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围绕如何构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社区戒毒康复模式展开。

内容简介

面对海洛因戒毒人群的高复吸率和新型毒品戒毒人群的不断涌现,需要认真反思中国戒毒理念了,以往针对戒毒人员的急性治疗理念已经不能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康复。因此,要以“社会关系重建”的社会学视野,以康复理念为指向,将长期康复的触角延伸到戒毒个体、家庭和社区,通过增强戒毒个体周围的力量来增加戒毒人员的康复资本才是中国未来戒毒理念的不二选择。如何在康复理念下重构戒毒新模式?本书构建了社区戒毒模式、初级康复模式和高级康复模式三个子模式,将基于“生理—心理—社会”治疗理念的社区戒毒模式与基于“社会关系重建”的康复理念的初级社区康复模式、高级社区康复模式有机衔接,建构了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现实模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述评
  • 1.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述评
  • 2.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述评
  •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1.资料获取:社区
  • 2.跟踪个案的一年生活与戒毒历程
  • 3.研究方式
  • (四)主要内容与主要观点
  • 1.主要内容
  • 2.主要观点
  • (五)研究意义
  • (六)概念解释
  • 一 问题提出
  • (一)传统毒品滥用人群回归社会现状
  • 1.社区药物维持治疗
  • 2.社区戒毒现状
  • (二)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回归社会现状
  • 1.合成毒品吸食人群概览
  • 2.公共娱乐空间:体验合成毒品的场域
  • 3.戒毒与回归社会现状
  • (三)断裂:传统毒品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困境解释
  • 1.健康与人力资本问题导致正常社会关系的断裂
  • 2.社会歧视与社会排斥导致社会关系的断裂
  • 3.生活方式定性化导致社会关系的断裂
  • 4.社会支持的缺乏导致社会关系的断裂
  • (四)亚文化:合成毒品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困境解释
  • 1.合成毒品亚文化认同:正常社会关系的解体
  • 2.亚文化认同背后的风险与快乐博弈
  • 二 社会学视角:“社会关系重建”
  • (一)国外理念
  • (二)国外理念在中国的困境及本土化问题
  • (三)本研究视角:“社会关系重建”的社会学理念
  • 1.“社会关系重建”的社会学理念
  • 2.以“生理—心理—社会”的治疗理念为补充
  • 三 模式建构:构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的总体设想
  • (一)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总体设计
  • (二)长三角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组成部分
  • 1.社区戒毒模式
  • 2.初级社区康复模式
  • 3.高级社区康复模式
  • 4.组织架构与支持系统
  • (三)社区戒毒模式、初级社区康复模式、高级社区康复模式的关系
  • 四 长效机制: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
  • (一)社区戒毒模式
  • 1.生理脱毒机制
  • 2.心理治疗机制
  • 3.社会适应机制
  • (二)初级社区康复模式
  • 1.反歧视机制
  • 2.康复支持服务机制
  • 3.生活来源保障机制
  • (三)高级社区康复模式
  • 1.康复社区与康复文化构建机制
  • (四)多元社区支持系统
  • 1.组织架构(政府和街道)
  • 2.社区平台
  • 3.专业化的禁毒社会工作队伍
  • 4.其他支持机构
  • 五 结论与讨论
  • (一)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阶段效果及其局限
  • 1.对社区戒毒模式戒毒效果的初步评估
  • 2.对社区康复模式的康复效果的评估
  • 3.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现实局限
  • (二)结论
  • (三)展望
  • 附录 访谈汇总(跟踪个案、家属及社工)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