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卷一·梁惠王上
  • 卷二·梁惠王下
  • 卷三·公孙丑上
  • 卷四·公孙丑下
  • 卷五·滕文公上
  • 卷六·滕文公下
  • 卷七·离娄上
  • 卷八·离娄下
  • 卷九·万章上
  • 卷十·万章下
  • 卷十一·告子上
  • 卷十二·告子下
  • 卷十三·尽心上
  • 卷十四·尽心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孟子》读后感

    孟子的理性与凛然孟子身上有一种凛然的大丈夫气,也正体现在这种 “不妥协” 中。就与梁惠王的对话而言,尽管惠王是痛苦的、焦灼的,但这种孜孜逐利的逻辑,在本质上是无法成立的一﹣“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干焉,干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 在孟子看来,不是要否定 “利”,而是不能把 “利” 作为治国的起点。当群体秩序建立在道义与规则的基础上,“利” 是一种自然实现的产物;而当其建立在 “利” 的基础上,则会导致激烈的纷争,在矛盾、倾轧与迫害中走向 “利” 的反面。儒家强调 “义者,利之和也”,指出要用 “义” 来统摄 “利”,这恰恰是实现 “利” 的根本方式。在今天看来,孟子的 “义利之辨” 并非不容探讨,但在先秦文化背景中,这是儒家根本的道德追求与政治理性一无论顺逆得失,人不能游离于道德理性之外,更不能凌驾于道德理性之上,这也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内涵所在。儒家强调坚守,将不变的人伦之道与治国之法建立为 “经” 经者,常也,孟子的理性不是精致的利己,而是沧海横流中的清醒与不移,这份态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4年第十二本

      随心阅读,却时时惊醒梦中人,读一本传统文化的书,居然读出了心潮澎湃的感觉,这种阅读的状态挺美。孟子所言的高度和广博,不愧 “亚圣”。所言论即便不去展开,就词义而言,也足以让人受用一生。“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谓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直直戳中我的软肋。总算有个经典可以抽自己一耳光,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多么的不得体!不仅是不得体,是不符合人性。其实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对于朋友,你只要能够自省 “君子不亮,恶乎执”;坚信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便可以从容淡定,可以了知一切都是最好的存在、生发。当你觉知 “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而道不行,耻也”。你就可以做到,君子如果坐而论道,犹如井中之蛙呱咕罢了,是于事无补,于人无益的。外人哂笑之而不自知,实在是贻笑大方。当然,可笑的是我自己。“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这个确实是直接戳中网络水军,无脑喷,三季人的要害。也警告自己,说的话,要自己承担说出的结果,切不可以 “我是好心” 来推诿自己的无知。“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师者,非仁义礼智信全乎大德者可谓之也。所以,肚子里这仅有的二两一得阁,还是临帖为妥。世间万物同理。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即《太甲》谓之: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记之省之行之是也!与书友共勉。2024 年 4 月 11 日再次阅读,依然有新得,甚喜。士当行于大道,欣欣然,必有从者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解释的不好,意思不全面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