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4千字
字数
2020-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东亚史多维度研究互动交流,探索新视野。
内容简介
本文集在长时段的视域下,探讨东亚世界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与周边世界的影响与互动,其研究范围不止局限于东亚与周边世界,还包括东亚世界或者东亚各国与欧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等的交流与互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试图以此促进世界史研究领域中的亚洲史的整体研究。其中,在东亚史研究中,日本史成果数量最多,但质量有待提高;朝鲜史、韩国史、蒙古史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体而言,东亚史研究乃至亚洲史研究大多数研究选题,往往是在国内学术界有创新意义,但在国外学术界却可能是研究多年的老课题,本文集试图探索东亚史研究的新视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半藤一利的昭和史叙事评析
- 一 半藤昭和史叙述的主题
- 二 半藤的昭和史叙述何以受欢迎
- 三 半藤昭和史叙述中的问题点
- 四 半藤昭和史叙述中的积极因素
- 结语
- 一战期间原敬的对华政策与“南北妥协论”
- 一
- 二
- 三
- 结语
- 鸦片战争后日本知识分子的世界认识
- 一 鸦片战争消息的传入
- 二 鸦片战争前幕府高官的世界认识
- 三 箕作省吾的《坤舆图识》与《坤舆图识补》
- 四 结语
- 书籍环流与知识转型
- 前言
- 一 自西徂东:冈千仞之汉译西史
- 二 以汉文纳西史:冈千仞之翻译历史观
- 三 东西流传:冈氏译著之阅读反响
- 结语
- 从中日之间国书称谓看日本自我意识的变化
- 一 邪马台与“亲魏倭王”
- 二 “天子”“天皇”称谓的转变
- 三 从“天宝争长”事件到以“上国”心态自居
- 四 “日本国王”与“大蒙古皇帝”
- 五 “准三后”、“日本国王”、“日本国臣”与“上邦”
- 六 结语
- 东亚王权与祭礼: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 一 嘉靖“大礼议”的发展演进和内外局势
- 二 “大礼议”前期朝鲜的遣使与情报搜集
- 三 “大礼议”冲击下的朝鲜王权与君臣关系
- 四 “大礼议”与中朝关系的进一步融洽
- 五 朝鲜王朝后期礼学家对“大礼议”的再讨论
- 六 仁祖“礼讼”与嘉靖“大礼议”
- 七 结语
- 1919:中韩反帝反殖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
- 一 近代中韩反帝反殖民族主义的兴起
- 二 1919年爆发的中韩反帝反殖民族主义风暴
- 三 中韩反帝反殖民族主义的东亚和世界意义
- 亚洲领袖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回应
- 前言
- 一 帝国主义及其论述
- 二 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理解
- 三 孙中山的亚洲观点
- 四 马哈蒂尔对帝国主义的理解
- 五 马哈蒂尔的亚洲观点
- 六 结论
- 17世纪末从福建漳泉移居马六甲的华人领袖事迹考
- 一 前言
- 二 甲必丹的生平事迹
- 三 明朝时期的墓碑、碑记与“龙飞”年号
- 四 “皇清”年号墓碑
- 五 结语
- 马来西亚雪兰莪滨海区潮州人移殖史
- 一 潮州人迁移路线推测
- 二 吉胆岛为滨海潮人辐辏中心
- 三 滨海潮人聚落与区内移民
- 四 结语
- 多重认同与族群边界:马来亚柔佛州新山华人祖籍地意识的变迁(1861—1942)
- 一 研究观点与假说
- 二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三 墓碑祖籍地空间层级的各种组合
- 四 新山各帮群的祖籍地名使用
- 五 结语与讨论
- “我方的历史”:马来西亚华人的自传和回忆录
- 一 前言
- 二 新马早年的情况
- 三 近年马来西亚华人自传和回忆录的发展
- 四 以《郭鹤年自传》为讨论中心
- 五 结语
- 马来西亚华人与巫统(马来)政权之关系嬗变(1957—2013)
- 前言
- 华人与马来人的政治互动
- 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参与和协商政治的滥觞:以马华公会为例
- 充满张力的族群关系(1970—1989)
- 协商政治最好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文化开放政策下华人的寄望
- 2008年选举之后政治发展与协商政治的失灵
- “后308政治”博弈下的族群关系
- 协商政治的溃败:华人希望的幻灭和参政的局限性
- 结语
- 马来西亚华人民间文学采集的危机与难题
- 一 前言
- 二 民间文学的特质与类型
- 三 搜集方言童谣之迫切性
- 四 及时展开搜集计划
- 五 为何需要采集本地的华人民间文学作品
- 六 结语
- 马来西亚与中国经贸关系的新定位
- 一 早期马中经贸关系
- 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中经贸往来乃通过民间组织进行
- 三 马中经贸合作多为两国政府(国与国)互相推动
- 四 “一带一路”与马来西亚
- 五 结论:马中经贸关系的新定位
- “马来世界”研究综述
- 一 探索:人类学的铺垫
- 二 成形:历史学的登场
- 三 扩展:语言学的“马来世界”
- 四 实体化:从“马来世界”到马来世界
- 五 余论
- 梯航万里达天京:清代越南朝贡使团经行路线探析
- 一 清代越南贡道之制度规定
- 二 后黎朝使团实际经行路线
- 三 西山朝使团实际经行路线
- 四 阮朝使团实际经行路线
- 五 结语
- 20世纪越南汉文史籍拉丁国语字翻译研究
- 引言
- 一 法属时期国语字的推广及越南汉文史籍的翻译
- 二 1954—1975年越南南方的越南古代史籍国语字翻译
- 三 越南史学院的越南汉文史籍国语字翻译
- 四 南北分立时期越南汉文史籍国语字翻译的特征
- 五 总论:20世纪越南汉文史籍国语字翻译的特点
- 俄藏清代稿抄本《罗西亚国史》考
- 一 《罗西亚国史》的文献价值
- 二 《罗西亚国史》
- 三 《罗西亚国史》的中文俄国史学史价值
- 齐思和的中国史博士论文与哈佛大学的美国史学术传统
- 一 齐思和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
- 二 齐思和博士论文的学术地位
- 三 齐思和与哈佛大学的美国史学术传统
- 四 结语
- 如何书写全球史学史
- 一 断代史性质的全球史学史
- 二 通史性质的全球史学史
- 三 百科全书性质的全球史学史
- 四 专门史性质的全球史学史
- 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