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立足于通信从业人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5G演进和6G关键技术。

内容简介

当前,在5G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关于5G演进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国内外通信企业为了抢夺话语权,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6G技术的研究和布局。

本书对5G演进和6G研究的相关知识进行通俗解读,包括5G商用部署、典型场景与应用,5G与标准演进,6G空口与组网候选技术,以及本书作者关于6G技术的思考。

本书适合通信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与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 1.1 移动通信的演进历史
  • 1.1.1 1G时代:模拟技术
  • 1.1.2 2G时代:数字信号
  • 1.1.3 3G时代:移动多媒体
  • 1.1.4 4G时代:改变生活
  • 1.1.5 5G时代:改变社会
  • 1.2 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 1.2.1 构建新型的体系结构
  • 1.2.2 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 1.2.3 对频率资源进行研究
  • 1.3 6G的性能需求
  • 1.3.1 速率指标
  • 1.3.2 频谱效率指标
  • 1.3.3 流量密度监控
  • 1.3.4 连接密度
  • 1.3.5 时延与可靠性分析
  • 1.3.6 高速移动性
  • 1.3.7 系统最大带宽
  • 1.3.8 系统能效分析
  • 第2章 6G关键技术与体系架构
  • 2.1 内生智能的新型空口和新型网络架构
  • 2.1.1 内生智能,定义网络性能的未来标准
  • 2.1.2 无线网络智能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3 未来无线网络需要内生智能
  • 2.1.4 网络内生智能所引发的关键问题
  • 2.1.5 6G新型的网络架构特点
  • 2.1.6 6G网络结构的6个特征
  • 2.1.7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与创新技术
  • 2.2 增强型无线空口技术
  • 2.2.1 无线空口物理层基础技术应用
  • 2.2.2 超大规模MIMO技术应用
  • 2.2.3 全双工技术应用
  • 2.3 新物理维度无线传输技术
  • 2.3.1 智能超表面技术发展方向
  • 2.3.2 轨道角动量发展方向
  • 2.3.3 智能全息无线电技术发展方向
  • 2.4 新型频谱使用技术
  • 2.4.1 太赫兹通信关键问题
  • 2.4.2 应用场景和关键价值
  • 2.5 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等新型无线技术
  • 2.6 分布式网络架构
  • 2.6.1 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组成
  • 2.6.2 分布式网络结构的优点
  • 2.7 算力感知网络
  • 2.7.1 算力感知网络的价值
  • 2.7.2 算力感知网络体系架构
  • 2.7.3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 2.7.4 算力服务层关键技术与应用
  • 2.7.5 算力感知网络相关标准化工作
  • 2.8 确定性网络
  • 2.8.1 时间敏感网络的标准
  • 2.8.2 时间敏感网络的价值
  • 2.9 星地一体融合组网
  • 2.10 网络内生安全等新型网络技术
  • 第3章 6G的应用畅想
  • 3.1 交互式的沉浸式体验应用场景
  • 3.2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场景
  • 3.2.1 自动驾驶出租车
  • 3.2.2 干线物流
  • 3.2.3 无人配送
  • 3.2.4 无人环卫
  • 3.2.5 无人驾驶巴士
  • 3.2.6 封闭式园区物流
  • 3.2.7 自主代客泊车
  • 第4章 6G业务应用场景
  • 4.1 沉浸式云XR
  • 4.1.1 内容上云
  • 4.1.2 渲染上云
  • 4.1.3 空间计算上云
  • 4.2 全息通信的黑科技
  • 4.2.1 增强和虚拟现实设备
  • 4.2.2 3D捕捉系统的应用
  • 4.2.3 3D影像分析与数据整理
  • 4.3 感官互联时代
  • 4.3.1 虚拟与实际世界的有效结合
  • 4.3.2 商业应用价值的体现
  • 4.4 浅析智慧交互
  • 4.4.1 何为智慧交互
  • 4.4.2 交互设计的“可用性”分析
  • 4.4.3 设计交互的“用户体验”
  • 4.4.4 多通道交互的体系结构分析
  • 4.5 面向超视距的通信感知
  • 4.5.1 V2X超视距感知通信综合系统
  • 4.5.2 路侧感知精度验证系统
  • 4.5.3 空天超视距通信终端系统
  • 4.6 普惠让生活更智能
  • 4.6.1 智能推荐让选择不再恐惧
  • 4.6.2 智能服务让生活更高效
  • 4.6.3 智能安全让世界更和谐
  • 4.6.4 智能专家辅助准确判断
  • 第5章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5.0
  • 5.1 无人工厂中的机器协作应用场景
  • 5.2 数字孪生与数字化生产线
  • 5.2.1 数字孪生的起源
  • 5.2.2 理解对实体对象的动态仿真
  • 5.2.3 为你创造一个虚拟副本
  • 5.3 数字化生产线的构成
  • 5.4 制造过程工艺仿真的关键问题
  • 5.5 工厂物流仿真规划发展方向
  • 第6章 智慧城市与智慧生活
  • 6.1 数字孪生城市
  • 6.1.1 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与价值
  • 6.1.2 数字孪生城市的关键要素
  • 6.1.3 数字孪生城市外部支撑要素
  • 6.1.4 数字孪生城市面临的挑战
  • 6.2 未来城市与超能交通
  • 6.3 普智教育、精准医疗与虚拟畅游
  • 6.4 即时抢险与“无人区”探测
  • 6.5 实时感知的智慧医疗应用场景
  • 第7章 6G发展的产业协作与生态建设
  • 7.1 5G与6G发展的关系
  • 7.1.1 5G是6G发展的地基
  • 7.1.2 由5G迈入6G时代的网络发展趋势
  • 7.2 6G频谱资源规划
  • 7.2.1 高效利用低中高全频谱资源
  • 7.2.2 低频段频谱将成为战略性资源
  • 7.2.3 毫米波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 7.3 6G智能化演进
  • 7.3.1 智赋万物、智慧内生将成为6G的重要特征
  • 7.3.2 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
  • 7.4 卫星等非地面通信与蜂窝网络的关系和挑战
  • 7.4.1 6G将以地面蜂窝网络为基础
  • 7.4.2 多种非地面通信手段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
  • 第8章 全球6G研究进展
  • 8.1 世界各国6G研究总体进展
  • 8.1.1 中国:从国家层面启动6G研发
  • 8.1.2 美国:2018年已开始展望6G
  • 8.1.3 韩国:将6G研发列为首要课题
  • 8.1.4 日本:具有发展6G的独特优势
  • 8.1.5 英国:学企一起开展6G探索
  • 8.1.6 芬兰:率先发布全球首份6G白皮书
  • 8.2 美国、日本和韩国的6G研究进展
  • 8.2.1 美国:融合太赫兹通信与传感研究
  • 8.2.2 美国:卫星互联网通信
  • 8.2.3 日本:电子通信材料研究
  • 8.2.4 日本:太赫兹通信研究
  • 8.2.5 韩国:开发6G核心技术并探索商业模式
  • 8.3 国际组织及区域组织
  • 8.3.1 国际电信联盟(ITU)
  • 8.3.2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 8.3.3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
  • 8.3.4 6G Flagship
  • 第9章 对6G发展的几点思考
  • 9.1 我国的5G应用将为6G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9.2 智慧内生将成为6G的重要特征
  • 9.3 全频段高效利用,满足6G频谱需求
  • 9.4 卫星互联网助力地面网络实现6G全域覆盖
  • 9.5 元宇宙需要6G提供技术支撑
  • 9.6 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推动6G发展
  • 9.7 6G时代需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