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4千字
字数
2020-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米歇尔·福柯传》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切身之作,讲述他如何成为一代著名知识分子的传奇故事。
内容简介
《回归故里》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重新了解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和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人。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
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
-
1
-
2
-
3
-
4
-
二
-
1
-
2
-
3
-
4
-
三
-
1
-
2
-
四
-
1
-
2
-
3
-
五
-
1
-
2
-
3
-
终章
-
1
-
2
展开全部
一位社会学家对自我和社会的剖析之作
阅读本书的时候,算不上沉重,但足够严肃 —— 至少不是轻松的。司汤达的《红与黑》出版后一个半多世纪的法国,社会阶级的问题,依然严重。其他国家呢?作者迪迪埃・埃里蓬,是法国的思想家、社会学家,也是享有盛誉的《米歇尔・福柯传》的作者。本书以作者回忆的过往为主线,是一部社会学视角下的反思和批判之作。主线围绕作者出身的 "工人阶级"—— 书中也会称之为 "平民阶级"、甚至更为直白的 "底层阶级",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家庭所代表的,法国工人阶级的 "生存困境",涉及到日常生活、教育状况、工作环境、政治态度等方方面面。作者作为工人阶级出身的 "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政治上站在工人一方,反对阶级分化。但另一方面,作者对社会阶级又非常在意,他厌恶自己的工人身份,甚至不愿让同事和朋友接触、认识自己的家人。因此作者一直致力于 "逃离"。逃离家庭、逃离故乡,更重要的是 —— 逃离作者所在的社会阶层。多年之后,作者开始了与家庭的和解,包括对过往的回顾、对自身的反思,同时也是对社会阶级,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制度等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和批判。钦佩作者的坦诚与深刻。得到电子书中,主编荐语是 "讲述他如何成为一代著名知识分子的传奇故事"。故事也许足够 "传奇",作为荐语也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是本书的重点。通过作者的行文方式也能看出,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 "故事"。在作者的回顾中,更多的是自己当时和现在的想法、观点。例如,自己当时的感受,对后续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阶级问题的理论依据、理论和思想的变迁,等等。有两种先天且重要的要素,既无法被逃离,又影响深远。一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二是我们的原生家庭。「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区域,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他和世界的关系。」作者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试图逃离自身所在的原生家庭和社会阶层,无论是空间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但即使作者真的已经成为 "知识分子"、实现了初步的 "逃离",依旧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和社会阶层对他的影响。就像作者自己所说,那构成了他的 "精神内核"。作者作为同性恋人士,最初是通过同性恋人士在社会中遭受的攻击侮辱、甚至是暴力威胁,来探讨压迫与屈从的问题。对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在第五章节中,也做了集中的回顾,当然更多的还是对同性恋问题的社会性探讨。作为《福柯传》的作者,埃里蓬深受福柯的影响。福柯致力于探讨阶级统治与现代权力,例如在他的著作《规训与惩罚》中,惩罚机制的变化,最终也是为统治和权力服务的。而统治和权力,就必然会涉及到阶级关系。因此出生 "工人阶级" 同时实现 "阶级跨越" 的作者,必定会写出这部关乎阶级问题的作品,把压迫和屈服,从同性恋问题扩展到阶级问题。为那些被压迫者,同时甘愿服从压迫而不自知的群众发声。得到听书中,有关于福柯《规训与惩罚》的解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一下。实际上,本书中批判阶级关系等问题时,作者的一些观点也和福柯的思想很贴近。在谈到作者求学时,发现 "工人阶级" 和 "资产阶级" 之间孩子的差异,而法国的教育系统成为了 "筛选" 的工具,作者用了更严厉的形容 ——"地狱式的机器"。作者把学校比作阶级的 "战场","工人阶级"(即 "平民阶级")和 "资产阶级"(即特权阶级)的两种教育方式泾渭分明。"平民阶级" 孩子所受的教育,致力于教授实用型基础知识,以应对日常的生活和基础的工作;而 "特权阶级" 的孩子接受的都是 "非应用" 型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文化,成为了让阶层固化的力量,让阶级压迫变得合法化并持续进行。我们可以看到,在作者笔下法国的教育系统,和在福柯笔下的惩罚机制一样,都是为统治和权力服务的,也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针对教育系统的观点,在阅读一些分析美国教育体制的书籍时,也读到过类似的观点:"平民阶级" 学习生存技能,"中产阶级" 学习技术、管理等,"统治阶级" 学习领导。而美国的社会问题,除了阶级关系,还有种族关系。其他国家呢?作者对家庭的叙述是从外祖母开始的,很多作家的传记,都是从外祖母开始的,可能那是我们能亲身触摸到的最上一层。「外祖母抛弃自己的孩子,定居德国。母亲进了孤儿院、没能完成学业。」外祖母的经历,影响了母亲,继而影响了作者的童年。从这角度讲,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单单是从父母开始的,这多少有点 "宿命论" 的无奈在其中。而在提到父母工作的时候,作者使用的是 "残酷剥削和极致压榨" 这样的词汇。在新的时代中,为了缓和阶级关系,当权的政党不再使用 "阶级" 和 "阶级关系" 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从政治话语中抹去,并不会改变 "平民阶级" 的现状,甚至让这种 "不公平" 经过包装,变得更加不着痕迹,还能骗取他们的选票 —— 即使他们投票的对象所在的政党,并没有他们阶级的成员。在思想家、社会学大师辈出的法国,作者本身又是成功的社会学家,因此作者无论是回顾自己的求学成长历程,还是深刻反思和探讨这些社会问题,必然都会旁征博引。因此书中提到了很多思想家、哲学家,以法国居多,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萨特、福柯、布尔迪厄等,因此具有一定的阅读成本。读者也可以借此机会,对二十世纪法国思想家和哲学家,做一个全面的学习和了解。
与世界和解有可能吗?
偶然听一个播客,里面提到了这本书,看着书名,以为是描述回到故乡的情形。看完后,是作者在回顾一个从出发的起点到达彼岸的过程中充满矛盾的自己,与自己握手言和之前,要弄清楚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会变成那样?为什么与亲兄弟之间的相处模式会变成那样?为什么这个社会如此运转?恨他们,不,他们也是受害者。终究是这个世界对作者施加了暴政,可是他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成为少数的社会漏网之鱼,于是觉醒后,原谅了死去的父亲。与世界和解,不是意味着自此对其俯首称臣,任其摆弄。只不过是认清了真相,从此淡定地追逐自己的目标,实现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下为书籍摘抄:1. 可以重新找回这片 “自我的空间”(热内会这么说),这个我曾极力逃离的地方:一片我曾刻意疏离的社会空间、一片在我成长过程中充当反面教材的精神空间,也是无论我如何反抗,依然构成我精神内核的家乡。2. 如同鲍德温对于父亲的思考,我终于意识到,我父亲身上那种我所排斥和厌恶的东西,是社会强加于他的。他原本就安于自己工人阶级的身份,后来他地位有所提高,于是更加骄傲,即便这种提高非常有限。但工人身份也带给他无数的羞辱,并让他的生活局限得可怜。这一身份还让他处于一种难以逃脱的愚蠢之中,这种愚蠢使他难以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3. 这样就可以阻止他们遵循那一必然规律 —— 离开学校 —— 了吗?这样就足以抵抗社会结构再生产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性是建立在阶级 “习惯” 造成的惰性之上的)了吗?我没有在任何一个方面成为兄弟们的 “守护者”,于是我很难没有负罪感(但已经迟了)。4. 进入市里的高中让我直接接触到了资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尤其是资产阶级家庭的男孩子,因为当时的教学机构还没有开始混合招收男女生)。班上其他有文化(我的意思是:他们携带着正统的文化)的男孩子们的说话方式、衣着,尤其是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闯入者,一个走错房间的人。音乐课可能是最狡猾也是最残忍的测试,它检测人是否具有我们所说的 “文化”,它使人暴露自己与文化有着显而易见的关联性,抑或是生疏感:老师会带许多碟片到课堂上,他不停地让学生试听乐曲片段,当出身资产阶级的学生们忘情地跟唱时,出身平民阶级的学生则私下互相讲些傻乎乎的笑话,或者忍不住放声说话,或者扑嗤一下笑出声。学校系统通过它所有的机构,向它的受众施加一系列社会指令,所有因素会共同作用于那些在屈从指令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己并不属于此地的隔阂感。事实上,我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继续这种本能的反抗,这种反抗没有特定主题,只是表现为总体的倔强态度,包括不顺从、不得体的举止、反感、讽刺、固执的拒绝,最后,就像许多其他人一样,因为外力作用而被无声地剔除出教育系统,但表面上看,这只是单纯由我个人的行为造成的结果;二,便是屈从于学校体制,适应它,接受它的要求,从而成功地将自己留在校园内部。反抗,意味着失败。屈从,意味着自救。5. 从根本上讲,我被两种社会判决所影响:阶级的判决与性向的判决。我们从来都无法逃避这样的审判。我身上携带着这两场审判的痕迹。但因为在我生命中的某个阶段,两者相互排斥,所以我必须将自己塑造为其中一个角色,来对抗另外一个。6. 我很伤心,我回忆起自己的父亲,遗憾没能再见他一面。遗憾过去没有试图理解他。遗憾过去没有试图和他沟通。事实上,我在遗憾自己任凭这个暴力的世界击败自己,就像它曾击败父亲一样。
这才是“把自己作为方法”
“回忆” 这种极其容易陷入涣散琐碎、自我陶醉的问题,在埃里蓬的手中紧实、锋利、完整。看似不经意间对若干社会理论中根本问题的回应极其精彩。这是一部具有文学气质的反思性社会学著作,更是一部社会学视角的去文学性回忆文稿。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