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耶鲁大学教授丹尼尔·马科维茨为你揭露优绩主义的真相。

内容简介

在如今这个年代,成为精英意味着什么?卷学历,刷简历,从事光鲜的工作,以拼命加班为荣,精心择偶以培育优秀的下一代……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话足以概括精英社会的现状。努力就会成功吗?也许。但历经万难成为人上人后,顶层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安逸。昂贵的教育投入和工作所带来的人格异化与时间饥荒,是成为精英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本书中,耶鲁大学教授丹尼尔·马科维茨从精英身份出发,揭露了20世纪中叶以来优绩主义给美国带来的阶层分化与结构失衡。美国生活的一条公理是:一个人的优势或成就理应来自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而非世袭的地位和身份。但恰恰是这种主导社会的优绩主义教条(而非对其的偏离),打造了新的特权的集中和传递机制。

马科维茨运用海量数据揭示了优绩主义的内部机制和后果:中产阶层的工作岗位边缘化,收入停滞,与劳工阶层逐渐趋同;精英则通过垄断教育资源和高薪职位积累大量的财富,同时自身陷入竞争和内卷的困境。这是一个社会流动口径收窄、结构趋于病态的局面,一个对所有人都无益的陷阱。作者呼吁,美国应该降低教育的竞争激烈程度,让中等技能的劳动力重新回到经济生产的中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部分 优绩主义及其诱发的不满
  • 第一章 优绩主义革命
  • 第二章 优绩主义的危害
  • 第三章 即将到来的阶层战争
  • 第二部分 优绩主义是如何运作的
  • 第四章 工作的富人
  • 第五章 优势的传承
  • 第六章 工作:光鲜亮丽与暗淡无光
  • 第三部分 新的贵族统治
  • 第七章 全线分隔
  • 第八章 滚雪球式扩大的不平等
  • 第九章 优绩的神话
  • 结语 我们应该做什么?
  • 致谢
  • 图和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精英陷阱》。一股能强烈感受到却无法言说的挫败感笼罩在两个阶层的上方 —— 中产阶层前所未有的怨恨与精英阶层令人费解的焦虑,犹如一条河流里的两个漩涡,发源于同一股水流。在美利坚合众国这片号称自由世界的土地上,虽然不再有传统意义上国王和贵族,但这里却成了精英世袭罔替的天堂。精英以及他们的后代以一种看似合理合法的方式左右着人们的命运,而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却让人意外。《精英陷阱》里作者通过优绩主义这扇窗口揭露了美国社会残酷而冰冷的一面。精英在美国不仅是高高在上,更可以享受着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最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权会被理所当然地传给子女。1. 优绩主义美国著名学者桑德尔曾在大作《精英的傲慢》里提到,优绩主义在美国变得极为普遍。简单来说,那就是社会精英普遍认为自己的成功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获得的,并视所拥有的一切为理所应得的。看过《成功与运气》《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读者,自然会明白现实生活中的成功是多个因素综合之后的结果,运气时常会成为不可小视的一部分。可在这群精英的眼中却并不这么看,甚至认为自己的努力值得拥有所有的特权。上学要上最好的,赚钱要拿最多的,这种特权逐渐蔓延开,甚至成为了一种应得的权利。那些精英养育出的子女更是变本加厉。故而可以说那些掌握了巨大资源的美国精英总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特权而更加肆无忌惮。赢家通吃,或许是互联网世界里的游戏规则,可这也在现实中成为了很多精英的一种默认规则。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看似完美无缺,可实际上看似再公平的游戏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更近一步说,这些所谓的精英并非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才获得这些特权,反而是依仗本身就占据的那些优势和资源。这就像是在一场看似公平的游戏里从头到尾靠作弊和外挂一路领先。2. 美式科举不同于以往贵族那种依靠土地和财富等传统手段来获得优势,现在的美国精英所通过的方式更为隐秘也更加公开透明,甚至有些时候让人难以批评。这就像万斯在《乡下人的悲歌》里指责他的底层白人兄弟过于懒惰,更像是一种既得利益者的傲慢和偏见。不可否认,这些精英或许还没有出生就已经开始卷入到了这种要拼命的人生游戏之中。《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我在上东区做家教》一再告诉读者,美国的精英阶层对于子女的教育有多用心。单就这中间所耗费的巨额资金,足以让其在看似公平的游戏里获得他人难以比拟的优势。这简直就像是在科举考试中,看似公开透明公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不公。一个偏远山区的孩子只能依靠几本教材,可这些富人家的孩子不光可以拥有私人家教,甚至可以获得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支持,最终会花落谁家不言而喻。3. 教育工作美国精英阶层展现出来的这种不公可以说是多个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集中在了教育和工作上。从出生争夺幼儿园到一路占据名校的优势位置似乎变成了小圈子里专属的游戏。用书中的话来说,精英阶层通过教育的方式将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和优势遗传给了下一代,既不用缴遗产税还可以让其做大做强。夫妻之间的强强联合,更是让这种巨大的优势在后代身上得到完美体现。过去你可能还会沉浸于文艺题材里嫁入豪门的爽文戏码,可在现实中这种压根就不可能发生。美国精英阶层的婚姻不光是强强联合,更是小圈子里的近亲繁殖。在教育上的大量投资,让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必须以拼命的方式来完成对于自身的训练,让自己变成具有超强能力的人。一旦如此,在工作中更容易借此获得超高的报酬。换句话说,美国精英阶层哪怕看似白手起家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亿万身家,也不过是上一代不计其数的投资取得了理想回报罢了。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会通过政治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变得更为牢固。这些站在顶端的精英,以拼命工作标榜自己,却也享受和占据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各种资源。《不公正的胜利》里偷税漏税还算常规操作,《隐秘帝国》里一掷千金去游说和左右政策的做法更是司空见惯。4. 美国折叠《制造贫困》里作者直指美国的不公平是因为分配制度的劫贫济富,而在本书中作者则认为这种根源还在于优绩主义。通过大家都接受的方式将精英阶层的不公平优势以及其私相授受变成了一种光明正大的合理合法操作。如果说技术的出现会改变什么的话,那可能就像《履单》里一样底层劳工一无所有,上层精英无所不有。这些精英通过对于自身的不断投资,将自己变成了需要管理的资本,从而赚得盆满钵满。剥削压迫自己的方式确实会让人有身处地狱的感受,可由此攫取的巨额财富和遥遥领先的社会地位让这笔生意极其地有利可图。身体或许暂时在地狱,可生活却时常身处天堂。美国精英的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在小圈子里广为流传,大多数的外人却鲜有耳闻。看似庞大的美国却早已变得极度隔离,一片土地也折叠出了天壤不同的国度。有钱人的无所欲为是中产和穷人无法想象的。可这些在美国精英阶层不过是普通的日常。哪怕是闹出华尔街金融危机这样的滔天大祸也不用担心遭受什么惩罚。5. 前路渺茫作者在书中对美国的现状和未来表示担忧。一方面揭露了优绩主义裹挟下美国精英日渐逼近极限,沉迷黄赌毒、抑郁自杀不在少数;另一方面这些既得利益者在这种军备竞赛的游戏里难以放手,哪怕成为赢家也会损失惨重。在犀利的言语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爱之深责之切,可不管是最后的建议还是参考,更多还是一些聊胜于无的举动。坦白来说,即便你明白美国精英玩的这个游戏,也不会有什么有效措施加以阻止。或许像特朗普这样煽动民意,借底层民众的不满来实现自己目的,更像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像作者那样鼓励大家稍微减缓一下竞争强度的,只能算是温和到无力的善意提醒。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倾向于《制造贫困》里从制度层面发力的思路,可要在这样一个被保守精英世袭罔替的小圈子里撕开口子可不那么容易。要是考虑到其时常会像《埃隆・马斯克传》的主人公一样拥有数量可观的拥趸。短时间内,我们作为普通民众,只能看着这种不公的现象继续持续下去。不知道这种疯狂的游戏什么时候会慢下来,也不知道撞上什么会停止。或许等这群人破解了自身的生理极限,或许是下一次的热核战争。6. 写在最后平心而论,本书作者的出发点是优绩主义,将其中赢家通吃的逻辑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依靠单一因素来解释复杂社会,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尽管这种解释框架有着极强的说服力,甚至让读者感慨于美国精英这种极端拼命的生活方式,可这大概就像《围城》一样让人难以寻找到合适的解决之道。书中美国精英的生活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却给人不少的启发。比如说在 AI 爆发的当下,被取代的往往是中产和底层,那些精英却可以因此牟取暴利。《朝不保夕的人》提醒我们哪怕从事自由工作也难以实现人生的自由,却时常会遭受生活的动荡。可对于这些美国精英,不敢说完全没有影响,至少是在相对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或许还以为危机来临这些人损失会比自己严重,却忘记了其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可以更好规避风险,说不定会借此发一笔横财。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你想拼命,可那些比你优秀还比你有钱的人早就开始拼命了,你凭什么以为自己可以弯道超车,又有何自信以为自己可以逆袭成功。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英世袭的美国

      在美利坚合众国这片号称自由世界的土地上,虽然不再有传统意义上国王和贵族,但这里却成了精英世袭罔替的天堂。精英以及他们的后代以一种看似合理合法的方式左右着人们的命运,而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却让人意外。《精英陷阱》里作者通过优绩主义这扇窗口揭露了美国社会残酷而冰冷的一面。精英在美国不仅是高高在上,更可以享受着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最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权会被理所当然地传给子女。1. 优绩主义美国著名学者桑德尔曾在大作《精英的傲慢》里提到,优绩主义在美国变得极为普遍。简单来说,那就是社会精英普遍认为自己的成功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获得的,并视所拥有的一切为理所应得的。看过《成功与运气》《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读者,自然会明白现实生活中的成功是多个因素综合之后的结果,运气时常会成为不可小视的一部分。可在这群精英的眼中却并不这么看,甚至认为自己的努力值得拥有所有的特权。上学要上最好的,赚钱要拿最多的,这种特权逐渐蔓延开,甚至成为了一种应得的权利。那些精英养育出的子女更是变本加厉。故而可以说那些掌握了巨大资源的美国精英总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特权而更加肆无忌惮。赢家通吃,或许是互联网世界里的游戏规则,可这也在现实中成为了很多精英的一种默认规则。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看似完美无缺,可实际上看似再公平的游戏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更近一步说,这些所谓的精英并非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才获得这些特权,反而是依仗本身就占据的那些优势和资源。这就像是在一场看似公平的游戏里从头到尾靠作弊和外挂一路领先。2. 美式科举在阅读完本书之后,我不免发现这些美国精英所沉迷的优绩主义,就像是一种美式科举。只不过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直到死了也很难结束。不同于以往贵族那种依靠土地和财富等传统手段来获得优势,现在的美国精英所通过的方式更为隐秘也更加公开透明,甚至有些时候让人难以批评。这就像万斯在《乡下人的悲歌》里指责他的底层白人兄弟过于懒惰,更像是一种既得利益者的傲慢和偏见。不可否认,这些精英或许还没有出生就已经开始卷入到了这种要拼命的人生游戏之中。《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我在上东区做家教》一再告诉读者,美国的精英阶层对于子女的教育有多用心。单就这中间所耗费的巨额资金,足以让其在看似公平的游戏里获得他人难以比拟的优势。这简直就像是在科举考试中,看似公开透明公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不公。一个偏远山区的孩子只能依靠几本教材,可这些富人家的孩子不光可以拥有私人家教,甚至可以获得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支持,最终会花落谁家不言而喻。3. 教育工作美国精英阶层展现出来的这种不公可以说是多个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集中在了教育和工作上。从出生争夺幼儿园到一路占据名校的优势位置似乎变成了小圈子里专属的游戏。用书中的话来说,精英阶层通过教育的方式将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和优势遗传给了下一代,既不用缴遗产税还可以让其做大做强。夫妻之间的强强联合,更是让这种巨大的优势在后代身上得到完美体现。过去你可能还会沉浸于文艺题材里嫁入豪门的爽文戏码,可在现实中这种压根就不可能发生。美国精英阶层的婚姻不光是强强联合,更是小圈子里的近亲繁殖。在教育上的大量投资,让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必须以拼命的方式来完成对于自身的训练,让自己变成具有超强能力的人。一旦如此,在工作中更容易借此获得超高的报酬。换句话说,美国精英阶层哪怕看似白手起家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亿万身家,也不过是上一代不计其数的投资取得了理想回报罢了。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会通过政治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变得更为牢固。这些站在顶端的精英,以拼命工作标榜自己,却也享受和占据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各种资源。《不公正的胜利》里偷税漏税还算常规操作,《隐秘帝国》里一掷千金去游说和左右政策的做法更是司空见惯。4. 美国折叠《制造贫困》里作者直指美国的不公平是因为分配制度的劫贫济富,而在本书中作者则认为这种根源还在于优绩主义。通过大家都接受的方式将精英阶层的不公平优势以及其私相授受变成了一种光明正大的合理合法操作。如果说技术的出现会改变什么的话,那可能就像《履单》里一样底层劳工一无所有,上层精英无所不有。这些精英通过对于自身的不断投资,将自己变成了需要管理的资本,从而赚得盆满钵满。剥削压迫自己的方式确实会让人有身处地狱的感受,可由此攫取的巨额财富和遥遥领先的社会地位让这笔生意极其地有利可图。身体或许暂时在地狱,可生活却时常身处天堂。美国精英的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在小圈子里广为流传,大多数的外人却鲜有耳闻。看似庞大的美国却早已变得极度隔离,一片土地也折叠出了天壤不同的国度。有钱人的无所欲为是中产和穷人无法想象的。可这些在美国精英阶层不过是普通的日常。哪怕是闹出华尔街金融危机这样的滔天大祸也不用担心遭受什么惩罚。5. 前路渺茫作者在书中对美国的现状和未来表示担忧。一方面揭露了优绩主义裹挟下美国精英日渐逼近极限,沉迷黄赌毒、抑郁自杀不在少数;另一方面这些既得利益者在这种军备竞赛的游戏里难以放手,哪怕成为赢家也会损失惨重。在犀利的言语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爱之深责之切,可不管是最后的建议还是参考,更多还是一些聊胜于无的举动。坦白来说,即便你明白美国精英玩的这个游戏,也不会有什么有效措施加以阻止。或许像特朗普这样煽动民意,借底层民众的不满来实现自己目的,更像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像作者那样鼓励大家稍微减缓一下竞争强度的,只能算是温和到无力的善意提醒。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倾向于《制造贫困》里从制度层面发力的思路,可要在这样一个被保守精英世袭罔替的小圈子里撕开口子可不那么容易。要是考虑到其时常会像《埃隆・马斯克传》的主人公一样拥有数量可观的拥趸。短时间内,我们作为普通民众,只能看着这种不公的现象继续持续下去。不知道这种疯狂的游戏什么时候会慢下来,也不知道撞上什么会停止。或许等这群人破解了自身的生理极限,或许是下一次的热核战争。6. 写在最后平心而论,本书作者的出发点是优绩主义,将其中赢家通吃的逻辑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依靠单一因素来解释复杂社会,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尽管这种解释框架有着极强的说服力,甚至让读者感慨于美国精英这种极端拼命的生活方式,可这大概就像《围城》一样让人难以寻找到合适的解决之道。书中美国精英的生活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却给人不少的启发。比如说在 AI 爆发的当下,被取代的往往是中产和底层,那些精英却可以因此牟取暴利。《朝不保夕的人》提醒我们哪怕从事自由工作也难以实现人生的自由,却时常会遭受生活的动荡。可对于这些美国精英,不敢说完全没有影响,至少是在相对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或许还以为危机来临这些人损失会比自己严重,却忘记了其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可以更好规避风险,说不定会借此发一笔横财。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你想拼命,可那些比你优秀还比你有钱的人早就开始拼命了,你凭什么以为自己可以弯道超车,又有何自信以为自己可以逆袭成功。言及至此,并非传播负能量,只是希望更多人可以认清一些基本事实。看清了现实残酷的一面,至少可以少踩一些坑,少一些错,让自己本就难以承受风险的人生更为靠谱一些。要是像《大地上的亲人》里农民子弟过早放弃教育,那无疑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哪怕我们不能像书中的富人可以在教育上挥金如土,但依然可以借此获得一个更好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精英陷阱》我觉得不应该说是精英陷阱,而应该说成优绩主义。优绩主义字面意思就行,就是努力追求好的成绩,合格的,标准答案,使自己陷入一个永远不能脱离的死循环。有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很厉害的 “超人”,把所有的陷阱都已经布置好,剩下的就是等待猎物慢慢进入陷阱。也许有点阴谋论的感觉,让一批又一批的所谓精英通过考试,完成业绩,达到所谓的绩效,让后给个甜枣,告诉他们继续加油,然后在下一次泛式革命到来时,毫不留情的在提出公司。最可怕的事情就算是您知道陷阱在哪儿,但还是摆脱不了跌入其中的命运,就算再挣扎,再奋斗,再努力,到头来还是一场骗局。感觉像是一场虚无,走不出去。我们之所以进入是不是有两种推动力,第一欲望,想要所谓的更好的,所以一直被鞭策。第二恐惧,害怕失去一切,当然历史转弯时可是不会顾及车轮上的尘埃。我们深在其中。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