赛道,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如何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重大机遇?三大核心方向:绿色交通(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充换电站),绿色能源(包括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绿色商业机遇(包括碳足迹、碳交易、碳捕捉和利用、数字能源)。这些领域前沿技术集聚、创新发展快、投资机遇多,其中储能、氢能、智能驾驶是新能源万亿级新赛道,就像几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处于爆发前夜。投资真正的核心是占赛道、选人和长期战略性持有。
政策的支持、大规模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意义重大。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能高效,车桩比、加氢站都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中国的新能源要技术过硬,要向世界输出。这不仅是以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为代表的产能输出,更应是品牌的输出、口碑的输出、技术的输出,在促进世界低碳发展的同时,实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 第一章 新能源革命:低碳转型战略选择,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
- 第一节 全球能源革命:能源的利用决定了时代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能源革命:能源消费、供给和技术革命,国家安全新战略
- 第三节 新能源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第四节 新能源时代能否改写未来国际能源格局
- 第五节 新能源大趋势:清洁低碳、结构多元、数字化、高效率
- 第一部分 绿色交通:新能源革命未来已来,拥抱未来
- 第二章 全球新能源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第一节 新能源时代的大国布局,加快电动化转型
-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产业链:新一轮汽车产业革命,谁主沉浮
- 第三节 百年汽车大变局,守得云开见月明
- 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接黄金15年
- 第一节 中国汽车行业,站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舞台中央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从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
-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多方入局,争雄天下
- 第五节 顺应时代,中国汽车行业在变局中屹立,迎接黄金15年
- 第四章 新能源动力电池:新能源时代,得电池者得天下
- 第一节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 第二节 动力电池加速乘用渗透,氢燃料电池拓展商用场景,多元化技术协同
- 第三节 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产能出海、回收利用“新蓝海”
- 第五章 新能源智能驾驶:车联万物,畅想智行
- 第一节 电动化后看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
- 第二节 技术与安全是首要考量,配套与成本是落地关键
- 第三节 政策呵护发展,各国抢占制高点
- 第四节 智能驾驶的未来:车联万物,畅想智行
- 第六章 新能源新基建:充电桩和换电站,谁是未来
- 第一节 新能源时代,构建新型充换电模式正当时
- 第二节 充电桩:直流快充大发展,充电运营新模式
- 第三节 换电站:车电分离新模式,商用换电更适配
- 第四节 智能化充换电:乘用车看充电,商用车看换电
- 第二部分 绿色能源: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催生新万亿级赛道
- 第七章 新能源光伏:未来最大的绿电来源
- 第一节 “双碳”时代,光伏是未来最大的绿电来源
- 第二节 光伏政策:从补贴到退坡,平价大发展时代来临
- 第三节 光伏产业链:上游看原料,中游看技术,下游光储结合
- 第四节 光伏技术:硅片、电池、逆变器
- 第五节 光伏的未来:电力市场化、分布式、光储+虚拟电厂
- 第八章 新能源风电:走向世界,走向深远海
- 第一节 风力是优质绿色能源,我国引领全球风电发展
- 第二节 我国风电产业链完备,海上风电按下“快进键”
- 第三节 风电平价:降本增效,缓解补贴退坡痛点
- 第四节 风电的未来:陆海共振,走向深远海
- 第九章 新能源储能:“绿电+储能”是最终梦想
- 第一节 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
- 第二节 储能多技术路线协同,加速应用落地
- 第三节 储能突破了新能源的发电用电短板
- 第四节 储能的未来:多类技术协同,数字化运营模式
- 第十章 新能源氢能:最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
- 第一节 能源清洁化时代,氢能突出重围
- 第二节 绿氢来源:风电、光伏电解水制氢
- 第三节 绿氢储能:大规模、长周期的能量存储方案
- 第四节 绿氢交通:氢燃料电池应用的关键领域
- 第五节 绿氢化工、冶金:实现低碳化的重要原材料
- 第六节 氢能的未来:制氢低成本、储氢高技术
- 第三部分 绿色机遇:新能源酝酿新商业模式
- 第十一章 碳足迹、碳交易:碳中和带来巨大机会
- 第一节 碳足迹和碳交易: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碳足迹,核算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 第三节 碳交易,市场化交易结算碳排放权
- 第四节 碳市场的未来:完善机制,扩大主体覆盖,多元化工具
- 第十二章 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技术减碳新模式
- 第一节 实现碳中和,就要固定“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
- 第二节 运行机制:把碳捕集、利用、封存起来
- 第三节 技术减碳的未来: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增强盈利
- 第十三章 能源数字化,新能源新场景
- 第一节 数字能源时代:能源不仅要低碳化,还要智能化
- 第二节 能源数字化:场景众多,价值巨大
- 第三节 能源供给数字化:虚拟电厂、V2G高效有序利用能源
- 第四节 能源消费数字化:从绿色建筑到交通运输
- 第五节 数字能源的未来:更高效地产能、用能
- 附录 中国新能源企业实力排行榜2023:换道超车
- 第一节 新能源品牌车企排行:中国“换道超车”,万马奔腾
- 第二节 动力电池排行:领先全球,巨人之战
- 第三节 新能源智能化排行:新万亿级赛道,第二次浪潮
- 第四节 新能源潜力榜:各领域独角兽辈出,机遇无限
- 第五节 新能源光伏排行:硅料企业看产能,电池企业看技术迭代
- 第六节 新能源氢能排行:制加储用,新型能源体系蓄势待发
- 第七节 新能源风电排行:走向世界,走向远海
- 第八节 新能源储能排行:风光配储,各大技术路线竞争
- 第九节 新能源充电排行:新能源新基建,运营新模式
- 第十节 新能源城市排行:改写区域格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发力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