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关于“我”的终极哲学问题,嬉皮年代的思想群峰。

内容简介

“心灵/心智(mind)是什么?我是谁?纯粹的物质能思考或感受吗?灵魂(soul)在哪里?面对这些问题时,人人都会陷入困惑之中。我们编纂此书,为的是尝试展示这些困惑,让它们变得生动鲜明。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直接回答这些大问题,而是要动摇世人的思维:既包括那些有着严肃坚定的科学世界观的人,也包括那些对人类灵魂怀有宗教或者灵性主义想象的人。我们认为,目前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我们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根本反思,然后才能期望人们在‘我’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上达成共识。因此,本书旨在刺激、扰乱和迷惑读者,让显而易见的东西变得奇异起来,也许还会让奇异的东西变得显而易见。”

出于上述动机,二位主编为本书选文27篇,包含了从科幻小说、戏剧对话到哲学论文多种文体,除两位编者的作品外,更有图灵、博尔赫斯、道金斯、内格尔等重要人物的代表作。各篇文章围绕自我感、精神是否存在及有否特性、身心关系、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自我”特性等经典问题分类编排,每篇结尾均附主编者的评论反思。选文、反思及二者间的隔空对话,各有精彩与妙趣,对理解相关哲学认知问题、生物问题、人工智能问题等应大有助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说明
  • 导言
  • I 自我之感
  • 1 博尔赫斯与我
  • 2 无头有感
  • 3 重新发现心灵
  • II 探问灵魂
  • 4 计算机器与智能
  • 5 图灵测试:咖啡馆对话
  • 6 圣美公主
  • 7 动物玛莎的灵魂
  • 8 马克3型兽的灵魂
  • III 从硬件到软件
  • 9 精神
  • 10 自私的基因与自私的模因
  • 11 前奏曲……蚂蚁赋格
  • 12 脑的故事
  • IV 心灵程序
  • 13 我在哪里?
  • 14 我当时在哪里?
  • 15 岂止排异
  • 16 软件
  • 17 宇宙之谜及其解决方案
  • V 创生的自我与自由意志
  • 18 第七次远行
  • 19 恕不侍奉
  • 20 上帝是道家吗?
  • 21 环形废墟
  • 22 心灵、脑与程序
  • 23 一个不幸的二元论者
  • VI 内心之眼
  • 24 做一只蝙蝠是怎样的?
  • 25 一桩认识论噩梦
  • 26 对话爱因斯坦的脑
  • 27 虚构
  • 延伸阅读
  • 选文引用信息
  • 人名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