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汉书》的价值、《汉书》的编纂体系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作者1994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再建丰碑:班固与汉书》,本次修订增加了《历史编纂学的新视域》等五篇文章。本书对《汉书》的价值、《汉书》的编纂体系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缘起
  • 自序
  • 初版序言
  • 引言:修史风波
  • 第一章 家世和家学
  • 一、 边地豪富,儒学世家
  • (一)吃老虎乳汁活下来的孩子
  • (二)儒学世家
  • (三)用经训告诫汉成帝
  • (四)受赐皇家藏书副本
  • (五)不愿向王莽假报祥瑞
  • 二、 班彪:才高而好述作
  • (一)堂兄弟学术异尚
  • (二)向隗嚣纵论天下大势
  • (三)著《王命论》
  • (四)为窦融谋划
  • (五)提出有关乌桓和匈奴的对策
  • (六)撰著《史记后传》
  • (七)回顾史学的演进
  • (八)评论司马迁的得失
  • 第二章 潜心著史
  • 一、 从私撰到受诏
  • (一)与命运抗争
  • (二)子承父业
  • (三)受诏著史
  • (四)与汉明帝论秦亡
  • 二、 二十五年心血的结晶
  • (一)不得升迁的旷世通才
  • (二)身处逆境,坚守志向
  • (三)白虎观论五经著通义
  • (四)力主与匈奴修好
  • 三、 晚年际遇与班昭续史
  • (一)大漠从征
  • (二)含冤被害
  • (三)班昭续史
  • 第三章 创立新的构史体系
  • 一、 走出巨人的身影
  • (一)高峰后的低谷
  • (二)亟待解决的难题
  • (三)创立新的著史格局
  • 二、 强盛的国力是创造的源泉
  • (一)帝王的性格
  • (二)开国之初
  • (三)大有作为的年代
  • (四)治理黄河
  • (五)平定匈奴出使西域
  • 三、 时代召唤“汉书”出世
  • (一)崇古非今风盛
  • (二)廓清迷误
  • (三)宣扬汉代功业
  • (四)宣汉的意义
  • 第四章 对抗神学浊流
  • 一、 鬼神与人事之争
  • (一)桓谭之死
  • (二)信鬼神的皇帝
  • (三)方士与神仙
  • (四)栾大设圈套
  • (五)骗子现原形
  • (六)批评淫祀
  • (七)赞扬谷永
  • 二、 面对神学浊流
  • (一)图谶盛行
  • (二)光武“宣布图谶于天下”
  • (三)由图谶决定国家大事
  • (四)与鬼神相对抗
  • 第五章 一代兴亡的历史画卷
  • 一、 开国和上升
  • (一)艰难创业
  • (二)人心向背
  • (三)善于纳谏
  • (四)谋略出众
  • (五)尊儒、文治安天下
  • (六)上升气象
  • (七)恰如其分的评价
  • (八)奖励生产
  • (九)良吏的典型
  • 二、 鼎盛时代
  • (一)雄材大略的汉武帝
  • (二)抱负、风度、雅量
  • (三)广招四方之士
  • (四)赏罚严明
  • (五)弊政和晚年改悔
  • 三、 中兴和衰亡
  • (一)霍光辅政
  • (二)少年皇帝的判断力
  • (三)迎立宣帝
  • (四)出色的丞相
  • (五)和好匈奴六十年
  • (六)盛世尾声
  • (七)帝国的衰落
  • (八)堵塞言路,构害忠良
  • (九)无可奈何花落去
  • (十)一把钥匙
  • 第六章 宏富的蕴涵 严密的体例
  • 一、 继起者的劳绩
  • (一)汉初名臣的光彩
  • (二)出色的补充
  • (三)增设篇目
  • (四)比司马迁提高一步
  • 二、 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
  • (一)“我的渊博是从《汉书》学来的”
  • (二)安疆和防御
  • (三)学术变迁
  • (四)婚俗与妇女
  • 三、 严密合理的体例
  • (一)史坛上的李白杜甫
  • (二)调整总体布局
  • (三)移置内容
  • (四)多设合传,以醒眉目
  • (五)“断代为史”与“通古今”
  • (六)兼具“志”“表”的妙用
  • 第七章 进步史识和时代印记
  • 一、 弘扬实录精神
  • (一)评《史记》以寄志
  • (二)据事直书社会矛盾
  • (三)揭露弊政
  • 二、 观察历史变局
  • (一)论秦汉兴亡
  • (二)论藩国废灭
  • 三、 为“狂狷之士”立传,怒斥禄利之儒
  • (一)让正直之人名垂青史
  • (二)对贪官无情鞭挞
  • 四、 卓越的人才观
  • (一)时势造英雄
  • (二)人才与地理环境
  • (三)既不回护弱点又不掩盖功绩
  • 五、 关注民生疾苦,主张民族和好
  • (一)孙宝两度入川
  • (二)刚直高节的盖宽饶
  • (三)记文帝与赵佗
  • (四)颂扬汉与匈奴和好
  • 六、 正宗思想的印记
  • (一)文化专制的强化
  • (二)对《汉书》的影响
  • 第八章 学术文化的瑰宝
  • 一、 宝贵的文献
  • (一)《天文志》:对天象观测的总结
  • (二)《律历志》:音律、计量和历法的制定
  • (三)日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
  • (四)《五行志》的文献价值
  • (五)刘知幾对《五行志》的批评
  • (六)班固的灾异观
  • (七)特异现象种种
  • 二、 开法制史之先河
  • (一)“大刑用甲兵”
  • (二)记录刑律的演变和积弊
  • (三)议论风发,直言不讳
  • 三、 对经济活动的重视
  • (一)农业生产,粮食价格,国家实力
  • (二)币制沿革
  • (三)从经济角度论国家盛衰
  • (四)严重的财政危机如何得到缓和
  • (五)耿寿昌的经济措施
  • (六)画虎不成反类犬
  • 四、 地理沿革和水利工程
  • (一)运用《地理志》打了胜仗
  • (二)地理区划和历史遗迹
  • (三)综论各地区物产和习俗
  • (四)水利工程——国家利害之所系
  • (五)黄河水害和《治河三策》
  • 五、 学术史的雏形
  • (一)大一统国家文献的总结
  • (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三)目录学的典范
  • (四)《艺文志》与《七略》的关系
  • 第九章 在历史长河中
  • 一、 史坛丰碑
  • (一)传统史学确立的标志
  • (二)鸿文伟论,嘉惠后人
  • (三)传神之笔
  • 二、 “汉书学”大兴
  • (一)必读之书
  • (二)精通《汉书》的名家
  • (三)“不读《汉书》则俗”
  • 三、 走出低谷
  • 增订篇目
  • 历史编纂学的新视域:以《汉书·刑法志》为个案的分析
  • 一、如何做到真实、深刻地再现历史
  • 二、匠心的运用和巨大的震撼力
  • 三、比较马班不同风格,为《汉书》作准确的历史定位
  • 《汉书·五行志》平议
  • 一、《五行志》的性质
  • 二、《五行志》的文献价值
  • (一)关于古代日食的史料
  • (二)关于太阳黑子和哈雷彗星的记载
  • (三)特异现象种种
  • (四)灾害史和气象学资料
  • 三、关于刘知幾对《五行志》的批评
  • 附论:外国学者对《汉书·五行志》的重视
  • 20世纪《汉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一、《汉书》研究的初步展开
  • 二、深入探索并经历严酷考验阶段
  • 三、《汉书》研究重要发展阶段
  • (一)“断汉为史”的著史新格局与“宣汉”的旨趣
  • (二)“实录”精神和卓越史识
  • (三)历史编撰成就
  • (四)十志的成就
  • (五)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典范
  • 四、《汉书》研究的展望
  • 《汉书研究》后记
  • 《大中华文库·汉书选》前言
  • 跋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