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关于视觉修辞学的一部扛鼎之作。

内容简介

传统的修辞学主要关注语言文本的修辞问题,而视觉修辞学则是视觉文化时代修辞学亟待拓展和延伸的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其主要关注以视觉文本为修辞对象的修辞实践与方法。作为一种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视觉修辞学意为研究视觉文本修辞语言、活动与规律的学问。

本书立足视觉修辞学的学术史考察,沿着修辞学的“学科建制”思路与要求,从理论和方法两个维度搭建视觉修辞学的知识系统,即视觉修辞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文化时代人类在视觉修辞意义上的生存方式及对话体系。

在内容构成上,本书上编主要探讨视觉修辞学原理与理论,核心关注视觉修辞学的学术范式、意义原理、认知模式三大命题;下编主要探讨视觉修辞学方法与批评,核心关注视觉修辞学的分析方法和批评范式两大命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 序言
  • 绪论 理解视觉修辞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上编 视觉修辞学原理与理论
  • 第一章 视觉研究与视觉修辞学范式
  • 第一节 视觉研究:从学术范式到学科身份
  • 第二节 视觉议题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范式
  • 第三节 视觉修辞学范式:认识论与问题域
  • 第二章 语图互文与语图关系研究
  • 第一节 语图关系认知的“修辞之维”
  • 第二节 哲学史上的“语图之辩”
  • 第三节 语图论:语图互文与视觉修辞分析
  • 第三章 符号语境与图像释义规则
  • 第一节 图像学与图像释义系统
  • 第二节 语境与图像意义的锚定
  • 第三节 语境论:释义规则与视觉修辞分析
  • 第四章 隐喻/转喻与视觉修辞结构
  • 第一节 隐喻和转喻:人类生存的两种思维方式
  • 第二节 隐喻论:转义生成与视觉修辞分析
  • 第三节 转喻论:图像指代与视觉修辞分析
  • 第四节 隐喻与转喻的表征互动:从语言到图像
  • 第五章 视觉意象与形象建构机制
  • 第一节 “言意之辩”与“象”的出场
  • 第二节 意象论:意中之象与视觉修辞分析
  • 第三节 文化意象生产:视觉修辞的心理加工机制
  • 第六章 视觉图式与图像认知模式
  • 第一节 作为修辞问题的图式
  • 第二节 图式理论的哲学起源
  • 第三节 完形图式与图式的结构
  • 第四节 意象图式与思维的框架
  • 下编 视觉修辞学方法与批评
  • 第七章 视觉修辞分析方法
  • 第一节 媒介文本与视觉修辞方法
  • 第二节 空间文本与视觉修辞方法
  • 第三节 事件文本与视觉修辞方法
  • 第八章 视觉框架分析模型
  • 第一节 从语言框架到视觉框架
  • 第二节 视觉框架分析的理论范式
  • 第三节 视觉框架分析:框架层次与方法模型
  • 第四节 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一个视觉修辞分析框架
  • 第九章 视觉修辞批评范式
  • 第一节 传统修辞学与视觉修辞批评
  • 第二节 新修辞学与视觉修辞批评
  • 第三节 视觉话语建构的修辞批评模型
  • 第四节 图像事件运作的修辞批评模型
  • 第十章 图像史学修辞批评
  • 第一节 观念史研究基本范式与路径
  • 第二节 观念史研究的视觉修辞方法
  • 第三节 图绘“西医的观念”:晚清西医东渐的视觉修辞实践批评
  • 结语形象、修辞性与社会沟通的视觉向度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