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6千字
字数
2016-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讲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平台逻辑、模式创新、风险监管等内容,是一本互联网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的实用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业务实践为基础阐述了互联网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相融合后所催生的新业态与新变化,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本质与系统逻辑,并结合当前最新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相应商业模式的业务形态、创新突破、面临挑战以及未来展望。同时,本书还专题分析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热点、风险事件以及相应的监管要求,提出了较为清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策略与治理框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序言: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 前言
- 第1章 互联网为金融插上翅膀
- 1.1 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 1.1.1 “互联网+”的六维特征
- 1.1.2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
- 1.2 互联网改变金融服务模式
- 1.2.1 提升客户体验
- 1.2.2 催生新的业态
- 1.3 互联网金融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2 未来趋势展望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的平台逻辑
- 2.1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夺宝奇兵
- 2.1.1 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成果
- 2.1.2 产品:以客户为导向打造极致的产品
- 2.1.3 制度:加强制度创新并构建新的商业文化
- 2.1.4 协同:与合作伙伴构建共赢的生态圈
- 2.2 开放成就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 2.2.1 开放平台的兴起与内涵
- 2.2.2 开放平台顺应未来趋势
- 2.3 电商经济引领支付行业变革
- 2.3.1 高速发展的电商经济
- 2.3.2 网络支付的行业格局
- 2.3.3 移动支付的变革创新
- 2.4 一站式金融服务迎来新阶段
- 2.4.1 泛资产管理时代与综合金融
- 2.4.2 一站式金融服务新模式
- 第3章 大数据驱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
- 3.1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
- 3.1.1 大数据时代
- 3.1.2 大数据金融
- 3.2 洞察客户行为特征,变革营销服务新模式
- 3.2.1 洞察客户行为特征
- 3.2.2 变革营销服务模式
- 3.3 建立数字风控体系,创新融资服务新模式
- 3.3.1 建立数字风控体系
- 3.3.2 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
- 3.3.3 创新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模式
- 3.4 创新反欺诈模型,提升实时风险预警能力
- 3.4.1 申请反欺诈
- 3.4.2 交易反欺诈
- 第4章 从触点到场景开启互联网金融的新序幕
- 4.1 从触点到场景的演变
- 4.2 “泛在化”的社区场景金融服务
- 4.2.1 日益成熟的社区O2O服务
- 4.2.2 社区金融服务的需求与偏好
- 4.2.3 社区金融综合服务模式创新
- 4.3 跨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
- 4.3.1 跨境电商金融新业态
- 4.3.2 出国金融服务新模式
- 4.4 供应链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
- 4.4.1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及其核心价值
- 4.4.2 互联网推动供应链金融加速发展
- 4.4.3 供应链场景下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创新
- 4.5 农村普惠也需要互联网金融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 5.1 P2P网络借贷:在探索中前行
- 5.1.1 P2P网络借贷的起源与发展
- 5.1.2 我国P2P网络借贷未来走向
- 5.2 区块链:引领金融变革的催化剂
- 5.2.1 区块链的生态演进与发展
- 5.2.2 区块链的创新性发展潜力
- 5.2.3 区块链在金融创新的应用
- 5.3 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动力
- 5.3.1 人工智能及其工作机理
- 5.3.2 人工智能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新动力
- 第6章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与治理
- 6.1 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
- 6.1.1 金融风险的种类与特征
- 6.1.2 信用风险的计量与管理
- 6.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
- 6.2.1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新形态
- 6.2.2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新特征
- 6.3 互联网金融的治理框架
- 6.3.1 标准化的治理架构模型
- 6.3.2 互联网金融的多方共治
- 附录A 主要规范性文件
-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 附录B 主要术语及解释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