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围绕李泽厚的学术和思想研究成果,精选八家之言,分别从思想史、美学、儒学、哲学等不同角度深入阐发和探究;也提出继续发展的可能和方向,足可展现最近十年学界对李泽厚的研究和批评。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李泽厚的学术和思想研究成果,精选八家之言,分别从思想史、美学、儒学、哲学等不同角度深入阐发和探究;也提出继续发展的可能和方向,足可展现最近十年学界对李泽厚的研究和批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李泽厚哲学的当代意义
  • 启蒙主体性与三十年思想史——以李泽厚为中心
  • 打通中西马:李泽厚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一 李泽厚的思想立场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 二 李泽厚的理论方案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 三 李泽厚的文化关切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 李泽厚与“改革的马克思主义”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阶段
  • 二 吃饭哲学与历史本体论
  • 三 “改革的马克思主义”
  • 从人类学实践本体论到个体生存论——再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
  • 一 从先验直观到人类学实践本体论
  • 二 作为哲学美学的“实践美学”
  • 三 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唯物论
  • 四 从人类学实践本体论到个体生存论
  • 五 情本体
  • 李泽厚:“现代之后”的儒学
  • 一 四期儒学
  • 二 新内圣外王
  • 三 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
  • 四 天地国亲师: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 五 审美本体与天地境界
  • 简评:个体存在与社会承担
  • 融“理”入“情”——李泽厚论“情本体”
  • 一 “人活着”与“情感本体”
  • 二 “情本体”与“理性的融化”
  • 三 “情本体”与中国哲学的重建
  • 素描李泽厚
  • 试析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两个本体”论
  • 一 如何理解本体论和本体概念?
  • 二 “两个本体”论的提出及其要害:走向二元论
  • 三 是超越还是疏离、倒退?
  • 实践哲学遮蔽了什么?——评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的思想视野
  • 一 “太初有为”:实践的本体化逻辑
  • 二 实践哲学的视野缺陷
  • 三 规范价值的还原
  • 四 工具理性立场与“理性概念的基本困境”
  • 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
  • 一 80年代氛围中的李泽厚
  • 二 启蒙:超越救亡,告别革命
  • 三 李泽厚哲学的张力与创造性
  • 余论:知识分子承前启后的社会担当
  • 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李泽厚思想研究论著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