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安东尼·格拉夫敦作品,细致描述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智识生活。

内容简介

从弗朗西斯·培根到巴拉克·奥巴马,历代思想家和政治领袖都曾经抨击人文主义者是不爱劳动的书呆子。

而在本书中,享有盛誉的历史学家安东尼·格拉夫敦介绍了书籍制作过程中的诸多凌乱而复杂的细节,并邀请我们将近代早期欧洲的学者视为勤奋的劳动者。他细致入微地展现了造就书籍黄金时代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编纂笔记、誊抄并修正文本与校样、筹备复本。他让我们看到,学者们的勤勉如何塑造了那些影响深远的书本、专著和伪书。

本书追溯17、18世纪的人文主义文本研究方法的转变,探究神学争论对16世纪学者所产生的、既是支持也是制约的影响。格拉夫敦在人文主义传统与智识创新、文本学习和工艺知识之间、在手稿与印刷品之间建立了全新的联系。

重要的是,格拉夫敦明确了一点:书籍制造的基本细节对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想的生命力取决于双手的劳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做书:人文主义者之道
  • 第1章 指尖染墨的人文主义者
  • 印刷工场里的校对人员
  • 校对者的任务
  • 印刷之前的校对
  • 校对:妇孺的差事?
  • 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校对活动:案例研究
  • 罗马的校对活动:案例研究
  • 作为编辑活动的校对
  • 校对哥白尼的著作
  • 第2章 手持占卜杖的文献学家
  • 伊萨克·卡索邦与采信的基础
  • 卡索邦对卜测的看法
  • 文献学家对卜测的看法:众口一词的反对
  • 被视为黑魔法的占卜
  • 费奇诺与伊拉斯谟对文献学和卜测的看法
  • 印刷工场里的卜测活动
  • 卜测在近代早期学术界的使用
  • 近代和古代的卜测
  • 第3章 让·马比雍开创古文字学
  • 以字体为研究对象
  • 《古文献学论》的影响
  • 蒙森之前的字体研究
  • 向书写大师们学习
  • 马比雍制造知识
  • 第4章 波利多罗·维尔吉利揭示基督教的犹太起源
  • 拉比耶稣
  • 基督教的犹太起源:近代早期的一种假设
  • 比较学者与古物研究者
  • 历史、编集与犹太人:约翰内斯·伯姆与波利多罗·维尔吉利
  • 从仪式的发明到基督教的历史化
  • 第5章 马修·帕克创建档案馆
  • 帕克的收藏:图书馆与档案馆
  • 收藏家帕克
  • 帕克的范例和实践:有目的的收集
  • 帕克与过去
  • “让我创造证据,我就能自证观点”:帕克与写本
  • 帕克与档案馆
  • 一本书能成为档案馆吗?来自1572年的观点
  • 帕克及其榜样:过去和现在的文献历史学家
  • 第6章 弗朗西斯·丹尼尔·帕斯托里乌斯制作笔记本
  • 新世界里的传统之士
  • 关于许多笔记本的制作
  • 页边注中的生活:作为手艺和天职的阅读
  • 帕斯托里乌斯与老普林尼:案例研究
  • 摘录实践及其意义
  • 帕斯托里乌斯的遗产:德意志学界的晚期人文主义
  • 对传统的批判:帕斯托里乌斯与他的德意志同行
  • 博学与批判主义
  • 第7章 维泰博的安尼奥对犹太人的研究
  • 伪书王子
  • 安尼奥与犹太人
  • 安尼奥与圣哲罗姆:词源学、编集与修正主义历史学
  • 安尼奥的犹太友人?
  • 安尼奥的犹太文献来源
  • 安尼奥所处世界中的《塔木德》及其读者
  • 基督教汇编作品与犹太人的学问
  • 作为原始资料的《塔木德》:安尼奥等人如何对比古代制度
  • 第8章 约翰·凯斯关于历史的争论
  • 医者兼学者
  • 大学之间的战争
  • 本案例中的文献
  • 证据的标准
  • 凯斯与帕克:研究中的合作
  • 文献学家凯斯
  • 凯斯对图书馆与研究的态度
  • 凯斯与历史
  • 文献的权威性
  • 古物研究者与对过去的感知
  • 第9章 巴鲁赫·斯宾诺莎读《圣经》
  • 对斯宾诺莎的不同认识
  • 学术批判:传统与转型
  • 斯宾诺莎对《希伯来圣经》的批评
  • 斯宾诺莎与早期批判传统
  • 批判性对话?斯宾诺莎世界里的人文主义批判
  • 向对手学习:斯宾诺莎与他的文献来源
  • 斯宾诺莎与《圣经》的作者身份
  • 斯宾诺莎所忽略的
  • 结语 墨渍所揭示的
  • 致谢
  • 译后记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一本书,都来之不易

    即使在现代,对于这些知识生产者来说,生产知识的过程也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作者书中所描述的时代,作为 “猎书人” 跋山涉水访求古物的辛劳姑且不论,光是案牍之劳形,也同样超乎我们局外人的想象。在本书序言部分,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叙述 16 世纪德意志人文主义者约翰内斯・博姆用 “剪刀”“浆糊” 和 “笔记本” 制作 “民族志畅销书”《天下诸民族的风俗、律法和仪式》—— 概言之,复制、剪切和粘贴。这种如今显然属于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放在文艺复兴时期却被视为理所当然并广受欢迎 —— 通过发现古典时代的典籍(剪刀)、引述过去的智慧(笔记)、加入个人的意识(浆糊),人文主义者们创造了全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使得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被后世冠以 “近代早期”(即我们当下时代的开端)之名。在此过程中,知识的创造藏匿于对过去知识的搬运活动,并以 “拼贴集”(如前述博姆的 “著作”)、文献汇编及摘引(第四章和第九章分别以维尔吉利和斯宾诺莎两位不同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事迹对此进行了展现)、档案馆(第五章)、笔记本(第六章帕斯托里乌斯及其《蜂巢》)乃至伪书(第七章的 “伪书王子” 安尼奥)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 尤其是最后者,受中学历史教育的影响,我们更加熟悉的恐怕是瓦拉(《< 君士坦丁赠礼 > 伪作考》的作者)等以 “辨伪者” 形象示人的人文主义者;然而维泰博的安尼奥的事迹更为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者的另一种面相:他们或许是辨伪者,但为了宣言自身思想,同时也有可能是伪书的制作者 —— 一如汉代古文经学和晚清孔子改制的拥趸们,“托古” 从来都是 “改制” 者们的利器。过去与未来、复制与创造、造假与辨伪、信仰与祛魅、“理论” 工作与 “机械” 工作、书斋与乡野…… 通过作者在各章节所进行的一系列人物研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近代早期人文主义者们所具有的复杂特性,而这些复杂甚至矛盾的性质,既来自于他们所身处的过渡时代,同样又标定了由过去向未来发展的方向。

      1
      1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