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全面阐述了物联网在中国近30年的勇敢探索与大胆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全球物联网技术、产业及应用的发展趋势入手,全面阐述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启动、探索与实践,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启动、近30年的勇敢探索、大胆实践,以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与统领下,走过的艰辛与辉煌历程、取得的利国惠民成效。

在改革与创新中,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者们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攻坚克难、坚定前行,正在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之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物联网在中国》(二期)编委会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 前言
  • 第1章 回顾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之路
  • 1.1 历史机遇与战略抉择
  • 1.1.1 1993年,人类面临的历史机遇
  • 1.1.2 中国信息化职能部门的确立
  • 1.1.3 电子工业部关于信息化的谏言
  • 1.2 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启动
  • 1.2.1 金桥工程
  • 1.2.2 金卡工程
  • 1.2.3 金关工程
  • 1.2.4 金税工程
  • 1.3 信息化的组织机构创建
  • 1.3.1 “三人小组”与国家金卡工程办公室的成立
  • 1.3.2 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成立
  • 1.3.3 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成立
  • 1.3.4 国家经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
  • 1.3.5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
  • 1.3.6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
  • 1.4 国家信息化的概念及其要素
  • 1.4.1 国家信息化的概念
  • 1.4.2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 1.5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与主要政策
  • 1.5.1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
  • 1.5.2 信息化建设启动阶段的24字方针
  • 1.5.3 坚持产用结合,促进两化融合
  • 1.5.4 信息化必须坚持标准先行
  • 1.5.5 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 1.6 中国信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1.6.1 电子信息产业
  • 1.6.2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 1.6.3 通信运营业
  • 1.7 信息化重大工程成效卓著
  • 1.7.1 金桥工程——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
  • 1.7.2 金卡工程利国惠民,成绩斐然
  • 1.7.3 信息化初创期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1.7.4 权威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初探物联网(2000—2020年)
  • 2.1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定义和组成
  • 2.1.1 物联网的萌芽期与启蒙阶段
  • 2.1.2 物联网概念诞生——MIT Auto-ID Center
  • 2.1.3 物联网的定义和组成——《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 2.2 物联网兴起的背景
  • 2.2.1 物联网兴起的技术背景
  • 2.2.2 物联网兴起的经济背景
  • 2.2.3 物联网兴起的社会背景
  • 2.2.4 世界经济转型的需要
  • 2.3 物联网在中国启动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 2.3.1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2.3.2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应用极大地普及
  • 2.3.3 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的率先探索与实践
  • 2.3.4 期待新的信息科技革命
  • 2.3.5 信息化工作重心的转移
  • 2.3.6 发展物联网的战略意义
  • 2.4 物联网感知技术在国家金卡工程建设中的率先实践与应用
  • 2.4.1 国家金卡工程中的感知技术应用
  • 2.4.2 金卡工程率先启动物联网应用试点与示范工程
  • 2.4.3 金卡工程推动物联网发展大事记
  • 2.4.4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2.5 物联网感知技术在重要行业的应用
  • 2.5.1 银联卡发展历程
  • 2.5.2 社会保障卡发展情况
  • 2.5.3 金卡工程为智慧交通发展增添动力
  • 2.5.4 城市智能卡应用谱写华章
  • 2.5.5 国家金卡工程公安法定证件应用情况
  • 2.5.6 金卡工程在卫生领域的应用发展
  • 2.5.7 金卡工程在旅游行业的应用情况
  • 2.5.8 金卡工程试点省市应用情况
  • 2.5.9 “物联网在中国”第一批丛书
  • 2.6 物联网相关行业组织
  • 2.6.1 智能卡产业队伍组织
  • 2.6.2 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成立
  • 2.6.3 中国RFID产业联盟成立
  • 2.6.4 国家金卡工程移动支付标准工作组成立
  • 2.6.5 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
  • 2.6.6 国家金卡工程物联网应用联盟成立
  • 2.6.7 物联网众创平台成立
  • 2.7 物联网行业应用与典型案例
  • 2.7.1 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
  • 2.7.2 RFID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 2.7.3 物联网应用于健康管理
  • 2.7.4 交通运输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 2.7.5 物联网发展现存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 2.7.6 物联网主要业务形态
  • 2.8 物联网发展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
  • 2.8.1 各国政府重视物联网发展
  • 2.8.2 《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
  • 2.8.3 物联网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 2.8.4 物联网产业体系
  • 2.8.5 物联网标准体系
  • 2.9 开放环境下信息产业发展的启示
  • 2.9.1 自力更生、从无到有
  • 2.9.2 “引狼入室、与狼共舞”
  • 2.9.3 自主可控与开放兼容
  • 2.9.4 扩大开放与经济全球化
  • 2.9.5 现代化经济体系与产业体系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把握时代大势
  • 3.1 抓住发展的转折点
  • 3.1.1 调整经济结构
  • 3.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3.1.3 扩大开放,迎接新的全球化
  • 3.1.4 攻坚克难,在改革中前行
  • 3.2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2.1 中美战略竞争不可避免
  • 3.2.2 贸易战的冲击及其对策
  • 3.2.3 多边主义依然是世界主流趋势,WTO改革势在必行
  • 3.2.4 疫后重建的机遇与挑战
  • 3.2.5 疫情下的“逆全球化”与“脱钩”逆流
  • 3.3 全球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 3.3.1 全球化的未来趋势
  • 3.3.2 逆全球化趋势
  • 3.3.3 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将大幅降低
  • 3.3.4 全球化贸易的价值链结构
  • 3.3.5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3.6 变革中的全球化
  • 3.4 深化改革调结构,科技革命谋突围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挑战
  • 4.1 科技革命的新机遇
  • 4.1.1 互联网的发展与演进
  • 4.1.2 未来30年新兴科技趋势
  • 4.1.3 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预测
  • 4.1.4 重点技术与突破性技术推介
  • 4.1.5 硬科技与信息/生命科学
  • 4.1.6 中国研制的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
  • 4.2 科技进步与原始创新
  • 4.2.1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 4.2.2 科技与产业革命的竞争
  • 4.2.3 中美信息科技实力比较
  • 4.3 新形势下的创新机遇
  • 4.3.1 解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2 经济形势与重点工作
  • 4.3.3 新一轮科技周期与信息革命
  • 4.4 依靠信息化引领,加快培育新经济
  • 4.4.1 “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预研
  • 4.4.2 新经济的动力与重点
  • 4.4.3 坚持市场导向,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 4.4.4 促进物联网在线新经济发展
  • 4.4.5 互联网企业与网络经济新动能
  • 4.4.6 “互联”与“物联”合力推动新经济发展
  • 4.4.7 浅谈跨境电商新业态
  • 4.5 网络与信息安全
  • 4.5.1 网络空间安全
  • 4.5.2 中国互联网25年
  • 4.5.3 网络威胁形势分析
  • 4.5.4 网络战已经打响
  • 4.6 推动高质量发展
  • 4.6.1 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 4.6.2 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 4.6.3 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4.6.4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政
  • 4.6.5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4.6.6 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联网创新发展的技术产业基础
  • 5.1 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
  • 5.1.1 信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
  • 5.1.2 信息产业的灵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 5.1.3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创建与发展
  • 5.1.4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5.1.5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热点
  • 5.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点
  • 5.2.2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点解读
  • 5.2.3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及相关要点解读
  • 5.2.4 利用高科技与新兴产业助力抗疫和经济复苏
  • 5.3 大数据
  • 5.3.1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
  • 5.3.2 数据产权将成为竞争焦点
  • 5.3.3 大数据与电子政务
  • 5.3.4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 5.3.5 大数据发展概述
  • 5.3.6 物联网推进智能交通大数据发展
  • 5.3.7 新基建促进数据中心产业加速提质
  • 5.4 人工智能
  • 5.4.1 人工智能概述
  • 5.4.2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解读
  • 5.4.3 抢占人工智能高地
  • 5.4.4 我国人工智能的短板:核心算法缺位
  • 5.4.5 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 5.4.6 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 5.4.7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五大方向
  • 5.4.8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 5.5 物联网展望
  • 5.5.1 物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 5.5.2 物联网发展趋势
  • 5.5.3 物联网拉动信息技术产业提速
  • 5.5.4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发展商机无限
  • 5.5.5 物联网为5G应用铺路开道
  • 5.5.6 5G赋能物联网应用的倍增效应
  • 5.5.7 物联网推动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发展
  • 5.5.8 物联网推动数字孪生普及
  • 5.5.9 物联网之智慧城市
  • 5.6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
  • 5.6.1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解读
  • 5.6.2 云计算市场介绍
  • 5.6.3 边缘计算与新一轮信息革命
  • 5.6.4 类脑计算芯片的突破
  • 5.7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 5.7.1 概述
  • 5.7.2 央行将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 5.7.3 互联网金融相关政策简介
  • 5.7.4 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
  • 5.7.5 数字金融联盟
  • 5.7.6 供应链金融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成运行
  • 5.7.7 数字货币新动向
  • 5.7.8 央行试发数字货币初探
  • 5.7.9 央行数字货币助推新经济
  • 5.8 自主可控与信息安全
  • 5.8.1 自主可控是一条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产业链
  • 5.8.2 保障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 5.8.3 信息安全与国家整体安全
  • 5.8.4 IPv6对网络安全治理的挑战及影响
  • 5.8.5 工业控制网面临安全挑战
  • 5.8.6 安全产业发展近况
  • 5.8.7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摘要介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创新开创未来
  • 6.1 网络强国战略
  • 6.1.1 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至关重要
  • 6.1.2 中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6.1.3 全球5G动态
  • 6.1.4 5G商用与未来之路
  • 6.1.5 6G研发启动
  • 6.1.6 未来路还很长
  • 6.1.7 推动卫星互联网发展
  • 6.2 制造强国
  • 6.2.1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6.2.2 《“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解读
  • 6.2.3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 6.2.4 促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政出台
  • 6.2.5 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
  • 6.2.6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6.2.7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
  • 6.2.8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
  • 6.3 数字时代的新基建
  • 6.3.1 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机遇
  • 6.3.2 新基建开启创新发展新时代
  • 6.3.3 解读新基建及其产业链
  • 6.3.4 工业互联网成为数字基建的核心
  • 6.3.5 新基建助力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
  • 6.3.6 新基建促进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
  • 6.3.7 《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摘要
  • 6.4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 6.4.1 中国数字经济引领全球数字经济
  • 6.4.2 我国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加速成形
  • 6.4.3 共享经济与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
  • 6.4.4 后数字化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 6.4.5 数字中国之智慧城市
  • 6.4.6 未来的数字化世界
  • 6.4.7 数字中国建设前途无量
  • 6.4.8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 6.4.9 物联网时代政府的数字化转型
  • 6.4.10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6.5 “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6.5.1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展
  • 6.5.2 亚洲新兴经济体分析
  • 6.5.3 “一带一路”倡议见成效
  • 6.5.4 “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互联互通战略”
  • 6.5.5 互联网变革与网络空间共同体
  • 6.5.6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立
  • 6.5.7 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成立
  • 6.5.8 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合作新路径
  • 6.5.9 经济全球化与资源流转
  • 6.6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展望
  • 6.6.1 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
  • 6.6.2 构建新发展格局
  • 6.6.3 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
  • 6.6.4 改革激发新活力
  • 6.6.5 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6.6.6 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 6.6.7 中央为我国中长期发展定调
  • 本章小结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